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当科技创新变成企业IPO必要条件之时,我们是否意识到:企业IPO这条路不仅艰难而且成本高昂?一家小企业,如何支撑高昂的顾问、审计、尽职调查等巨额开销?支付了这些费用,企业还有多少经费支撑业务发展?支撑科技进步?有人会说,你这是杞人忧天。而实际情况是:前期进入的投资者一般都神通广大,它们才是安排企业上市最主要的操持者。如果情况真是如此,那今天也就没必要写这篇文章了。
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是,许多拟IPO的中小企业,它们基本属于“押赌”,倾尽所能奔向股市。整个过程,企业甚至不惜欠薪,只发给员工生活费,而几乎所有资金都堆向了中介机构。因为要上市,所有文件必须齐备,而这些文件只能依赖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证券机构等中介机构。所以,企业能上市当然幸运,可一旦上市搁浅,对企业而言,损伤巨大,至少需要很多年才能恢复元气,有的顶不住压力就很可能垮掉。
试想,这样的过程何等残酷?又如何能够更好地推动中国的创新进步?加上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注入特点,再加上企业初创时大量使用了“期限较短甚至和企业有对赌协议”的资本,那该怎么办?豪赌上市。于是一方面,中国股市IPO排长队,而且永远看不到队尾;另一方面,科创企业IPO“带病闯关”的问题成为普遍现象;再一方面,各类创业投资者以所投企业上市作为成功标志。
难道创业成功自古真得只有IPO一条路?1999年,在中央电视台制作大型专题片《资本市场》时,我专门花了很长时间研究美国硅谷。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发现是:美国硅谷中的小微创新企业其实早就被大型企业盯上了,而创新资本依靠IPO退出者不足5%,而95%以上的成功退出都是依托大型企业收购完成的,同时也使小微企业获得了大资本的支撑。
当时我们就提出:中国资本市场缺了一条重要的路径——企业收购市场,而收购市场的活跃或许才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
很遗憾,多少年以来,企业收购之路一直不畅。为什么?据我分析至少三条:第一,这里存在“宁当鸡头,不做凤尾”的文化意识,这样的文化意识强化了许多企业“争当鸡头的赌性”;第二,中国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要么惰性十足,要么狂妄自大,眼睛了看不到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看不起小微企业的创新成果,它们甚至什么都想自己干,而失败了也不用负什么责任,这或许也是中国大型企业技术储备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三,中国资本市场及其相关政策缺乏创新收购的激励机制,尤其是对小微科技企业的收购出价不足以构成吸引力。
怎么办?文化意识问题需要引导,但更重要的是:大型企业需要具备通过收购实现技术储备的冲动,同时摒弃歧视性出价。
最近,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暨并购重组工作专题会,研究“央企要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开展并购重组,提高核心竞争力”问题。会议旨在“持续推动中央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聚焦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流工作经验,明确工作思路”。会上,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了近年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有关情况,并从资本市场监管角度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进一步通过并购重组提质增效、做优做强提出了期望和建议。
这是积极变化。过去,一提到央企国企的兼并收购,立即就让人理解为央企、国企为做大做强而在彼此之间实施兼并收购,近几年发生了一些变化,收购视野正在逐步放宽。希望未来国企、央企能够更多关注那些创新型的小微企业,为强化自身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上下游的整合能力而收购,同时也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一条“省事儿”的退出之路。从国家战术角度看,国企央企这样的行为,也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了一条远比IPO更节约社会资本的道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