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它的名字就叫长江……”唱针划过旋转的黑胶唱片,充满能量的音乐回荡在不大的空间里,仿佛重品着旧日时光,又仿佛要穿越未来……第一次采访李鹏举,便是从这声声入心的音乐声中开始。

李鹏举的办公室更像一个收藏室,一边摆放的是映射着昆山过去的老物件,俨然一个城建“昆山之路”的小型展览馆;一边是书架和电脑,还有角落里各色各样的安全帽,白的、红的、黄的……原本色调稍暗的屋子,顿觉鲜活生动。这是李鹏举记录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建设历程的见证之一。

1997年6月,李鹏举进入昆山市城建档案馆工作,从那时起一直拍摄记录着昆山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昆山变化一天一个样,时间不等人啊,我必须用相机记录下每天的变化,偷一天懒,可能就错过了。”采访中,李鹏举说得最多的就是“时间不等人”。近30年来,他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用相机记录下昆山每一项重大工程,还曾三次登上直升机,从空中拍摄昆山城市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11月27日,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正式开工建设,140多家参建单位、5万余名建设者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为这条国内县域经济首条全城穿越的轨道交通线路挥洒汗水、贡献智慧。以记录城市生长为己任的李鹏举深知其中的重要意义,4年多来,他一路“追”着工程进度进行拍摄,筛选留存下10余万张照片,见证了这条地铁线从无到有、从开工建设到开通运营的整个过程。

最开始,李鹏举的想法是要如实记录下苏州轨交11号线整个建设过程、重要节点以及城市肌理变化。第一次站点征收方案航拍、地连墙施工、主体开挖、结构封顶、盾构掘进、洞通节点、“电通”节点、试车……每一个站点的进度、每一个环节的衔接,什么时间去拍、怎样的角度最好,他都一一装在脑子里。

打开电脑,被李鹏举命名为“轨交”的文件夹占用空间为2.71TB,包含168435个文件、710个文件夹。剥笋般一个文件夹、一个文件夹,一幅照片、一幅照片打开来看,工程现场再现:地面有标注着站名的围挡,也有高耸入云的塔吊;地下有盾构机正在掘进,也有铺轨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有焊接时火花照亮隧道黑暗,也有铺轨后延伸向远方的通道……一幕幕建设历程串起,难忘的瞬间凝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记者问及为什么能坚持下来?俯身电脑前的李鹏举脊背挺直回答:“既然干这个行业,思想就要进入这个行业,思想进入了,工作状态自然而然也就进入了。”

到后来,完全进入拍摄苏州轨交11号线状态的李鹏举发现,地铁建设者身上有很多值得拍摄的故事,他开始将镜头对准那些普通的劳动者,从他们的一滴滴汗水中发现劳动之美、奉献之美。“为了进度、为了质量、为了任务,他们吃苦耐劳、无怨无悔,这不止一次让我感动。在这些建设者身上,我看到了‘昆山精神’。”李鹏举动情地说,“这张,2022年8月拍的,最热的时候,你看,他们这汗流得,一个个都晒得黝黑。”“这张,高温下的双手,当时正在轨排上螺丝。”“这几个人,抬着的站台门玻璃,一块600多斤重。”……镜头定格,故事入了心。李鹏举眼眶泛红,扭头擦泪。回忆继续,他声音里多了哽咽:“有时候从早晨到夜里,一天就拍近2000张照片,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场景,还有每一个人的那种干劲,都舍不得删掉。”

施工规模最大、最紧张、最集中的时候,李鹏举必在现场,他印象最深的是:洞通后一支支队伍纷纷进场,铺轨、铺线、布管……不同工种同步作业,大家来自全国各地,操着不同口音,为着同一个目标挥汗如雨。长长的隧道里、站屋里热闹非凡,从早到晚,这班撤了那班跟上,人来人往吆喝声不断,彼此默契十足、互让互帮。“你们看着昆山的地面上平平静静,却不知道下面有一个建设大军,千军万马在‘战斗’!”回忆当时的场景,李鹏举感慨万千。

照片继续一张张翻看,2018年、2019年、2020年……当时间以年为单位计算,意味着什么?唯热爱而已……李鹏举的这些照片如同双面绣,一面绣着地铁工程的现场实录,一面绣着地铁建设者的干劲十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程有结束的时候,建设队伍终要离开,那些与自己已经非常熟悉的施工人员、项目负责人等,也有要走的一天。拿什么做纪念?这样的念头不止一次闪过,最后,李鹏举决定在每一个施工队伍拿一个安全帽来留念,有的上面签着姓名,有的写着项目名称、标段。李鹏举感觉,帽子在昆山,这些建设大军也就留在了昆山。“一支支队伍、一个个建设者悄无声息地离开昆山,我真想敲锣打鼓送送他们。”李鹏举说。

2023年6月24日,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开通运营,李鹏举把那一天的照片放入新建的文件夹中,命名为“为了今天”!

采访结束,李鹏举告诉记者:“将来的某一天,我会用我手中的照片,展示昆山‘百强县之首’的不平凡之路。”

融媒体记者 | 段晓芳

融媒体摄影 | 张骏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