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
佛教通史专题课,文字基础稿由群主【安端】及群友团队整理、校对提供。群友团队名单如下:
【安端】、周志华、恒审、兰花草、双林居士、王增惠、厚朴、陈贞云、辛昕、MI8、Edward、李润、
净土祖庭,玄中寺的照片由 南迦&黄燚 提供
上线稿文字、资料注释由群主【安端】整理、校对、提供。
本节课音频首次上线:2019-1-7
从魏晋南北朝后期,延续到唐朝的早期,整个佛教界的两大学派——地论派与摄论派,对净土教的“十念即得往生”都持反对看法!认为——“十念”是“别时意”……就是“别时意趣”,十念往生之后并不是立即往生,而是有一个很长的时间段。
因为,净土宗的“十念即得往生”这个概念过于简单!而且也过于吸引信众,过于吸引人了,这就对当时已经形成的六大教派吸引信众形成了威胁!所以,“别时意”还是“即得往生”,这就是佛教当时学术争论的一个很大的焦点,也是其他教派攻击净土宗的要点——凭什么你这么简单?你这么简单就不可信!所以,当时意见就是两派——道绰大师一个人是一派;剩下所有人是一派!对“十念往生是别时意”进,进行了大辩论。
最后道绰大师采用了一个很巧妙的说法,提出了所谓“宿因说”——因为宿世因缘,所以此生“十念可即得往生”。这就是“别时意趣”。
到了道绰大师的弟子——光明善导的时候……光明善导,那就国师啦!净土教气候已成,气象盖遍天下!到这个时候儿,就等于——善导已经是学阀了!所以,他就彻底抛弃了他师父道绰的这种妥协方案……也不提“宿因说”了,不需要谈宿因,恢复了净土宗初祖昙鸾的看法。他明确地反对“别时意趣”的说法!认为——十念往生……就是,临终只要“十念”就是行愿具足,就可以往生!不用绕弯子用“宿因”来解释。
善导,到他的弟子——少康之后,那净土教实际上势力上已经席卷天下了!即使当时最兴盛的禅宗也无力与净土教对抗,那其他教派就更加组织不起来什么有力的反抗了。因此,“决疑”部分,在此后净土教的宗师学说里,就也不太重要了!
我们说,从三祖善导开始,净土教的理论三部分——学说、决疑、修持……“学说”部分就不再提了,因为初祖、二祖已经把学说提完了!二道二力说、圣道门与净土门说……学说已经不用再发展了。然后就是“决疑”,到道绰这里,道绰二祖已经把“决疑”的大问题都“诀”完了!善导还有一点收尾的“决疑”工作……大概有六、七个小问题。到善导之后,连“决疑”都不用作了!等于——净土宗的前三大宗师就把净土理论的“学说”、“决疑”都做完了!此后净土教主要发展的,都是祂理论的第三部分,就是……宗教实践和修持。
我们回来说道绰——为了多度一个人……嗯,就是能多度一个人就要多度一个人、能让一个人往生……多往生,就多往生一个人,这个是净土宗始终的情怀,尤其是道绰大师!为了更好地劝善和吸引信众往生净土,产生净土的信仰,道绰大师他特别重视净土和地狱之间的对比。在《安乐集》里,有大段这样的描述!
现代寺庙里的壁画儿,经常有西方净土像以及地狱像的壁画儿,它在佛教里有专业词——西方净土极乐世界的这个壁画像,叫“西方变”……变化的“变”;地狱的画像叫“十轮变”,“十轮变”的意思是取自《十轮地藏经》【即《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又译《大方广十轮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占察善恶业报经》合称“地藏三经”,是末法时期,极为重要的经典】。
为什么要这样对比呢?我们里说过啊……影响普通人宗教信仰的——佛教历史、佛教哲学、佛教神学以及佛教文学与艺术,对于普通人研究最……普通人的信仰影响最重的,是四框架的第四部分,就是佛教的文学与佛教的艺术!这一点,从道绰大师到他的弟子——光明善导都非常注意!以后,净土宗各代宗师都非常注意发展佛教文学与艺术框架的内容来吸引大家。
但是,为什么道绰大师会特别重视净土与地狱之间的对比呢?首先,地狱,它不属于净土宗信仰……早期,它是被净土宗吸收来的。这种对比呢,用一个俗话讲,叫——不知道旧社会的苦,你怎么知道咱们新社会的甜?对吧!
