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丹尼洛夫宣布,基辅当局将改变反攻的战略目标,让一线部队专注杀伤俄军,而非继续向前收复失地。这是基辅当局在反攻行动发起后,首次对反攻行动的战略目标进行调整。而这也很可能意味着基辅当局已经预示到了反攻失败的结局,开始实质性的暂停或终止相关行动。

乌克兰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丹尼洛夫】

基辅当局会做出这样的决策并不是什么值得奇怪的事。要知道从6月初乌克兰在以扎波罗热地区为主的整条南部与东部接触线上发起反攻开始到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但在这期间乌军仅在一部分战线上重新夺回了8个接触线上的村镇控制权。

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确实算乌军在反攻行动中取得的一种“战果”。但哪怕是全力支持乌克兰的西方军事专家们也不得不承认,这8个身处“灰色地带”的村镇并不会对俄乌局势产生决定性影响。

【乌军部队重新夺回皮亚季哈茨基村的控制权】

更直白一点的说,乌军所夺回的村镇其实都位于俄军第一道防线的警戒区中,是俄军原本就计划放弃的低价值区域。而这也意味着,一线乌军在血战了一个多月,损失了包括豹2A4/A6主战坦克、布雷德利步兵战车、IRIST防空系统等在内的大量北约武器装备后,仍然没有与第一道防线上的俄军发生直接交火。

面对这样的战果,纵使基辅当局不断在外交与舆论场上宣布“优势在我”。以扎卢日内为首的乌军领导层们也必须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继续打下去只会让前线乌军白白损失更多的有生力量。只有尽快停止这种无意义的进攻,乌军才能保有一线胜利的机会。

【被俄军摧毁的豹2A6与布雷德利】

正因如此,基辅当局才会放出风声说要调整反攻目标,让一线乌军开始停下进攻脚步,转而依托现有接触线专注消耗俄罗斯军队,力求对俄军一线作战部队与后方勤务部队造成尽可能多的杀伤。

因为即便基辅当局与乌军领导层已经知道反攻无以为继了。但他们也深知,想要继续获得北约援助的话,就必须要有“反攻”这个话头来作为引子。在这种需求的影响下,纵使一线乌军需要停下前进脚步,基辅当局也必须继续营造出一种乌军仍然在反攻的气氛。并以此为基础制造社会舆论压力,继续施压西方国家集团为其提供武器装备援助。

【德国援助给乌克兰的IRIST防空系统雷达车】

毕竟在乌克兰国内军工能力完全被摧毁的当下,即便基辅当局开始转入战略防御状态,一线乌军也必须要在西方国家集团提供的各类援助下才能继续维持战斗力。不然等俄军再度发起进攻时,缺乏军工造血能力的基辅当局将迅速陷入到弹尽粮绝的状态中。

可以说,目前的基辅当局与整个西方国家集团已经被牢牢的绑定在了一起。西方国家集团需要乌克兰牵制、消耗俄罗斯,而乌克兰需要依附西方国家集团才能有消耗俄罗斯的能力。

唯一的问题是,在俄罗斯也选择“深挖洞广积粮”的情况下,乌克兰以及西方国家集团可能难以在即将到来的消耗战中战胜俄罗斯。

首先就是乌克兰自己。由于在过去一个月的反攻中损失巨大,乌克兰已经将动员范围进一步的扩大到了乌克兰西部的利沃夫地区。而乌军的征兵官们也不再满足于在大街上随机分发征兵单,而是开始挨家挨户敲门分发。

【利沃夫街头的残疾乌克兰人】

这些迹象无不表明,在进行了近16个月的高强度动员后,乌克兰国内的可动员力量已经越来越少,以至于乌军必须采用更极端的手段才能拉到动员。而这也意味着乌克兰国内社会压力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如果不进行处理,很容易引发内爆。

同理,尽管以欧洲各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集团没有直接参与前线作战,并不存在人员损失引发的社会问题。但在各国军工生产能力严重不足,且失去了俄罗斯提供的廉价能源之后。欧洲各国国内的生活成本正在日益增加,引起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

这些都为欧洲国家民间的厌战思想、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右翼思想等危险情绪的蔓延奠定了基础。目前发生在法国国内的骚乱,就有这些负面情绪在其中起到不可忽视的影响。

【发生骚乱的法国街头】

相比之下,俄罗斯国内虽然也在近期发生了瓦格纳武装叛乱这一插曲。但从整个事件期间以及事后情况来看,这场叛乱并没有动摇俄罗斯民间对特别军事行动的支持,而俄罗斯国内的社会机制也依旧在稳定运作,没有受到太多前线影响。

甚至于在瓦格纳事件发生后,俄罗斯还加大了与中国之间的合作,大有背靠中国耗死北约的意图在。

所以综合来看,转入战略防守状态的基辅当局虽然能在俄军的压力下得到一个喘息之机,并将战斗模式转入到消耗战。但从长远来看,将这场冲突继续拖下去也并非一个合理的选择。

而在这种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的情况下,基辅当局会做出怎样的决定,或许就只有时间能给我们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