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数字能源作为全球领先的数字能源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融合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发展清洁能源与能源数字化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华为数字能源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屡屡斩获各种海内外订单,携手全球伙伴,助力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

近期有一份传华为储能的相关问答,以下为访谈精要供参考:

Ø关于储能市场方面

Q:华为过去几年在海外市场有所收缩,未来几年还是维持海外收缩的趋势吗?是否会集中发展国内市场?

A: 华为还是以海外市场为主,2022年总共是5GWh,4.2GWh是户储,剩下0.8GWh是大储。

地区来看,主要在欧洲,其中德国15%、意大利5%,欧洲的其他地区占53%;澳大利亚和日本有10%以上,剩下约8.5%在南美、中东和非洲。2023年各地区的比例基本保持不变,但绝对值是翻倍的。

华为2023年预计出货10GWh以上,户储接近8GWh,主要分布在欧洲国家。大储(集中式储能)主要在美国。华为2023年在美国市场有些突破,国内发展也很迅猛,这两年都是奔着翻倍的增速去的。

Q:华为大储去年是0.8GWh,今年可能到1.6GWh,远期的大储规划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A:大储到2030年,每年的出货量保证100%增速。根据2022年已经拿到的框架协议,包括一些用户交付定金的订单,2023年可以确认10GWh,后面就是20GWh,40GWh,2025年可能是70GWh以上。户储的份额会慢慢从80%降到70%、60%。

大储市场: 1)国内风电厂强制配储,有几百个MWh。2)出海方面,央企、国企出海的EPC项目,华为会一同协作。比如沙特一个项目就是1.3GWh。

Q:国内大储今年的需求为什么能翻倍,大储的回报率也不是很高?

A: 回报率方面,以前是8%。现在来看,一是设备的成本稍微有点降,另一方面还有辅助服务的费用、峰谷价差。大储不仅是电网端的应用,还有工商业的应用。我们组串式光伏逆变器,在户用、工商业都有涉及。

Ø关于储能机柜方面(招标,供应商以及温控设备)

Q:机柜是户储和大储都用吗?

A:户储用的是机柜,大储是集装箱。集装箱的量比较少,占整个储能系统的10%,能做的厂商有一部分。

Q:储能机柜设备的需求量是怎么算的?

A:储能机柜占PCS的20%左右,机柜加金件占比有30%。储能PCS的售价国内平均在0.2元/W(>200kW的大储),2元/W (kW的户储)。但它对于我们来说是成本,成本需要再除以2。

Ø招标时间以及核心要求

Q:每年招标的时间,份额分配的方式?今年的供应商是否会有变化,正式落地到招标大概要多久时间?

A:正式招标基本在每年2月底,在这之前会有预沟通,主要是把我们的需求给他们,看他们的产能和技术指标能不能达标。前面的量不是很大,主要是集中在祥鑫等几家公司,比例大概是4:6,但还有一些较小的供应商,它们原来在光伏逆变器、通信电源领域和我们都有合作,所以会顺着来。

招标肯定就是今年的量了,它分两个情况:有些只是框架的,包括之前和祥鑫谈的也是框架,框架和落地有点差别的。价格会有一个区间,但是最终落地的价格要按项目执行。

Q:储能机柜的核心要求有什么?

A: 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技术:

1)机柜的防护等级,要做到IP67防水防尘等,有一些技术含量,涉及到焊接的工艺。

2)机柜涉及到与冷却配合,电芯工作温度维持在30°C,波动+0.5°C。机柜承担向外辐射热的功能,现在以风冷为主,液冷占比30%。风冷系统对风道的设计要求比较高,需要和我们PCS的制造商强配合。成本方面的话,材料以铝为主,因为铝的散热性比较好,强度也可以,所以牵扯到大宗商品的问题,去年铝涨了6万,现在降了4万,影响还是比较大。

二是质量管控: 代工商或者供应商提供的产品一致性。

Ø供应商方面

Q:祥鑫和阳天和华为合作主要是代工还是直接交付整个产品?

A:祥鑫去年主要是代工,今年框架谈的是给我们机柜。阳天一直是供应机柜。

Q:利和兴、铭利达也在做机柜设备,它们是否进入了华为供应链?

A:他们这几家很典型,原来跟我们做手机金件、通信电源柜子,品质一直做得都很好。我印象中,利和兴是做充电桩多一些。去年我们多出了7-8家代工商,招这么多进来是因为我们有一些新增的份额。

PCS方面,增加了1GW以上,但光伏多了50GW,现有供应商的产能很难快速翻倍,所以引进了新供应商。

Q:听说英维克为了抢份额,已经降价很多了?

A: 英维克已经有规模效应,边际成本被拉低了。宁德时代、比亚迪,特别是大储,出货量已经非常领先了。2022年宁德时代去美国做成电池集装箱出去的应该至少有3GWh; 比亚迪的量至少3GWh; 阳光2-3GWh,英维克占阳光的份额至少有40%。

Q:从过去两年来看,价格的降幅是不是比较大?

A: 价格包含两部分,1)代工费大概占BOM的10%,他们要赚钱主要靠规模效应。2) 机柜方面,他们的毛利率应在20%以上。

Q:温控设备的价格相比去年有没有下降?(个人觉得这个问题关联性不是很大)

A:温控设备价格有下降,但不是很明显。虽然这两年液冷增长比较猛,但风冷还是占主导。价值量来讲,2023年温控系统风冷总共15亿,液冷21.7亿元。从单价上来看,2023年风冷2600万/GWh,液冷8600万/GWh:2022年液冷是2800万/GWh,液冷8800万/GWh。(上述内容来自于网络,如遇相关版权请咨询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