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忙完高考志愿

各校分数线还没有出炉

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开始搞中考志愿填报

教育人的暑假就从高考中考中溜走

拉到文末,大家为辛苦的小编点个赞!

01

下面言归正传,中考志愿填报已经开始,下面有几点需要大家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意分析分段人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招生考试院给我们学生提供了位次参考,大家一定要用好这张表。分段表中可以看出很多东西。

比如说:分数段比较集中的区域在以下几个分段:650到645之间有513人,645到640分之间有752人,640到635分之间有948人,635之间到630分之间有1294人,630到625之间有1322人,625到620之间有1654人.....这些数字说明,从最高的650平均每分100人,到620分段每分平均300多人,我们前段的分数和每分的人数都是呈现了正态分布的情况,最明显的表示就是两头人数少,中间人数多。

所以,我们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考虑同分的人数和自己的位次。

600分以上,今年有14323人,去年600分以上是13894人,今年比去年又多了429人。而到了610分以上,去年是10322,今年610分以上是10492,基本持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量参考位次,不要参考分数

教育考试院公布分数和位次表都是同分条件下最后一名的分数和位次,实际上同样的一个分数,位次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同分人数的排序问题。同分情况下,一般按照语数外、语数的成绩进行排序。

所以,大家在填报志愿时要尽量参考往年的位次,不建议参考分数。位次最为准确。

当然,由于中考每年的情况都在变化,要重点注意:比如报名人数,今年全市实际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有65756人,比2022年增加了3897人。但是,招生的人数也变了,今年附中增加了100人,金中江心洲、九中震旦校区……开始一校两址招生,金中及金中江心洲多招100人,一中江北新增100人,中华雨花新增了160人,十三中红山新增了150人.....“六大”名校扩招550人,普高招生人数增加2501人。

注意:头部学校的扩招,新校区的建立,一定会带动下游学校的招生位次的变化,所以我们可以参考去年的位次,但是也要胆大心细,比如说附中的录取线,去年是1195名,今年随着扩大招生,附中的位次是会再向下探一些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多思考多琢磨。

志愿拉开梯度,不要扎堆

大家填报志愿时,三个志愿要合理规划,要有合理的梯度,不要舍不得丢分,如果三个志愿都填报同档次的学校,那么很有可能出现滑档情况。

比如去年的一中和中华本部都是631,如果恰好都填了这两所学校的,也没有做好保底,就有可能滑档,进入征求志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考虑特长生的因素

中考从来就不仅仅是中考,一定会随着中考周边的情况变化而变化。

比如今年指标生人数为11643人,去年是11094人,增加了549人。特长生招生的人数,去年招收各类特长生共计1880人,其中科技特长生479人,学科生321人,数理生80人,今年比去年增加357人。今年招生特长生人数为2237人,其中科技特长生招生681人,学科1476人,数理80人。这些特长生绝大部分都是达到特长生分数线的,有的可能分数还比较高,这些学生基本上已经被锁定了档案,所以相对来说:实际上的高分段的人数会比分段表中要减少不少,加上南外的高分段大部分是不会离开南外的,江宁、溧水、高淳等地的高分学生,大部分是不会来市区的,所以大家可以大胆地填报。

打个比方:假如今年特长生共计有80%达到了620以上,按照今年的分段表可知,今年620分以上7035人,特长生人数2237x80%约1790人达到了620分以上,那实际上620分以上只有7035-1790=5245人。哇塞,一下子少了1790人这是不是很夸张了?

如果是80%达到了610呢?如果特长生90%达到呢?大家可以试着计算一下。

要考虑各个区属的考生数

南京很多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会选择就近的学校进行填报,今年多个区公布了报名人数,鼓楼区9091人,玄武5454人,秦淮5815人,建邺3691人,雨花3617人,栖霞5175人,江北新区有6834人,浦口2761人,六合5043人,江宁区11490人,高淳3475人,溧水3984人。

比如说鼓楼区的,只要分数达到附中附近的,都会考虑填报附中,中华附近的家长也喜欢到中华;九中附近的,只要分数线差不多的,也会选择九中两个校区之一,离得远的家长会考虑到路程远近,租房也会有,但是现在的租房成本也比较高,大家会综合考虑。

02

整体上来说,今年的中考还是比较友好的,虽然人数增加了,但是多校开了新校区,六大整体招生人数增加了,家长的选择也多了;分段与分段之间人数还是比较均衡,不会出现大规模的踩踏事件,这可以给大家吃个定心丸。

当然,友好归友好,志愿填报还是要认真对待,事实证明,对待任何一次重要的考试,大家都要有一个敬畏之心,这样才会有较好的结果。

最后,以上五点建议意见,希望大家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多方位的权衡,争取做到不浪费或者少浪费分数,让孩子上到理想的学校。

祝大家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