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培养辖区儿童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7月13日,狮山横塘街道金色社区邀请了苏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吴建明老师,为金色小学的小朋友们带来一堂生动的文化体验课,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碑拓是一门将书法和印刷相结合的非遗技艺,迄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非遗传承人吴建明老师从事碑拓行业超30年,精通各种碑刻技艺,作品荣获多项国家级奖项。活动开始,他从碑拓的起源讲起,为大家带来一场碑拓文化讲座,并现场展示部分碑拓作品。“这幅作品里的‘廉’字有六种字体,这是甲骨文,这是金文……”六种“廉”不同字体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小朋友们认真听讲,积极互动交流,课堂氛围热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中,吴老师还带领小朋友们体验“廉竹”碑拓作品的制作过程,传递“以竹颂廉 扬清风正气”的文化内涵。制作碑拓,首先要用宣纸紧覆在碑版上,用墨打拓成形,然后将纸揭下,把碑版上的书画艺术留存纸上。吴老师仔细介绍了拓印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拍拓包力度要轻、拍墨要均匀、纸张不能皱和破、需要足够的细心和耐心。看似简单讲解,背后蕴藏的不仅是劲道、门道,更是一种心道,碑版雕刻的一丝不苟,宣纸品质的用料配比,落拓手法的轻重缓急,要讲开去都是山包海汇、缤纷万象。经过一番讲解,小朋友们跃跃欲试,正式上手开启碑拓体验。吴老师给拓包上倒上少许墨汁,刷墨、蘸墨、拓墨,一时间,碑拓课堂内响起了有节奏的拓包轻拍石碑上的“啪啪”声。经过半个小时的反复拍打,碑刻上的字逐渐浮现在特制的宣纸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朋友们小心翼翼揭下自己的拓片,开心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我也想学碑拓,太有魅力了!”小朋友们兴奋地说道。

廉洁清风沐圣殿,耕耘净土结硕果。此次活动通过体验非遗碑拓文化,在弘扬传统非遗文化的同时把廉洁文化融入其中,既有文化内涵、又有艺术价值,扬起敬廉崇洁之风,在寓教于乐中让廉洁“扎根”童心,让非遗文化“厚植”儿童兴趣的土壤。(许丹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