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现在与父母、朋友或同事之间的关系突然终止了,你能够它当作“最佳分别”平静接受吗?

什么是“最佳分别”?

即在分别来临的时候,可以没有遗憾地说一句“跟你一起的日子真的很值得,遇见你我很高兴”。

人的一生如此短暂

人的一生如此短暂

我们拥有的时间有限,正是如此,离别成了人与人的相遇的必然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大学毕业带来的分离,在大学四年里,相遇、相识、相知的那群人。

由于没有像高中三年那样繁重的学业压力,反倒可以让人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人际交往中了,正是因为认真的投入,所以才会有了毕业的不舍。

就算已经毕业7年多了,我偶尔还是会梦回大学读书的时光,醒来的时候总是会唏嘘,能够碰到那群人实在是我的幸运。

不知道她们对我的评价是怎么样的,也会觉得碰到我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吗?

以前我接受的教育一直都是为了自己去做一些事情,比如说读书是为了让自己有个好的前程,努力工作加班是为了让自己升职加薪,挣钱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从来没人跟我说过,为了他人去做些什么。

包括现在网络上的各种鸡汤文学 ,都是写着要好好爱自己,不要为了他人的感受而委屈自己,和人之间相处如此,对待工作也是如此。

可是生活真的按照这种理念去践行,你就能获得快乐吗?

我认为不能,而且即使是快乐也只是一种短暂虚假的快乐。

那种快乐只是建立在自己一时发泄上的。

与他人相处永远是据理力争或者漠不关心的人,结果只能导致他人“敬而远之”。

对待自己的工作从来都是锱铢必较,不肯吃一点亏的人,结果只能被公司边缘化,甚至优化掉。

我们都只是看到了过于顾虑他人感受而让自己难过的例子,却很少看到有些人就是愿意与人为善。

被大家公认为国内最好的学习网站之一的B站,那么多的良心up主,到底是为了什么要把高质量的资源和信息无偿分享出来。

29岁的张元圣截止到2023年6月的101次无偿献血是为了什么?

张佳梅老师扎根贫困地区40年,用自己的毕生精力,推动建成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让1600余名贫困山区女子可以读书上大学,这些又是为了什么?

这些人明明大家在现实生活中都不认识,但是听到或看到他们的事迹时,我们却总是会发自肺腑地感慨,生活中有他们这类人存在真的挺好的。

反之,当人人都只为自己而活了的时候,那么这个社会会变得多么恐怖。

就说当前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所有人都知道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但是谁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那些拥有良好教育,家境优渥的大学生、教授甚至富商们,有着丰厚的家底足够让他们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过好这一生,却选择了会让自己一辈子动荡不安的革命起义,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如果可以的话,其实每个人都期望和他人产生一些美好回忆吧,但事实上更多的却是人走茶凉,甚至只活在朋友圈中。

我以前一直都觉得这是人生常态,但是我当我看到,即使是只存在工作关系的职场,有的人离开,同事们却还是会依依不舍地送别,开一场热闹的送别会。

所以人和人的差距为什么会这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不再是你和我,而是我们,生活会如何

如果不再是你和我,而是我们,生活会如何

在生活中,如果仅仅是关注自己的幸福,做的事情也仅仅是为了自己,那么可以说这件事情除了对你以外,对其他任何人都没有意义。

有人会否定,觉得自己升职加薪,我的家人朋友就会替我庆祝高兴,我努力工作就是为了我自己,但对他们来说还是有意义的,否则为什么会替我开心。

升职加薪这件事情表面上是你自己的事情,但实际上却照拂了他人。

对你父母而言, 你的物质条件提升在后续的日子里大概率会更好的回报他人,对朋友也是如此,有了更好的经济条件,对他们也会更加大方。

同时他们也爱你,所以你获得更好的物质条件也能更好的保障自己,所以他们也会为你高兴。

但是没有受到你照拂的朋友和家人会怎么想,可能更多的是感觉你在炫耀,甚至嫉妒,说一些酸话。

对于跟你没有任何关系的陌生人来说,这件事就完全无所谓了,别说你升职加薪,哪怕是当上国家主席,只要没对别人生活产生直接影响,大多数人都是会无视掉的,因为与我无关。

只有关注他人的幸福,才能对他人产生价值,从而产生共同意义。

可是从小接受利己教育的我们可能会立刻反驳道,如果只是为他们幸福着想,牺牲自己,实在是做不到,比其他人快乐,我更希望自己快乐。

这里主要有两个问题:

第一,为了他人幸福就一定要牺牲自己?

第二,对比他人快乐,我更希望自己快乐,你真的认为无视他人感受能让自己快乐起来吗?

先谈谈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为了他人自己就一定会有所牺牲,因为对于我们来说,他是他,我是我,泾渭分明。

为了他人幸福势必我要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到非我自身以外的事情上,这样对于我来说确实是牺牲自己。

再来谈第二个问题,无视他人快乐的人,一定是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那么势必会导致我是孤独的,别人的喜怒哀乐均和自己无关。

人的生存本性已经决定了,一个人是无法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

因为一个人太脆弱了,所以才会需要群体,需要分工合作,报团取暖。

所以越是把自己从人际交往中抽离出来的人,越难获得幸福生活,因为你无法对他人产生任何实际价值。

所以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获得幸福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把人生主语从我和你换成我们,为了我们的幸福,我势必要花时间和精力到我们的事情上面,这个通俗点讲就是互利共赢。

这样一来任何事情都不再只是为了我自己,也不再是只为了他人,而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这种思想在根本上扭转了我们的利己心理,能够在很大程度帮助我们思考和决策, 也会让我们跟他人产生关联,从而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和自身价值。

我认为只有当人觉得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能感觉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这也是所有乐于奉献的人感受到的幸福感。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最佳分别”呢?

那就是活在当下,用“我们”的态度去生活,去他们人相处。

过去的已经无法改变,但是从现在开始向“最佳分别”这个目标努力,以前不重要,明天看不清,我们能把握的就是现在。

确实很多事情都不是你一个人努力就可以的,但是只有你自己踏出第一步,才能换来他人的信赖和认可,从而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不断地付出努力,期望有朝一日分别来临的时候,可以没有遗憾地说“跟你一起的日子真的很值得,遇见你我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