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虚拟电厂,能为苏州带来啥?虚拟电厂助力苏州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论坛召开

昨日(7月6日)下午,虚拟电厂助力苏州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论坛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分享了虚拟电厂发展趋势、解决方案和落地实践,为苏州城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生动案例和实践样本。

如今大火的虚拟电厂,到底是个什么新鲜事物?能为苏州的新能源产业带来什么?目前在苏州有没有什么落地项目?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虚拟电厂,为啥这么火?

近段时间,虚拟电厂的概念引爆能源“朋友圈”。日前,天风证券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称,虚拟电厂作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经济性和灵活性,正在迎来投资“黄金期”,至2025年,虚拟电厂的投资有望达到815亿元。

如今,政府、国企以及民营企业等相继加码这一未来赛道。据介绍,虚拟电厂作为智慧能源的一种运营方式,通过补贴激励机制和控制、计量、通信等手段,整合电网中散落的充电桩、空调、储能等电力负荷,进行灵活的削峰填谷,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一种创新模式,也是当前国家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有效促进能源集约利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一个重要建设方向。

简单来说,虚拟电厂是一套电力智能调度系统,是一座基于能源互联网技术的“看不见的电厂”。与传统电厂相比,它没有厂房、机组,不占用土地资源,不烧煤不烧气,能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和有效利用。目前,我国虚拟电厂还处于发展初期,目前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区已开展虚拟电厂实践,主要响应资源包括储能设施、充电桩、居民、楼宇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设虚拟电厂,将给苏州带来什么好处?

近年来,苏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印发了《新能源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等一系列重要文件,超前布局光伏、风电、智能电网、动力电池及储能、氢能和智慧能源等新能源产业,设立了九大市级新能源产业园,形成了很好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在最新的《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中,苏州从第七升至第三,超过了北京、常州等城市,仅次于深圳和上海,新能源产业作为苏州下一个增长极正蓄势待发。

专家表示,虚拟电厂作为一种新型基础设施和新兴产业形态,将为苏州新能源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带来新活力、新机遇和新动能。

随着虚拟电厂建设逐渐步入繁荣期,光伏、储能、充换电站、智能电网装备等重要设施投建迎来高峰,将推动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进程加速,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控制力,重塑产业竞争优势。虚拟电厂建设将持续吸引集聚高端要素和先进企业,逐步形成总部集聚效应。作为智慧能源服务新业态,虚拟电厂还将在规模化发展中不断促进第三代半导体、智能计量、5G通信、数据分析等新技术突破创新,实现与工业互联网、绿色金融等新业态的跨界融合,实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同时,作为国际能源变革发展典范城市,布局建设虚拟电厂将加快能源低碳转型的步伐,对于提升新能源消纳及电力保供、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据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城市能源战略中心研究员江海燕博士介绍,根据测算,在虚拟电厂已完成基础建设的前提下,仅仅依托其中填谷响应模式就可为苏州稳定贡献2万千瓦/天,从而为苏州提供至少5500万千瓦时/年的新能源灵活消纳能力;有望在不停工停产的基础上为苏州提供约110万千瓦柔性响应空间,以更低成本、更小的经济社会影响,解决部分电力供应缺口;虚拟电厂柔性响应模式有望为苏州长期贡献24万吨/年的二氧化碳减排量,从而进一步助力苏州探索高质量双碳发展路径。此外,虚拟电厂还通过引导优化用电行为、降低用能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可在保障苏州电力供应稳定的基础上提升企业电力资源利用效率。

虚拟电厂,该如何落地?

前景诱人的虚拟电厂在苏州如何落地?目前,有哪些公司已经在探索最可行的落地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介绍,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我国也在加快虚拟电厂的建设步伐。2022年3月发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出,要推动储能设施、虚拟电厂、用户可中断负荷等灵活性资源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多个省市也已出台支持发展虚拟电厂项目的利好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市高度重视虚拟电厂建设。2022年12月,国网苏州供电公司虚拟电厂控制中心、国家电投苏州“综合智慧零碳电厂”试运行,从“源-网-荷-储”全方位考量,探索建设苏州新一代电力系统,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缓解冬夏季电力供需矛盾,切实优化电力服务,增强电网可靠性。苏州市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为苏州新能源产业发展搭好舞台,为苏州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方向。”

据江海燕博士介绍,目前,苏州虚拟电厂已开展项目级试点示范,多领域资本助力苏州积累研究基础、工程经验和技术样本。昆山等区县政府陆续开展虚拟电厂平台搭建的探索实践;国有企业基于自身能源服务用户资源、技术基础和模式优势切入虚拟电厂赛道;民营资本依托设备资源和技术基础逐步增加虚拟电厂服务板块,以协鑫能科、固德威为代表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商、能源技术服务商、售电公司等纷纷在苏州开展虚拟电厂关键技术试验。

协鑫集团拥有独立知识产权仓颉能源管理平台和调度管理平台,成立了虚拟电厂建设团队,并初步建立了一套虚拟电厂参与市场的“1+1+1”体系。在参与虚拟电厂方面,2021-2023年期间参与可调负荷辅助服务市场研究和实施,试点期间成果显著,已聚合可调节资源160MW。协鑫集团正探索虚拟电厂资源集群方案,以工业园区金鸡湖微网为例,已聚合3个分布式燃机、5个分布式光伏、2个储能、数十个充电桩,通过资源整合形成微网后,在区域内的调整能力和调整模式更加灵活。

固德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完成了虚拟电厂运营平台的研发、部署和试点应用,目前正在推进苏州市区域级虚拟电厂项目的筹备和关键技术研发。

论坛上,苏州市发改委、苏州市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等14家单位开启苏州虚拟电厂生态圈合作共建。据悉,以苏州市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团队为牵头建设单位,各相关单位已积极投身苏州虚拟电厂及其产业生态圈的合作共建当中。生态圈不仅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也包括规划单位、研究单位、投资方、技术方,该生态圈致力于以虚拟电厂运营商为业务形态切入口,促进苏州发挥负荷侧响应资源并助力新型电力系统落地建设。

苏州市发改委相关处室和各县级市(区)发改委相关领导积极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