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百千万工程丨恩平市:“三招九式”赋能政务服务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必须打造一流的政务服务。恩平市围绕企业需求,突出服务导向,练好提速增效、问题导向、贴心服务“三招九式”,打造便民、高效、温馨的政务服务环境,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落地见效。

聚焦提速增效,申报审批“快速办”

一是推动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设置“一件事一次办”综合窗口,围绕企业开办、投资项目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领域高频事项,梳理“一件事”主题式、套餐式集成服务事项109项。优化“一件事一次办”办理流程,整合业务表单,再造审批流程。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模式,实现开办企业1个工作日办结,工程建设项目实现“一个窗口”服务和管理、“一个系统”审批和验收,有效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政务服务便利化工作。

二是推动服务机制改革。全面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服务机制,拓宽企业、群众申请办理不动产登记、工程规划建设等业务的弹性空间。大力推动“一窗式”改革,完善“统一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跟踪督办、信息共享”的工作联动机制,积极开展商事登记“互联网+智能审批”“微信+智能化”审批等商事登记改革措施,从“一站式”到“零成本”,企业开办实现“拎包入驻”。

三是为企业提供代办帮办服务。围绕“园区再造”设立园区专窗,针对园区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派出专员代企业办理审批各项手续,提供“妈妈式”贴心服务,变“企业办”为“部门办”,最大限度减少企业跑动次数,不断优化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

坚持问题导向,疑难杂症“兜底办”

一是“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解难题。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按照“受理-研判-转办-反馈-归档”的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专门疏通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难点、痛点、堵点,让企业和群众不白跑路。成立专窗以来共受理并办结群众诉求14宗,深获企业和群众好评。

二是便民热线架起“连心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一头连着政府职能,一头连着群众的切身需求,恩平市发挥12345热线平台作用,用真心真情搭建起群众和政府互信、直通的“金色桥梁”。2023年1-5月,共受理有效事项12912宗,同比增长89.7%。

三是有求速应化解“企业难”。大力推广使用中小微企业快速诉求响应平台,建立企业诉求“117”和“三事分流”工作机制,构建起企业诉求“即接即办”快速响应体系。截至目前,共受理并办结事项971宗,真正为企业排扰解难。

打造贴心服务,全程升温“暖心办”

一是提升数智化水平。推出“免证办”服务,通过人脸识别自动获取办事人身份信息和营业执照等电子数据,实现“刷脸办事”。在企业登记注册、市场主体备案、食品经营许可、房屋买卖合同网签备案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上,积极开发本地二维码场景,进一步推动线上线下高度融合。

二是整合志愿服务力量。成立由党员干部和社会青年组成的政务服务志愿服务队,穿梭于政务服务中心前台、大厅、窗口之间,常态化开展便民志愿服务活动。对于特殊群众,志愿者会提供全程帮办协办,为他们提供“保姆式”“一对一”贴心服务,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首问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务服务志愿者。

三是优化硬件设施配套。政务服务大厅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区,配置政务服务、警务服务、公共服务等自助终端设备,全天候为群众提供自助查询、自助申办的综合性服务。大力推广使用粤智助自助终端,在全市174个村(社区)布设169台“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实现基层群众办事不出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验“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

来源:恩平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