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整体状况还可以。”7月4日一早,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血管外科团队来到病房查房,29岁的郑先生盘腿坐在床上,与医生交流着,语速平缓,窗外的阳光正洒在他的胸前。一个半月以前,他因终末期心衰入院,心脏几乎停跳,一颗超小型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救了他。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也是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血管外科主任陈鑫教授及其团队做的第16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反复感冒到急性心衰,小伙命悬一线

未生病前,185cm的郑先生十分健壮。2014年9月,他应征在深圳入伍,按照原本的计划,他应该会一直在部队服役,然而训练中的一次晕倒,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在部队服役的第一年,我反复感冒发烧,因为年轻没有重视,还是坚持接受训练。”他说。直到在一次跑步训练中,他晕倒在地,被紧急送往医院检查治疗,查出来心功能有问题,被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

2017年,因为心室颤动,郑先生在广州接受心脏电除颤器植入手术。同年他退伍回到徐州老家,此后一直辗转多家医院,接受保守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病情一直恶化,肝肾功能也受到了影响,没有办法正常工作生活,走200米就会觉得心累气喘,连睡觉都不能平躺。

“因为状况一直不太好,我们希望能有更好的治疗办法,也在等心脏移植。” 郑先生的母亲刘女士回忆,今年3月,他们听病友提到,现在可以做人工心脏手术,效果很好,于是咨询了南京市第一医院。“一开始我儿子觉得带着机器生活不方便,有点抗拒,后面被我们说服了。”5月,郑先生感染新冠病毒,心功能急剧下降,命悬一线。

成功植入人工心脏,人生重新“开机”

“他来的时候已经处于濒死状态,全身浮肿,小便出不来,心跳越来越快,几乎快要停跳。”5月18日,郑先生紧急转入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血管外科,陈鑫教授带领团队积极对其进行治疗,经冠脉造影检查,发现郑先生的心功能评估NYHA分级为IV,属于终末期心衰,而且还伴有肝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状,病情极其危重。

医生判断,一般传统手术治疗已经无法有效缓解郑先生的症状,他随时可能出现心跳呼吸骤停、恶性心律失常、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猝死风险,需要进行心脏移植或人工心脏辅助才能挽救他的生命。因为郑先生入院治疗的时候,体重达100kg,属于大型体重患者,很难找到合适的心脏供体,加上他情况危急,已经没有时间等待了。最终,经南京市第一医院多学科专家反复会诊、论证,陈鑫教授团队决定为他采用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系统,即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术圆满完成

5月26日,郑先生被送进了手术室。手术过程中,在心胸血管外科陈鑫教授、主任医师邱志兵及李良鹏医师的娴熟操作下,在体外循环肖立琼医师带领的体外生命支持团队的默契配合和心脏彩超老师的积极引导下,超声确切定位,穿针置线,放环固定,顺利将超小型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了郑先生体内,并连线开机,手术圆满完成。

全球最小最轻,已植入超过120例患者

术后,郑先生转入了重症医学科(ICU)一室监护治疗,病情仍较危重,循环极不稳定,心功能还较差。在重症医学科主任章淬、副主任医师宋晓春及多位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和悉心呵护下,目前,郑先生的病情已趋于稳定,心功能在人工心脏的辅助下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已顺利转入了普通病房。“我现在已经可以平躺着睡觉,也能下床走一会儿了,真的非常感谢帮我做手术的陈鑫教授团队,也感谢这颗人工心脏,让我能活下来!”他说。

据悉,此次手术植入的人工心脏名为Corheart 6,是一枚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人工心脏,是目前全球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人工心脏,也是国内临床应用最多的人工心脏,在国内已植入超过120例患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

“我们医院目前已经在国内参与了16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左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对终末期心衰患者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陈鑫教授介绍,“我国目前有70万例难治性终末期心衰患者,对他们而言,药物治疗和常规手术治疗基本无效,在心脏供体紧缺的情况下,植入“人工心脏”为心衰患者增加了一种新的选择。在前期做好多学科评估的前提下,这种治疗方案是值得提倡的。”

通讯员 章琛 现代快报+记者 梅书华

(通讯员供图)

(校对 季林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