地狱信仰,它本身是属于当时佛教一个独特的教派,叫“三阶教”所有。我们前面说过——三阶教已经被朝廷鎭錏啦!
九华山的地藏菩萨,这个大家都很熟!这个……中国佛教四大菩萨道场,这个地藏菩萨就是三阶教教主,是由三阶教留下来的。道绰大师创造性地把三阶教的地狱信仰吸收到了净土思想里!三阶教有两个很独特的信仰:一个信仰叫“普佛信仰”;一个信仰叫“地狱信仰”。什么叫普佛呢?就,所有的东西都是“佛”!有点儿“泛神论”的意思。还有一个,就是“地狱信仰”,三阶教崇拜地狱之主。
按照《大智度论》说啊——人作恶,轮回……六道轮回。作恶之后,你主要轮回的是哪儿呢?是“三恶道”……并不单指地狱!那“三恶道”还有畜生道、还有饿鬼道……对吧?无论是《大智度论》也好,还是《无量寿经》也好,对于人在三界中流转,作恶之后那个“三恶道”都没有特别地突出地狱道!就是说——如果你作恶轮回,你并不一定是去地狱……你也可能是饿鬼,你也可能是畜生,对吧?也可能就是……比如说——你在畜生道受生,你变了个哈士奇什么的……这也不……也,也有可能!
而且,“六道轮回”这个概念……本身,它是一个纯粹的印度概念,它不是一个中国概念。后来在我们中国佛教里,其实也不兴这个概念了……逐渐淡化了畜生道与饿鬼道的概念。
淡化畜生道与饿鬼道而突出地狱道,这种“轮回”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就是从道绰大师做的理论工作开始的……就是从《安乐集》开始的。
道绰大师、昙鸾大师这都是什么?人民的宗教家,对人民太了解了!对……要突出重点,不要分散老百姓的精力……我还考虑一下儿——我轮回之后去哪儿、去哪儿?老百姓又不认字,你告诉他那么多干什么?对吧!你就告诉他——你要作恶,就要下地狱!就这么简单!所以,道绰,他又提出了一个佛教世界的……佛教世界地图的一个“三分说”——在《安乐集》里,最后简单地把佛教世界分为了人间、地狱、净土三个部分。
那,饿鬼道和畜生道呢?还有!淡化了……淡化了什么意思呢?就是……最终你到饿鬼道也好、畜生道也好……你最终还要去地狱道!就等于——那只是一个中间阶段,你最终还是去地狱道。于是,道绰就把佛教的世界地图简单地三分化了,这就叫“佛教世界的三分说”——人间、地狱、净土三部分。呐,你们自己选吧!爱去哪儿……去哪儿呗!
