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

杜鹃花》是20世纪40年代流传甚广的爱国抗战歌曲,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并传唱至今。曾被誉为“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出现这首美妙的歌曲”

这首 歌曲是如何诞生的? 在这个夏天,我们一同听听这首歌曲的词作者芜军先生的儿子方引晴来讲述《杜鹃花》创作背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鹃花》的词作者芜军先生。

“淡淡的三月天,

杜鹃花开在山坡上,

杜鹃花开在小溪畔,多美丽啊!

像村家的小姑娘,

像村家的小姑娘。

哥哥,你打胜仗回来,

我把杜鹃花插在你的胸前,

不再插在自己的头发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鹃花》声乐谱(方芜军词、黄友棣曲)

这首优美动听的抒情歌曲是20世纪40年代广为流传的一首抗战歌曲,歌曲一经问世即轰动一时,唱遍国统区大后方,激励了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走上抗日战场。

歌曲诞生于1941年早春,粤北五岭大山中一个名叫“清洞”的小山村,粤汉铁路入粤第一站坪石站附近。词作者——我的父亲芜军当时是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哲学系二年级学生,学院在清洞村(6月搬迁到坪石铁岭),清洞村旁有两条小溪合流,现村名叫连溪下门村。

曲作者黄友棣是中山大学师范学院的教师,学院在管埠。词曲作者两地相距约3公里。这一带群山环绕,每到春回大地,山坡上、小溪畔,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盛开,犹如一片火海。1941年的早春三月,父亲课余在村头漫步,看到盛开的杜鹃花如此娇艳,像村家的小姑娘。父亲之前曾是“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抗先队)的战士,他的思绪一下从眼前的火红飞到那浓黑硝烟的战场,杜鹃花是那么娇艳美丽,而烽火天边却是战士们浴血杀敌的苦难,山河破碎的哀伤。美丽与苦难交集,父亲心潮澎湃,于是,一首姑娘盼情郎打胜仗回来,要把杜鹃花插在他胸前的新诗《杜鹃花》问世。

曲作者黄友棣先生在“《杜鹃花》和《遗忘》两首歌曲的创作过程”一文中写道:“师范学院的同事陈维祥先生,送来一首新诗,道是文学院哲学系二年级学生方健鹏君所作(笔名芜军),诗句很纯朴……”新诗描述了抗战时期一对相恋的青年男女,谈情不忘家国,姑娘要情郎在前方打胜仗,待他凯旋之日,要把杜鹃花插在他的胸前,而不是插在自己的头发上。

新诗触发了黄友棣先生的创作冲动,一周后,一首混声四部合唱歌曲《杜鹃花》问世,歌曲那轻松节奏的曲调蕴含了沉重的历史背景,情郎在烽火天边的战场中没有回来,令人无限哀伤。

1941年春,歌曲由省立艺专音乐科学生以无伴奏合唱在韶关青年会礼堂首演,“连续鼓掌请求再唱,情形十分热闹”。歌曲很快在中山大学各学院唱响,之后像长了翅膀那样,由坪石到桂林云南昆明重庆成都,传遍大江南北,成了大后方青年学子最爱唱的一首歌。当时在西北陕(西)甘(肃)地区为“工合”(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办学,从事军需民用品生产,支持中国抗战的英国友人乔治·何克也唱起了《杜鹃花》,可见这首歌曲对全民抗战产生的影响。《杜鹃花》使黄友棣先生一举成名,成为他终生的代表作,以至先生被后人誉称为“永远的杜鹃花”。

20世纪50年代,《解放军歌曲》杂志选登过《杜鹃花》,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将《杜鹃花》改编成交响乐演奏;2015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推出了一批重点出版物,其中“100首优秀抗战歌曲集《正义之声》”选录了《杜鹃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中为词作者芜军,右一为他的夫人。

父亲芜军原名方健鹏,1916年出生,广东省惠来县惠城镇人。1931年初中毕业后考入潮安“广东省立金山中学”,高二期间接触地下党闹学潮被校方开除。1936年夏,父亲在香港华南中学读高三时认识同班同学李果,李果知道父亲参加学潮被开除后才来港就读,两人成了好朋友,并跟李果参加香港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活动。1937年夏,父亲与李果一起考中山大学,父亲考入,时年21岁。李果落榜之后成了职业革命家。考入中大不久,父亲由李果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8年初,中大校区遭日军轰炸停课,父亲与李果一起参加“中大回乡工作团”,返家乡潮汕宣传抗日救亡。同年10月12日,日军从大亚湾登陆,中山大学学生于19、20日匆匆乘船撤离广州内迁,最后到达云南昆明南的澄江。父亲从潮汕回校后,未随学校内迁,李果要他参加抗先队到敌后打游击。10月20日,日军进逼广州市郊沙河,21日深夜,抗先队员渡过珠江,沿北江行军,辗转到敌后河源地区开展抗战宣传,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游击斗争,李果任抗先队东江区队党支部书记,父亲任区队宣传部部长。10月21日广州沦陷。

