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健康”,即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两个健康”的提出,对于做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7月6日,记者从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的“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6场)上获悉,近年来,济宁市工商联紧扣“两个健康”工作主题,为奋力谱写济宁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思想政治引领有新跃升

建立常态化学习培训机制,去年以来共开展10余次集中培训,先后邀请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庄聪生等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授课,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济宁市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班”,带领广大民营经济人士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在全市设立3处“济宁市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成立市工商联(总商会)青年企业家委员会,为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教育成长、合作共赢搭建平台。

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新成效

健全“工商联+N”工作机制。打造“工商联+融资平台”服务模式,携手13家驻济银行和地方银行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指导多家所属商会与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常态化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进一步落实“一商会一法律顾问团”法律服务模式,开展各项法律服务600余次。联合16部门开展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工作,与公检法司等部门在市县两级建立共建沟通联系机制,1项经验做法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5项入选省级典型案例。会同有关部门首次创新开展“2022年济宁民营企业100强”申报发布工作,引起良好社会反响。

优化营商环境有新突破

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联合市委统战部完善市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民营企业、行业协会商会制度,建立“政商直通车”机制。打造“亲清济宁·民企连心”工作品牌,邀请涉企部门、金融机构等为企业面对面解疑惑、送政策。深入调查研究,全市6家工商联被评为全国工商联2022年度民营企业调查点工作先进基层单位、省工商联民营企业调查点工作表现突出单位。积极参政议政,调研成果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去年以来工商联界别提报提案80余件、社情民意信息130余篇,多篇提案被列为重点督办提案,多篇社情民意信息被全国、省、市政协采用。

弘扬企业家精神有新作为

推进东西部协作,促成3对企企和6对村企结对,向万州区结对村捐款捐物、参与消费扶贫,利用企业资源帮助当地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2022年,发动参与民营企业数量和“兴村”项目均位居全省第4位,“兴村”总数位居全省第3位。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联合市人社局开展系列招聘活动,去年济宁市参加招聘活动民营企业数量、签订就业(意向)协议人数等指标居全省第1位。动员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积极投身“荒山绿化”行动,捐赠资金参与义务植树。凝聚工商联系统力量共同抗疫。2022年,市工商联150余家会员企业、26家所属商会和5家异地济宁商会,共捐赠价值约1480万元的各类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