这个“人间、地狱、净土”的三分世界,才是我们中国佛教“轮回”的主体空间。我们前面说了——六道轮回,这是印度佛教的主体轮回空间……六道里轮回。我们中国佛教的轮回主体空间,就是由道绰大师定下来的——人间、地狱、净土。三分世界。
从道绰开始呢……净土宗就特别注重宣传地狱之苦!他发了这个发端……他,我们说——佛教的文学与艺术,道绰大师是文学!到他的弟子呢,善导就是艺术……就是画画儿。那,善导还有一个学生……嗯,不能叫“学生”,就是……他还有一个指导学生,那个学生叫吴道子,就专门画画儿……画地狱图的。大家就知道吴道子是名画家,并不知道吴道子是画地狱图的一个著名作家……嗯,著名画家。在《安乐集》的下卷里,道绰大师详尽地描述了地狱之主——阎罗王和地狱的各种恐怖。
特别重点突出“地狱”这个概念,在净土的“三经一论”中是没有的!我们说——净土经论二百多部,其实,基本上都没有重点突出过地狱!以前净土宗经典谈及地狱,只当作“六道”中的一个“道”来谈!我们说——这是印度概念——印度的轮回主体就是“六道”!中国的轮回主体是“三道”。虽然,也把地狱道当作最苦的一道,但没有刻意渲染……
正是因为印度把“六道”——“地狱道”作为最苦的一道,所以道绰呢,就利用它简化了“六道”!说——即使你到饿鬼道,即使你到畜生道,你最终还是要到地狱道。
我们在“佛教哲学”这个课里讲过——印度人的宗教史,叫作“有天没有地”!啫,他们比较擅长快乐的……的想象。中国人的宗教史,是“有地没有天”——能丰富地体会和理解痛苦这件事情,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长项。真正把地狱丰富起来的……地狱的想象丰富起来的,是以道绰大师为起点的!还是文学……
到了他的徒弟——善导的时候,那地狱的痛苦就无以复加了!对吧……老百姓不认字,文学不够……那我就画画儿给你。善导一生画过三百张《净土西方变图》。
地狱的各种传说,其实在中国啊……是由来已久的!嗯,在民间各种传说,啊……包括添油加醋,越传越神!但是,把地狱提高到一个理论高度,通过文字、绘画、石刻……彻底固定在我们中国民族文化里,啊……我们不说它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啊……这件事儿是道绰、善导师徒俩人干的!没有……没有他们,啊……你去地狱?那地狱都没有装修,你看着一点儿都不刺激!所以说,基本上可以算……嗯,以他们师徒俩,为我们中国人创作了一个完整地狱的框架!嗯……各种小细节的补充,那就是后代诸高僧和民间的事情了。
但为什么会是道绰首开净土与地狱之间的对比呢?还是那句话——痛苦的时代孕育痛苦的灵魂!道绰生于忧患——南北朝晚期,天下大乱!刚出家一年,北周灭佛!他那个地方儿——山西,对吧……山西现在它也只有煤,它不产什么……那个时候儿更是穷上加穷!初祖昙鸾大师,人家还是山西高族……就是望族——没有迁到南方的那个望族!道绰大师,那就是一普通家庭……普通家庭的孩子,他还特别有理想,这就可怕了!一生颠沛流离,求这个救教救民之法。所以,他对痛苦的理解呢,是深入骨髓的!就是……嗯,抱着理想去行走人世间,然后还经历这些痛苦,所以,他其实在精神上比昙鸾大师还要苦。
但昙鸾大师也很苦啊!我们说过啊——痛苦的时代痛苦的灵魂!那,他为什么不重点突出地狱呢?而且他本人最早还要求仙术……还要求长生?对!这就是生活的时代的不同……就是,大历史观看他们的不同。
昙鸾大师呢,是生于忧患,死于忧患……就,他这一辈子,那个历史都不太好;但道绰不是,道绰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道绰的中、晚年过得是非常好的!为什么?中、晚年,唐朝啦!他的晚年……他死于贞观十九年,贞观一共……贞观之治一共二十二年,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盛世,他赶上了!而且横跨了整个儿贞观之治!中华民族……啊,那个时候没有“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啊……“中华民族”这概念是宋朝以后的。(贞观)那个时候儿,我们中国伟大复兴了!对吧……盛世啊!有史以来的大盛世啊!老百姓幸福啊!
