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财经大学文学院“三下乡”实践队赴榕江县三宝侗寨地区开展以“乡村现代化发展模式探索”为主题的调研活动。
现代化乡村治理,乡村振兴躯体里的生命脉络
为深入挖掘榕江县乡村治理模式,探赜榕江县村民自治情况,实践队于7月3日至8日到达榕江县三宝侗寨地区的寨头村并对村民进行了采访。服饰店老板陈进许告诉实践队成员:“村里需要议事时,村干部会敲响铜锣召集村民,用‘铜锣喊寨’的方式通知到大家前来开会,然后定期开展‘榕易谈’和‘院坝协商’活动。”
为得到更多的信息,实践队前往当地村委会进行深入调查,据古榕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申琳讲述,“榕易谈”和“院坝协商”就是用接地气的方式和老百姓面对面交流,从会议室走到坝坪上,拉近大家的距离。此外,榕江县各村镇还实行网格化管理,由“一中心”“一张网”“十连户”建成一个综治中心,负责协调、处理村民事宜,十户一体,采取户长负责制,由此形成一张联系网,户长由大家自行推荐信得过的人担任。在这种模式下,村民凝聚力得以加强,乡村治理也更加高效。
通过对榕江县三宝侗寨地区乡村治理体系的调查,实践队深刻体会到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性。坚定制度自信是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前提,同时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底气。作为新时代青年,坚持制度自信才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现代化乡村产业,乡村振兴躯体里的有机维C
在与村民的访谈中实践队成员得知忠诚镇乐乡村有百香果生态种植园产业,于是前往调查。据村主任罗勇辉同志介绍,乐乡村与邻近的安乐村共有生态种植园产业近2000亩,除大棚西瓜、猕猴桃、罗汉果外,百香果种植园的数量最高,达一半以上。
与村委会进行深度交谈后,实践队走向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考察。“阿姨,您们干这个能带来一定收入吗?”“还可以,一天有一百多一点哩!” 从育苗到丰收,果农们的收入足以维持家庭生计,实现了不用外出务工就能养家的情况。
“阿姨,藤曼都还这么绿,百香果这个季节应该还没挂果吧?”“挂了!你们来看,这里有一个!”“这边也有一个!”果农们热情地招呼着我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百香果生态种植园是乡村振兴产业的一个缩影,是乡村产业助农、益农的典型代表,看着满脸喜悦的果农,实践队成员不禁感叹“这真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队成员深刻理解了“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的因由,乡村产业既是乡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力,又是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重要推力,同时实践队成员更加坚定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的决心。
弘扬民族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阿姨,这个是咱们侗族的刺绣吗?好漂亮啊”“对咯!这都是我们自己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烈日当空,实践队成员顶着骄阳来到榕江县齐鲁村路口的一家超市里。
走进这家超市时,实践队员的目光立即被收银台上的布块吸引过去。布块约5厘米宽,20厘米长,上方绣满了各色的花纹以及不同的亮片。花纹与亮片汇成了一幅极其美丽的图画。以针作画,以线传情,侗绣布块上的图案大都颜色相配、极具规律美,展现出侗族人民独特的审美视角。
在询问侗绣时,超市的老板娘给实践队员认真讲述侗绣的细节,并展示其他手工制作的精美完整成套的侗服图片。超市老板娘高兴地给实践队员说到:“我们榕江大部分的侗绣都是代代相承的,之前“村超”超级星期六拉拉队的服装,基本都是我们自己一针一线缝出来的,离场时听见游客说这个衣服漂亮,我们觉得心里美滋滋的。”游客们的夸赞进一步激发了村民的文化的自信,游客们对侗绣的喜爱也为村民寻求到新的致富之路。
实践队员感叹到:“虽然之前对侗族的刺绣有所了解,但是当亲自来到榕江,真正看见侗绣,还是会为侗绣之美而震撼。”
通讯员 杨秋萍 倪瑞 陈红梅 朱红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