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战败的原因,从世界来看,是因为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急于掠夺生产资料和开拓海外市场;从内部来看,统治阶层的决策失误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乾隆的孙子道光帝责无旁贷,但要再细究一下,这个锅似乎有点大,道光一个人背有点冤。

完成了前无古人的治绩,乾隆皇帝举目四望,历史上那些竞争对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已被他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他已达到独孤求败的境界。一方面,他工作得有点累了,另一方面,他在自己的坐标系中找不到前进的目标了。

一、妄自尊大的乾隆帝

乾隆四十年(1775年)后,乾隆皇帝的主要工作就是将自己和历代帝王比较,一而再再而三地证明自己确实是伟大得无与伦比。开始是比疆域,比人口,后来是比政治安定,比军事成就,再后来,这种比较到了一种极为庸俗的地步,他开始和历代帝王比年龄,比在位时间,比儿孙数目。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他七十寿辰时,他自制《古稀说》,历数秦汉以下历代帝王中活到七十岁的只有六个人,其中汉武帝、梁武帝、唐明皇、宋高宗都不值一提,元世祖和明太祖虽武功甚盛,但“礼乐政刑,有未遑焉”,而他自己,“得国之正,扩土之广,臣服之普,民庶之安”,都是别人所不能比的。“且前代所以亡国者,曰强藩,曰外患,曰权臣,曰外戚,曰女谒,曰宦寺,曰奸臣,曰佞幸,今皆无一仿佛者。”得意之情,不能自掩。乾隆五十年庆典,他又和帝王们比起在位时间,作诗一首:

  • 七旬登寿凡六帝,五十纪年惟一人。
  • 汉武却非所景仰,宋家高孝更非伦。

乾隆皇帝所举的事实都不错。问题是这些事实使他产生了一种错觉,即他没有继续努力的空间了。他不断举行豪华的庆典、巡游,耗费了大量的财富。

对此他有自己的解释:天地生财止有此数,不散于下,则聚于上。正是这种静态的中世纪的思维方式,使他看不到由于经济扩张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

事实上,由于经济发展,人口激增,中国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人口压力,中国的社会结构扭曲变形,经济发展方式既面临挑战,也面临机遇和变革。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

可惜乾隆看不到这一点,他的才智主要用在搜罗证据来证明自我的伟大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朝由乾隆而极盛亦从乾隆开始衰败,其中的原因并不是历代史学家所说的乾隆后期弊政日积吏治松弛,而是因为乾隆朝的繁荣,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的猛增使传统社会机制的承受能力达到临界点,要在传统之外寻求突破,寻找另外一种方式的支撑。

可以说,正是繁荣压垮了乾隆盛世,而千古第一帝王乾隆根本没有想到在传统之外,寻求另外的发展方式。

他的智力、活力、创造力使他本来可能完成引导社会转型这一历史使命,如果天才如乾隆都不能,那么就没有任何人可以做到这一点。可惜他被强大的文化惯性所挟裹,创造力和活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错过与西方世界的第一次握手

1793年,中国的乾隆五十八年,一支庞大的西洋舰队出现在印度洋的碧波之上。为首的是拥有64门火炮的“狮子”号,这艘巨舰的艉楼上坐着马戛尔尼勋爵,他是这支英国历史上最庞大的使团的团长。

这个庞大的使团是前往中国的。就在乾隆皇帝在欧亚大陆这一端进行六十年辉煌统治的同时,欧亚大陆的那一头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

那些几百年前刚刚从森林中走出来的日耳曼人、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构成的社会此时就像一个大容器,经济、政治、科学等各方面因素相互激发,一种新型的社会反应正在其中越来越剧烈地进行。

这将是一场无可避免地改变世界的巨变。一种与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不同,具有摧毁一切的力量的新型社会正在那里萌芽。

乾隆二十年(1755年),德国人康德发表了《宇宙发展史概论》,用星云学说解释了太阳系的生成。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法国人拉瓦锡用氧化学说解释了燃烧原理。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美国独立。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法国开始大革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欧人在18世纪用一种与以往有本质差别的智慧武装了自己。

欧洲以前从未向外界派出如此大规模的使团。几千年来,他们对中国这个东方大国充满了好奇和敬意。

如今,觉醒了的欧洲带着前所未有的活力和自信来叩击中国的大门。大英帝国此时已取得了海上霸主的地位,日不落帝国自认为是大海的主人,不过,他们对“大陆的主人”——神秘的中国依然十分尊敬,这个国家几千年持续不断的繁荣不能不令人惊讶。

他们一直渴望和中国结交,而现在,他们自认为有这个实力了。整个英国都为这次出访做准备,光是准备礼品就花了一年多的时间。

他们把他们认为最好的东西精心带到中国。

“把我们最新的发明如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织布机介绍给中国人,准会让这个好奇而又灵巧的民族高兴的。”“许多曾去过东方的使团写的纪行让我们深信每个使团均应配备卫队。在皇帝面前迅速变换队形,表演现代炮兵的装备一定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支持我们的外交活动。”