盛世,大家想一想……比着什么?比着挣钱啊?比着花钱啊?盛世的标志是什么?盛世的标志就是文化的宽容!唐朝的中国,就跟现在美国一样——到处都是外国人!到处都是来留学的!然后,国际贸易非常兴盛。大家看那个密宗,对吧……日本人也好、什么也好……都,那时候都来中国!而且,这个社会发达不发达看什么?看妇女的地位——妇女的地位高,这个社会就发达。那,唐朝妇女的地位,对吧……没谁了!而且,这是中国女性第一个性解放时代,就在唐朝……啊,特别活跃!就是……大家活得高兴地都已经不知道怎么活了!谁还想死后的事儿?
钱、女人、开心……啊!整个贞观之治就是这样——没人想着死后的事儿,而且都想长生不老!并且,唐朝建朝的是李家!李家呢……附会以道家李耳后代自居!啊,道教很盛!追求长生之风弥漫长安……就,大家过得早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谁还对死后西方净土有兴趣?所以,道绰的人生就是经历了这种乱世到盛世的过程!他眼看着这个世界的变化!所以,为了传教,他特别重视地狱和天堂的对比。这就是道绰大师人生经历……经历的历史时代所决定的!就,我们说——这个时候儿,大佛学史观又发挥了它的作用……就,为什么会是他?就是因为他的人生经历。
道绰大师指出——盛不盛世跟你个人没有关系;盛世不盛世你最终必死!你们都是必死的众生中的一员,无论在这个盛世里,你在什么地位?道绰大师就鲜明地指出了这一点——你今天过得普通的一个今天,可能就是某个人挣扎着想活到的明天……只不过他们不在了!你今天过得日子很普通,说——我今天很无聊!可能就是另一个人,他就想活到今天,但他活不到了……
宗教家考虑问题跟普通人就是不一样啊!因此,道绰大师在创立了“日落说”和“宿因说”这两个意义深远的学说之后,他又创造了——人间、净土、地狱“三分说”!这是道绰大师为净土教教理作出的第三个大贡献!并且,深刻地影响了此后长达一千年……我们甚至可以展望很久、很久以后的中国人,都是由他这个理论影响的。
我们前面是……就说过啊——道绰大师,他定义理论的特点是什么呢?特别决绝!就是斩钉截铁!你看——往西!往西就是净土!对吧……宿世有因缘就能往生!他定义理论的特点,就是——非常决绝!有的时候儿,引用经典……能找到经典;有的时候儿,你根本就找不到他的理论来源啊……确实找不到!你只能在他自己的《安乐集》里找到。
他把“地狱”从“六道”中独立提出来,和西方净土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立!把整个儿世界构成了三块——人间、地狱、净土。那是什么意思呢?人间出来……左手地狱,右手净土!那,你想去哪儿?你终有一死!即使盛世,盛世与你个人也无关。如果你不归信净土?那,很简单——左手就是地狱,去吧!那……右手是净土,对吧?你只能到阎罗王那里去HAPPY了!
这样,人的生死轮回,就从“六道轮回”……就,佛教传统的“六道轮回”,改成了“三道轮回”——“三分轮回”……不是往生净土,就是坠入地狱!大家觉得这象什么?象基督教吧?不是天堂就是地狱!
道绰大师,实际上通过 “佛教世界的三分法”,修改了佛教原典一直以来的人的轮回方式……佛教原典上,人的轮回方式一直是“六道”。我们以前只知道道绰大师胆子大啊……改“经”啊、改“论”啊……他没想到他大到这种地步——他敢改天换地!他敢改地狱!
这样,好象那几个“道”就不存在了?你想……如果畜生道和饿鬼道不提了,同样的是不是……天道和修罗道你也就别想了?啊……就是畜生道,你想做个可爱的小动物……做个哈士奇啊、做个泰迪啊……这种事儿你也别想啦!只有净土和地狱两个选择等着你,不来地狱,就去净土……啊……不、不来净土,就去地狱!道绰大师定义就是这么地干脆……选吧!
这样,盛世里的人就要把目光从盛世中移开,看一下儿自己的归趣……什么意思?往生净土的急迫性,在道绰大师的这种定义情况下,被推到了一个剑拔弩张的地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