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作为现实场景的简化模型,在应用到具体的工作环境中时难免出现“不适配”的问题。但作为人力资源领域的重要支撑,如果在实际应用中,将算法工具作为参考,帮助HR做出更科学的决策,可以更好地在技术应用与人性关怀中取得共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I算法裁员,弊端初步显露

现实中,已经有不少企业运用AI算法进行人力工作,包括将AI算法应用于企业裁员,但该行为引起了巨大争议。

先是有俄罗斯在线支付服务公司Xsolla使用算法裁掉了150名员工,裁员理由是AI判断他们不敬业、效率低下,主要依据员工的“数字足迹”确定了裁员名单。无独有偶,美国电商霸主亚马逊也曾被报道搭建了一套内部AI系统,追踪员工的工作效率,统计员工的“摸鱼时间”。若算法认为“摸鱼”过长,则会生产解雇指令。去年,Meta的算法裁员也引起了诸多争议,如果员工的电脑有超过8分钟的不活跃时间就会被自动判定为在“休息”,如果休息时间超额,就会被系统自动警告并列入绩效改进计划,也成了裁员的依据。

以算法衡量员工是否敬业,合不合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算法的“绝对性”让人无法信服。人工智能长期来一直面临AI模型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质疑,算法判定裁员的标准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可能连开发人员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其具体细节,算法运行是对指令的绝对执行,抓取的数据是否存在误差,是否过于绝对。不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就无法让人信服,进而可能带来算法歧视、算法安全等方面的质疑。

其次,算法裁员的“合法性”让人存疑。以算法决定裁员是否符合劳动保护条例?企业在实际运作中只是将算法作为裁员的参考,还是将裁员结果完全交由算法决定?如果只是让算法“背锅”,拒绝人性化沟通,必然引起员工企业价值观和文化氛围的扭曲,如何维系企业良好运转本该具有的员工凝聚力和归属感,这不得不打上一个问号。

最后,算法裁员会模糊边界、抹杀个性。跟踪分析员工的“数字足迹”,模糊了生活与工作的隐私边界。若员工知道自己在公司的任何内容都被追踪甚至作为裁员标准,工作过程、工作内容被系统量化,而与目标导向、成果导向背道而驰,他们会变得更注重过程中的算法标准,而在实际工作中变得畏首畏尾、缺乏个性与创新。

AI算法释放无限潜能,也需要人性光环

算法作为现实场景的简化模型,在应用到具体的工作环境中时难免出现“不适配”的问题。但如果在实际应用中,将算法工具作为参考,帮助HR做出更科学的决策,这样即便将AI算法应用于裁员,也能更好地在技术应用与人性关怀中取得共存。

随着越来越多的组织寻求在其人力资源流程中利用算法HR的优势,未来几年算法HR的发展趋势显露,且智能化场景应用会持续加深,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力资源领域的智能化变革将会令人慨叹。但在用新技术不断提升运营效率使其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需要实时关注算法背后潜藏的风险,“唯算法论”可能会引发对公平性和员工体验的担忧,只有将技术应用和人性关怀相结合,才能真正享受“算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