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永远定格在了17岁。

不是虚幻地想象,而是她已离开人世,去往了她所向往的“自由的世界”。

这对于任何一个母亲来说,都是如同晴天霹雳一般,震惊!

一向积极乐观、勇敢的女儿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她选择放弃生命,跟这个世界说再见。

故事发生在《永远的女儿》这本书中,读完后我只觉得心情有些沉重,那些看似积极阳光的孩子的背后,或许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本书就如同警钟一般的存在。

那么接下来,咱们就跟随着这本书的作者琳达·科林斯,一位新西兰作者、记者的脚步,一起来看看,这隐藏在背后的秘密。

01 为什么活不下下去呢?

相信这是大多数都想问出来的问题:为什么?你年纪轻轻的,为什么不愿意活得久一些呢?

但我们不是她,如果不多加注意,其实是很难关注到她的内心想法的。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杰西·贝林曾经列出的六个会让思维进入自我毁灭模式的错误信仰,其中排名第一的是:

“关于自杀,最令人惊讶的一件事情就是,大多数会那么做的人其实过着比普通人好很多的生活。

在我们许多人看来似乎不算糟糕,或者不至于要结束生命的经历,对于别人来说确实夸张的。

因为这些个体对自身的成功有着不切实际的目标,或者他们的幸福被栓在了一颗无以为继的星球上。”

故事中的女儿,名叫维多利亚,在她母亲的眼中,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姑娘。

她很富有同情心,她会积极参加公益项目,帮残疾人画画,或者陪他们去逛超市;

她很善良,好朋友玛丽伤心了,她会安慰对方好几个小时;

她很孝顺,哪怕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天,她还去了商场帮爸爸买东西。

这样的她,谁看都会觉得,她应该做不出这样决绝的事情,但事实往往事与愿违,在一个很平常的早晨,她一跃而下。

但有的时候,看似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就常常会潜藏着这样的危机,稍有不慎,就后悔了。

02 遭受排挤有你想象不到的痛苦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很想融入一个圈子的时候,但该圈子的人,却形成了一个小团体,一点都不想让你参与。

这种情况在社会上有很多,但论伤害而言,对于孩子的伤害,绝对是更为严重的。

家长遇到学校其他家长的排挤,可以选择逃避,大不了下次家长会,自己就不去了,省的受气。

但孩子却不行,一周最少五天的上学时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维多利亚就曾处在这样一个状态中。

遭到集体圈层的排挤,她不是被取笑,就是被各种的评头论足,外加上有意无意地公开成绩,出现了很多不正当的竞争关系,这让她真的很崩溃。

维多利亚还患有社交焦虑症,不敢在人多的场合大声说话,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的恶意传播,因为她无法反驳。

即便她找老师帮助,老师却也会碍于学生家长的地位,简单安慰几句便作罢了,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为。

这种教学系统的状态,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一点都不少见,而遭受排挤所带来的痛苦,也足矣毁灭掉一个活生生的生命。

生与死的距离,是一念之差。

看完维多利亚的故事,我突然想到了在我高中的时候,我曾遇到一位想要通过自残结束自己生命的女孩子。

而我还成了她的好朋友。

那两年,我们一起吃饭、一起玩闹,她会在炎热的夏天,为我撑起那把遮住太阳的伞;

她还会带我坦然地坐到男生的旁边,只为能够好好享受一餐;她还会跟我分享一些关于人性的东西,比如面具。

或许是因为成长的路上有了陪伴,她不再自残了,人也变得越发开朗。

犹记得,有次和她一起参加接力赛,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现在想来,当时真的特别特别快乐!

一个女孩,想要在社会生存,需要面对的声音,太多太多了!

而作为父母/朋友,想要守护她,就想要多多关注她,她不会说出任何一句无意义的话。

如果你注意了,或许也就能走进她的内心,获得她的信赖,也可能在必要的时候,成为挽救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愿每个女孩,都能被世间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