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君很久没聊日本电影了。
各国之中,日本电影算是比较另类的存在。
问起对它的印象,大多都是两种:
一个是变态;
一个是纯真。
没错。
日本电影就是有一种在变态和纯真之间反复横跳的魅力。
而南瓜君今天要说的这部电影就是这样。
既有超乎想象的心理冲突,又有复杂的情感纠葛。
看到结尾,还会留下一声简单的叹息,真的高级。
它就是南瓜电影独家版权片——
《希望》
望み
本片根据日本作家雫井修介的畅销悬疑小说改编。
该书曾获得“周刊文春推理小说Best10”和山田风太郎奖两项大奖,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可。
主演也很吸睛——
男主堤真一,他曾凭借自己的作品多次提名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男主角、男配角。
其代表作有《嫌疑人X的献身》《孤高的手术刀》等。
女主石田百合子,越老越美的典型代表。
年轻时,总是一副端庄温婉的淑女形象。
但她真正进入大众视野,还是因为《逃避可耻但有用》的姨妈角色,让人看到了独身女性的另一种可能性。
日本票选最受欢迎熟龄女性的时候,多年来她一直榜上有名。
故事围绕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展开。
丈夫一翔,妻子清美,是一对很幸福的眷侣。
两个人育有一儿一女,生活美满。
然而,一场事故却彻底摧毁了这个家庭。
几天前,附近发生了一起凶杀案。
警方在河中发现一辆可疑车辆,车子后备箱中有一具尸体,死者是儿子忠志的同学志彦。
有目击者称,看到了两名少年从车内跑了出来。
巧合的是,在命案发生的前夜。
正处于叛逆期的儿子忠志离家出走,至今未归。
更令人担忧的是——
之前父亲怕忠志学坏,没收了忠志买来的小刀。
而那把小刀,也随着忠志的离开从家里消失了。
夫妇有些慌,忙报了警。
却得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消息——
忠志与凶杀案有关联。
但有关联不代表忠志就是凶手。
因为还没发现忠志的踪迹。
这个案件存在两种可能:
第一,志忠可能和那两个逃跑的少年是一伙的,同为凶手。
第二,志忠可能遇害了,受害者不止一名,两名凶手杀害了两名少年。
可还没等警方破案,一翔一家便被推倒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
受害者家属、媒体、围观群众,早早给一翔一家定了罪,认定他们是杀人魔的亲属。
甚至还有人围追堵截一家三口,冲着他们扔鸡蛋、泼油漆。
一个幸福的家庭在一夜之间支离破碎。
而如地狱般一样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故事进行到这里,应该能看出来。
《希望》的重点并不在破案。
它并不需要什么缜密的推理逻辑,案件的前因后果一开场就点明。
杀人手法、作案工具,也没有丝毫隐瞒。
就连凶杀的范围都是二选一:忠志可能是加害者,也可能是受害者。
但恰恰是这个二选一的抉择,成了压垮一翔夫妇最后的稻草。
忠志到底是活着的加害者还是死去的受害者?
天下没有任何一对父母,愿意面对这样的难题。
《希望》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对一翔夫妇心理的刻画。
当儿子卷入凶杀案之中,夫妇二人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想法。
在一翔心里,他希望儿子是死去的受害者。
那至少能证明儿子是个善良的孩子,而不是人人唾弃的杀人犯。
当然,他还有一个“自私”的想法。
只有儿子是受害者,一切舆论风波才会平息。
成为受害者家属要比成为加害者家属的处境好得多。
而清美则完全不同。
身为一个母亲,她只希望孩子活着,哪怕对方是一个恶魔。
她无法接受儿子可能会惨死的假设。
执念缠身,她甚至已经默认儿子是加害者。
对于舆论的各种指责,也开始全盘接受。
善良的死去还是罪恶的活着?
一翔夫妇一直在这两种“无望”的希望之间动摇。
而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或许根本无人深究。
无数被制造的“真相”早已掩盖掉了真正的真相。
不得不说,能把这种叙事玩得娴熟,不仅得益于原著,更要归功于导演——
堤幸彦。
经常看日剧的观众,对这个名字应该很熟悉。
作为日本的鬼才导演,他曾7次获得素有“日剧奥斯卡”之称的日剧学院赏的最佳导演。
他执导的《圈套》、《池袋西口公园》、《SPEC》、《金田一少年事件簿》,都是极其成功的悬疑剧。
擅长推理的他也拍出过《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不需要爱的夏天》那样的细腻情感片。
所以,由他驾驭兼顾悬疑和亲情的《希望》,不能更合适。
虽然导演玩得这么溜,但同时也在告诉我们一个残忍的事实:
我们,正身处于一个扑朔迷离、真假难辨的“后真相”时代。
真相可以被制造,舆论也可以被操控。
因此,在没有确切证据前,我们不应该盲目站队去审判他人。
信任如同声誉,一旦崩坏,就再也无法修复。
朴素的正义感是值得被尊重的。
但千万不要被未加甄别的情绪裹挟,变成被操控的一方。
希望在后真相时代,每个人都能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