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时,费嘉接受江南晚报采访时立了一个小目标:每年至少拍两部大片,如今两年过去,当初的小目标早已实现,他也成了无锡短视频领域的大咖。时隔两年,费嘉再次接受采访时说,他要用镜头更多展现无锡的人和烟火气。

说起来,费嘉是无锡最早开始航拍的人之一,不过这两年,他航拍的次数少了很多,他现在对自己的定位是导演,而且他的镜头越来越多地对准了“人”。“对我来说,一个视频最重要的是情绪,而人相比景,能展现出来的情绪更丰富和丰满。”费嘉向记者展示了他电脑中正在剪辑的一个视频,那是无锡刚入梅时暴雨后的景象,不过跟刷屏朋友圈的云雨、山水画面不同,他拍摄的是人在雨中翩翩起舞,纯风景的空镜头很少。“人的情绪是时刻变化的,随着时间、地点、天气、季节的不同,精神状态也是无穷的,我就是把这种情绪用影像记录下来。我认为无锡需要更多的人去地拍,去拍摄无锡的烟火气。”

在费嘉看来,城市是由人构成的,通过人可以更全面地展现一个城市的风貌。在他拍摄的一段视频中,他找来一名武术演员,在天台表演、拍摄,“无锡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武术代表传统,表明无锡还有着历史传承,同时,武术展现了力量。”在他另一部爆款短视频《无锡瞭望塔》中,他的镜头跨越山水、城市、公园,在短短2分钟的时间里便出现了数十个人物,“通过众生相,纪实+唯美地展现我心目中的无锡,这是我对城市的向往和理解。”也因为这个视频,他后来被邀请参与了2023太湖人才峰会的宣传片拍摄。再往前追溯,他“一战成名”的视频聚焦的是“夜经济下的后浪”,花了一个月时间,记录了在“摆摊小姨”金晶的带领下,近千人响应“摆摊经济”,激活城市夜经济的生动场景。这一作品也获得了市“太湖明珠 盛地小康”原创短视频大赛二等奖。

情绪,是采访中费嘉说得最多的词汇。他说一个好的导演,必然是情绪的导演,但是他自己是一个“野生导演”,从一开始的爱好,到后来变成职业,为了在片场更好地把握住“情绪”,他开始自学各种导演知识,如何调配灯光、摄影、写脚本等等,拍摄时还要能够现场指挥一个团队。话虽如此,不过费嘉并没有放下自己的拍摄技能,这些年来他依然坚持出去拍摄,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保持热爱”,“比如我看到别人拍摄的好片子,那我就要去实践一下,光看是学不会的。”

要说这两年费嘉最自豪的一件事,那就是工作室成立两年来,他从来没有出去跑过业务,都是“甲方”看到了自己拍摄的片子慕名而来。而每一次甲方的单子,对费嘉来说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甲方从事的行业,想表达的主题,该怎么表达出来,这都需要我先充分地了解这个行业,才能把对的东西拍摄出来。”费嘉说,无论甲方有何种要求,对他来说,他希望自己拍摄的每一部片子,都能比前一部进步一点点,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步,创作更多不一样的视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