苏州七子山南麓有一处泉水名为画眉泉,传说西施十分喜欢这里,每天清晨都会在此处泉水梳妆,山泉也因此得名。在这里,隐匿于山水之间的清幽让人沉醉其中,心旷神怡。仿佛时间停滞,在这里任由自己悠闲自得,享受一份与世无争的宁静。

徐大椿《画眉泉记》
“日澹风和,鸟语深从,花香盈室,白云封户,翠霭迷空”
“缘此泉离姑苏台只二里,吴王游鉴于此尝取水应宫中之用,此泉之所以名画眉也”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总是被琐碎的事情所包围,忙碌的生活让我们失去了原本的自我,趁着空闲,找点时间,去感受这么宁静。导航软件搜索‘画眉泉”,找地方停车,按照“画眉泉”指引方向前行,沿着竹林水泥路一路向上,抵达“回溪摩岩石刻”石碑,沿着石阶上山,抵达画眉泉,左手边是石刻,右手边是画眉泉。

徐大椿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大椿简介

“画眉泉”依北朝南,只见崖石上布满鲜苔,滴滴清泉从石缝中滋出,泉水叮咚。在画眉泉旁,在山岩峭壁上众多石刻碑文一字排开,参差不齐。

回溪摩崖石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溪摩崖石刻

资料上说石刻有31方之多,但只找到了25处,这些石刻题字作者除了徐大椿、徐燨父子,王以衔、王昶、袁枚、钱大昕等名人志士外,还有一些僧人。

图一:“古画眉泉,洄溪道人题写”,洄溪道人是清代康、雍、乾时期名医徐大椿,他的故居遗址是洄溪草堂。

图一:古画眉泉,洄溪道人题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一:古画眉泉,洄溪道人题写

图二:“不信在人间,洄溪道人题写”,洄溪道人注释如上。

图二:不信在人间,洄溪道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二:不信在人间,洄溪道人

图三:“栖迟空谷,赵咸宁题”,“栖迟”出自《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图三:栖迟空谷,赵咸宁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三:栖迟空谷,赵咸宁题

图四:小匡庐,榆村二兄正,勿庵王以衔题,“匡庐”是指庐山,王以衔,号“勿庵”,他是乾隆60年的状元。

图四:小匡庐,榆村二兄正,勿庵王以衔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四:小匡庐,榆村二兄正,勿庵王以衔题

图五:“翠滴春山,为榆村老先生,王宝元书”,“翠滴”,是指树叶上的水珠。

图五:翠滴春山,为榆村老先生,王宝元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五:翠滴春山,为榆村老先生,王宝元书

图六:“云壑,钱大昕题”,钱大昕是清代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乾嘉学派代表人物。

图六:云壑,钱大昕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六:云壑,钱大昕题

图七:“满饮上池,为洄溪先生题,果亲王”。“上池之水”最早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指未沾及地面的天露之水,民间传说中的天水。

果亲王首封是允礼,在乾隆三年(1738年)过世。此处果亲王推测是弘曕,初封是亲王,后来被降爵。徐大椿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首次进京,推测弘曕题字,用的是初封爵位,也是最后一位果亲王。(如有错误,还请指正)

图7:满饮上池,为洄溪先生题,果亲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7:满饮上池,为洄溪先生题,果亲王

图八:“仙境,袁枚,袁枚是乾隆四年进士,清朝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声望,但官场一直不顺,尽情于山水。

图八:仙境,袁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八:仙境,袁枚

图九:“迹留千古,题为榆村二长兄,华亭王昶”,王昶是清代著名学者,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清代文学家、金石学家。

图九:迹留千古,题为榆村二长兄,华亭王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九:迹留千古,题为榆村二长兄,华亭王昶

面对这条分岔路,向右手边继续上山,可以抵达“乾元寺”,路线约1.2公里,需要走一段路才能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十:乾元寺,始建于五代,后在文革中被损坏现在的建筑是在2015年开始修建,2018年建成的的,是苏州海拔较高的寺庙,可以一览众山小。

图十:乾元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十:乾元寺

图十一:“乾元寺”,民国元老李根源先生所书,目前在大雄宝殿南侧的圆洞门上,有一块不到两尺长的石碑。

图十一:“乾元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十一:“乾元寺”

这里没有城市中喧嚣的噪声,只有清新自然的气息,一切都是那么纯粹和美好,都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成为了这里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穿行在翠竹间,听着泉水的潺潺流淌与鸟鸣的欢唱,仿佛误入了一处“世外桃源”,静静享受着山水间的情调,只存在于山水之间,发现寻找这世间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