广州沦陷后,广东省政府迁到粤北韶关连州一带。日寇企图打通粤汉线,继续向粤北进攻,在从化良口一带与国军激战,由于国共合作抗日,中国军民顽强抵抗,连续取得1939年、1940年两次粤北战役的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寇企图。同年,黄友棣先生为粤北大捷创作了《良口烽烟曲——粤北胜利大合唱》,歌曲由当年国军154师政工队员何芷(中共党员)作词。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1941年,黄友棣先生与父亲合作创作了一首混声四部合唱歌曲《杜鹃花》。

国民政府在当时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重视教育,将一大批沦陷区的大学、中学集聚在湘粤交界的宜章乐昌坪石和犁市大村一带,坚持“烽火办学”。1940年7月,中大从云南澄江陆续回迁广东,落脚坪石周边村落上课。

父亲在1940年底回到中大复学,任中大文学院地下党支部书记。在中大求学期间,是父亲诗歌创作的高峰期,他写了大量的抗战诗歌,成为“坪石时期中山大学颇负盛名的诗人芜军”。1943年夏,父亲中大毕业,到桂林师范学校任教,其间曾整理出200余首诗歌准备出版,由于日寇为打通湘桂线进攻桂林,直指重庆,时局紧张及意外辞世未能付梓,诗作一并遗失,如今仅发现少量经报刊发表的作品。

为纪念抗战时期坪石“烽火办学”的历史,以教育子孙后代不忘国耻、振兴中华,2019年以来,广东省人民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决定建立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以展现抗战时期艰苦办学历史,缅怀赓续中华文化的“坪石先师”。为此,复原了当年的办学旧址,建设了一系列抗战时期烽火办学的纪念建筑,其中国立中山大学是重点。在中大师范学院旧址的纪念馆对黄友棣先生作了介绍,将《杜鹃花》作为背景音乐播放;在中山大学文学院旧址建立了文学院纪念园,对父亲作了介绍;在铁岭下武江畔的罗家头码头建立了《诗站》纪念园,纪念园正面矗立一座以《诗站》命名的石墙,将父亲当时在坪石创办抗战诗刊《诗站》及创作《杜鹃花》的历史镌刻其上。其上刻有:“一九四一年春他创作的诗歌《杜鹃花》经音乐家黄友棣谱曲后,成为传唱大江南北的知名抗战歌曲,流传至今”,“诗站”二字沿用了当年诗刊用的字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坪石老街上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先生群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乐昌坪石马思聪、王慕理夫妇铜像。

《杜鹃花》问世至今82年,仍受到世人喜爱,传唱不息,享誉世界华人,这是父亲没有想到的。

2020年,香港凤凰卫视节目《凤凰大视野》做了五集纪录片《烽火逆行》,展现抗战时期坪石学子艰苦求学环境,缅怀赓续中华文化的坪石先师,其中第四集以抗战名曲《杜鹃花》为主题,高唱《杜鹃花》,对《杜鹃花》诞生铁岭的历史及父亲作了介绍。2020年10月9日,《广州日报》发表《抗日名曲“杜鹃花”开铁岭,音乐巨匠马思聪谱曲坪石》文章,也专门介绍了父亲,还有一些影视单位艺术家、剧作家在创作的一些作品中以父亲作为原型。2021年6月28日晚,韶关学院为向建党100周年献礼,隆重举行“赓续红色血脉传承报国精神”华南教育历史专题文艺展演《烽火·杜鹃花》。

今天,人们用各种艺术形式演绎那段历史,再现那里发生过的故事,告诉后人:那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抗战歌曲之一,被誉为“中国抗战文化史具有重大贡献的不朽之作”的抗战名曲《杜鹃花》诞生在这里;当年颇具影响力的国内优秀诗刊之一,在中国抗战文学史上具有历史性影响的《诗站》也诞生在这里。

历史在这里定格,以纪念和缅怀创作《杜鹃花》、创办《诗站》的抗战诗人——我的父亲芜军。

人物介绍:

方引晴在韶关乐昌坪石出生,母亲李雪英是中山大学农学院的学生,中共党员。1944年秋,中山大学党组织为保存党的力量,号召学生党员参加东江纵队,李雪英所在的农学院党支部帮助她将两岁的方引晴寄养在栗源堡村的一位老红军家里,然后奔赴东江纵队。方引晴在栗源堡度过了少年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由母亲接回,考入同济大学,毕业后在广州的建筑设计院工作。

来源:南粤古驿道网,转自韶关发布

编辑:彭翀 校对:黄惠媜

责编:石黎星

编委:王善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