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5日,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地处江苏盐城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今天是申遗成功4周年。昨天(7月4日)下午,“盐城黄海湿地,地球留给人类的最美遗产”——《世遗湿地 中国盐城》新书分享会在第十三届江苏书展主展场举办。盐城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唐宏、副主任王海燕,特约作家姜桦、孙曙与广大读者分享了该书创作的经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宏表示,《世遗湿地 中国盐城》共分《湿地·世遗》《湿地·湖海》《湿地·人文》《湿地·生态》四个篇章,以史实为基础,通过行云流水的文字、美轮美奂的图片、清新悦目的设计,嵌入地情文化宣传视频,多维立体描绘盐城作为“东方湿地之都”的生态全景,不仅宣传推介了盐城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喜人成绩,也展示出盐城作为国际湿地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所绽放出的生态魅力和发展活力。

王海燕就编纂出版该书背后的故事与大家作了分享。盐城历来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早在1983年2月,中国第一个海涂型自然保护区——盐城地区沿海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成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盐城深入人心。无论是在实施沿海开发战略过程中,还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无论是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还是在旅游业发展红利的诱惑下,盐城市委、市政府始终敬畏自然,持续践行“两山”理论,带领盐城人民坚守生态红线,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盐城黄海湿地申遗成功,正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盐城的生动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桦向大家讲述了盐城世遗湿地最大的特点。2019年7月,盐城黄海湿地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江苏唯一、中国第十四个世界自然遗产,全球第二块潮间带湿地遗产,也是中国第一处滨海湿地型世界自然遗产,每年有数百万只迁徙候鸟来这里停歇、换羽和越冬,是世界级的生物基因库,在全球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地位。孙曙总结概括了《世遗湿地 中国盐城》的三个特点:一是“全”,该书全方面展示了以世遗湿地为代表的盐城黄海湿地的全景;二是“活”,全书展示手法艺术化,用诗意的散文语言和唯美的摄影相结合;三是“新”,书籍配录了10个视频,更为直观地引领读者走进湿地、亲近湿地。

分享会后,许多读者对盐城大美湿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读者表示:阅读了这本精美的书,马上就想去看看。书展期间,盐城市地方志系统编纂的《世遗湿地 中国盐城》《红色盐城百年记》《东台旧志九种》《看鹤乡》等书籍在方志江苏馆展出,吸引了大批读者前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