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与文化素质融合发展,缓解青年职工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未成年子女暑期照护难的现实痛点,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团工委积极落实上级要求,联合各社区及共建单位组织开展青少年暑托班项目,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教育和托管相结合的暑托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严谨审题,理顺规范“程序链”

7月初,青少年暑托班的消息一出,就有不少家长纷纷来电咨询。家住枫津社区的朱女士坦言,暑假期间大人上班无暇顾及孩子,再加上自己孩子性格内向,只能放任孩子在家里看电视,“希望加入暑托班后,能够学习到新知识,交到更多新朋友。”枫桥街道通过苏周到、苏青惠、青春苏州等平台规范报名流程,公布信息渠道。截止至目前,招收学生人数累计已达108人,其中还包括就近的特殊困难家庭子女、新业态家庭子女,实现了4个集中式、20个分布式、2个嵌入式三类暑托班全覆盖,计划开展活动280余次,着力打造满足孩子成长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需求的“家门口的暑托班”。在开班前,枫桥街道团工委按照安全管理等相关规定,逐一核对场地各类硬件设施配备情况,针对各类视频音频教材资源和现场授课活动内容安全性进行“严格把关”,并叮嘱各点位负责人要时刻把青少年、志愿者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

聚力答题,打造资源“生态圈”

苏州枫桥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公共配套服务完善,是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板块和重要窗口。枫桥街道团工委积极连接学校、企业等各类社会资源和志愿公益服务力量,整合共青团、妇联、关工委、消防等单位资源,探求公共服务最大“公约数”,为各社区点位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康佳社区作为枫桥街道青少年暑托班项目的“主力军”,坚持探索创新“一五二赋能”育人体系,依托“青年之家”实践阵地,盘活“枫桥记忆”时光展示馆、家长学校、青少年教育基地、康佳书屋、体育场等能量“补给站”,吸纳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博文青少年儿童服务中心、苏州市萌芽优育服务中心两位爱心“辅导员”,打造公共“生态圈”,不断提升青少年暑托班的覆盖面与参与度。“今年的暑托班更多地吸纳了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公益力量,精准对焦青年职工家庭未成年子女成长发展的特点与需求,力求给孩子贴心的守护和全面的教育。”康佳社区暑托班负责人表示。

精准破题,搭建服务“连心桥”

“1949年4月27日拂晓,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九军八十五师兵临苏州,在铁铃关下打响了解放苏州的第一枪......”7月10日,退役老兵李才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声情并茂讲起了他当通信兵的故事,小朋友们认真地倾听着。这是龙池社区“开班第一课”的活动现场,李老师还展示了代表荣耀的奖章,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有关苏州的革命故事、领略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将红色教育寓教于乐,以红色文化浸润童心。在马浜社区的课堂上,来自枫桥中心小学的曹老师为学生们带来了诗歌鉴赏课:《诗哲一体,向美而生——竹石》,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郑燮的诗《竹石》,学生们也被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深深吸引,时不时举手提出自己的疑问。青少年暑托班作为“双减”的配套措施之一,在有效破解令家长焦虑的“看护难”问题的同时,也在逐步彰显“双减”的育人本质。社区作为枫桥街道青少年暑托班项目的“主力军”,为参加青少年暑托班的孩子们定制思想引领、法治宣传、心理健康、手工制作、苏式文化体验等丰富多彩的“课程菜单”,通过家长“点单”,激活青少年健康成长新动力。

下一步,枫桥街道团工委将继续积极探索“政府引导+社区实践+社会协同”的暑托服务模式,在内容提质上“做文章”,在服务增效上“下功夫”,为青少年定制形式多样的专“暑”服务,填写好家门口的“幸福答卷”。(金蓓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