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是普通老百姓日常出行的一种交通工具,因为体积小、出行成本低、方便停放等原因,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出行主要交通工具。

但随着电动车数量的快速增加,电动车引起的各种安全事故也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加上还有数量庞大的超标电动车以及部分改装电动车,更是给安全出行带来不少问题和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动车的规范治理就是为了保障老百姓日常出行的交通安全,还有尽可能杜绝电动车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但因为全国各地在电动车规范治理方面实际情况和采取的治理措施各有不同,就不可避免出现了管理者与电动车主之间的矛盾。

网上关于电动车规范治理的新闻和热点事件评论,就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人对电动车规范治理心有抵触,认为对于电动车的规范治理有点过度、过头。

但城市道路上放眼就是穿梭的电动车,作为每一位电动车车主来说,骑行在城市道路上既要考虑个人的安全,同时也要考虑骑行对道路上其他车辆行人的安全。如果因为一部分电动车不规范行驶或者车辆存在安全隐患,那影响的就会是道路上所有的行人和车辆,也包括别的电动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动车的数量增长是在短短几年间快速增长的,电动车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其实一直是落后于市场发展的。这也导致电动车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与既成事实的超标车辆之间必然存在不一致和矛盾,大量购买了超标电动车的车主不希望自己的车子成为废铁或者摆设。而电动车的规范管理却必须有一个标准,有了标准才能在治理过程中有衡量的依据。

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对各个城市的电动车治理是一种挑战,治理是必须的,但不能脱离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有的城市对国标出台前购买的超标电动车就采取了挂临牌的方式,可以允许上路,等电动车到了报废年限再清退。这就是一种值得称赞的管理方式,任何管理政策都不能只考虑管理者的方便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让老百姓承担管理带来的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动车的管理规范是必须的,但不能无视老百姓的出行需求和治理带给老百姓的成本。更不能让少部分地方管理部门以规范治理为借口,以过度管理的形式让电动车治理成为变相“敛财”的工具。

电动车规范治理是必须的,但电动车治理不能一刀切,堵不如疏。小小的电动车既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生存成本,也是考验地方执政者治理水平和政治智慧的一个试金石。

淄博烧烤让我们看到了城市治理的另外一种模式和可能,电动车治理只要把老百姓的利益和需求放在首位,那就一定会得到老百姓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