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23年前五个月,辽宁旅游接待人次数为1.17亿,同比增长53.9%,全省旅游总收入为652.4亿元,同比增长31.8%;上半年,全省共推出惠民便民举措100余项,累计发放惠民消费券4300多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2日至3日,辽宁省文旅产业年中工作推进会在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文旅产业振兴发展大会精神,总结上半年文旅产业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全力推动实施《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辽宁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

开局良好 不断创造发展新亮点

今年以来,辽宁省文旅产业开局良好,不断创造发展新亮点。据统计,前五个月,全省旅游接待人次数为1.17亿,同比增长53.9%,全省旅游总收入为652.4亿元,同比增长31.8%。特别是“五一”假期,全省共接待游客1601.35万人次,同比增长140.8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29.25%;实现旅游总收入136.11亿元,同比增长384.0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8.3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半年,全省共推出惠民便民举措100余项,累计发放惠民消费券4300多万元。实现签约项目135个,项目总投资679亿元。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量若干措施,受到广大经营主体和群众好评。

整合资源 推进文化和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会议提出,下半年,要锚定目标,紧扣“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目标任务,致力打造“六地”红色旅游新高地、培育中国北方生态旅居胜地、建设大众冰雪旅游最佳体验地、构建现代旅游消费集散地,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引领产品升级、业态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整合资源,破解难题。锐意改革创新,打破文旅资源“小散乱”瓶颈,冲破文旅产业发展壁垒,突破文旅业态同质低效困境,推动资源整合、要素融合、空间契合,产业聚合。推进文化和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资源整合、要素融合、空间契合,产业聚合。

聚焦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挖掘用好乡村文旅资源,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塑造“辽礼”文创品牌、叫响“辽味”饮食文化品牌、做大“辽节”特色节庆品牌,扩大辽宁文化影响力。推动优质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培育消费市场,拓展消费增长空间。推动科技赋能,以科技创新、数字变革推动信息科技在文旅领域广泛应用,改造提升传统文旅业态,加快发展智慧旅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扶持培育文艺艺术创作展演、精品展览、体育赛事、商务活动成为文旅体融合展示窗口。盘活用好遗产资源,培育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建好用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辽宁段),高质量建设辽西文化走廊。统筹文旅基础设施建设和文旅服务效能提升,创新文化惠民工程,支持、引导群众参与和共建共享。推动文旅产业盘活存量、引入增量、做大总量、提高质量,深化央地合作,培育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现代服务业体系,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升品牌辐射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交流学习 组织招商项目、文旅推广活动策划培训

同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尊重经营主体,加强市场监管,清单化、工程化、项目化推进全省文旅产业大会部署落实落地,推动兑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

会议还组织了喀左县文旅产业项目现场考察,招商项目、文旅推广活动策划培训,交流学习座谈会,文旅市集等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辽宁省各市文旅局局长、沈抚示范区社会事业局负责同志,朝阳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喀左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有关同志,100个县(市、区)文旅局长,省级旅游行业协会,部分企业代表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