英国人在装船时不断地设想中国人见到这些礼品之后会是多么吃惊。见过了这些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互派使节、扩大外贸的建议一定会得到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恐怕外交史上没有比英国人遇到的失败更让人难堪了。中国官员热情接待了英国使团,他们认为英吉利“远在重洋,经数万里之程,历十一月之久,输诚纳贡,实为古今所未有”,是装点乾隆盛世的一件喜事。

在八十二岁生日庆典上,乾隆皇帝也开恩接见了使团。不过英国是和那些进贡的藩国一起被接见的,礼仪官在典礼上把英国人排在光着脚戴着鼻环的缅甸使臣的后面。英国人被这个意想不到的安排弄得心烦意乱,不过这并没有妨碍他们认真观察威名赫赫的乾隆皇帝。

在回忆录中他们说,八十多岁的乾隆皇帝步伐稳健,动作敏捷,像是只有五十多岁,举止高贵和蔼,一望而知十分善解人意。

在一系列长长的接见之后,终于轮到英国人了。

马戛尔尼递上了乔治三世的国书,老皇帝却对跟在后面给马戛尔尼拖衣服后摆的英国儿童亚当斯·斯当东产生了兴趣。他和蔼地把这个可爱的孩子叫到跟前,和他交谈,因为这孩子在前来中国的漫长路途中学会了一些中国话。乾隆对孩子得体的回答非常满意,他亲手解下自己腰间的荷包赐给了这个儿童。

皇帝在典礼之后看了礼品单,他对英国人一点也不谦虚的语气感到不满,觉得很可笑。

后来,乾隆亲自查看了这些礼品,这位八十多岁的大皇帝指着这些礼品笑着对大臣们说:“这些可以给小孩子当玩具。”这些礼品从此一直被扔在圆明园的宫殿之中不再有人过问,直到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时,发现它们还原封不动地尘封在那里。

半个月之后,乾隆给英王回了信,断然拒绝了这个蕞尔小国和中国建立平等外交关系的请求,他指出,这不符合清朝惯例,因此是可笑的请求。他并且嘱咐英王要“善体朕意,益励款诚”,永远恭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戛尔尼无比失望地离开了中国,他万万没想到他会得到这样的结果。不过在回去的路上他仔细观察了中国的军队,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一百五十年内没有沉没。只需几艘三桅战舰,中国就会分崩离析。一个民族不进则退。

三、鸦片战争的祸根早已种下

在这次短暂的毫无结果的相遇之后,东西方这两大强国擦肩而过。两个国家都按自己的步伐继续走自己的路,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英国的火炮威力不断提高,而中国则依旧按自己的方式运转。继承帝位的嘉庆和道光的施政方针都是守成,即严守列祖列宗的成法,不越藩篱一步。原因很简单,历史上不可能出现比他们光荣的祖先更伟大的治绩了,后代的任务是竭尽全力去学习前辈,哪怕只能学到万分之一呢。中国和西方的文明差距越来越大,中国人依然按照几千年前的方式去思考,而西方人早已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学科科学化、系统化,由此释放出来的智力力量注定要摧毁整个旧世界。

18世纪最后一年,嘉庆皇帝在一道谕旨里谈到了他对对外贸易的看法,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已经大大落后于世界形势:

向闻西洋载货远来,一船之货,所值百十万,皆在内地销售,是以中国之银两因此虚耗者不少。即如钟表一项,岛人以铜铁数星,巧取中国之银数千数百;玻璃一项,不过土中取液煎熬而成,一窗一屏,亦有数千数百之值,此其明验也。以有用易无用,舍本逐末,暗损中国元气,所关甚大。

在嘉庆皇帝的头脑里,钟表的价值应是按所含的金属重量来衡量,而玻璃应与沙土等值或者差不多。这些东西是没用的,有用的只有一个,粮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大概都以为鸦片战争失败的责任应该算在乾隆的孙子道光帝头上,子孙的无能不应抹杀祖先的伟大。可是也许很少有人知道,乾隆皇帝和鸦片战争也有那么一点意味深长的关系。

在马戛尔尼觐见乾隆四十七年后的1840年4月7日,当年为马戛尔尼拖衣服后摆,受到乾隆皇帝接见并得赐一个荷包的儿童斯当东已经是五十九岁的受人尊敬的英国下院议员。他在英国下院慷慨陈词:

尽管令人遗憾,但我还是认为这场战争是正义的,而且是必要的。这个公认为对中国了解最深的人的发言起了决定性作用,推动议会以仅多五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对中国动武的决定。

平心而论,吞下了鸦片战争苦果的道光皇帝并不是一个太差劲的皇帝。他继承了爱新觉罗家族的高智商,少年时期就头角峥嵘,受到祖父乾隆的注意。

十岁时,乾隆皇帝带着他外出围猎,小小年纪的道光大显身手,引弓放箭,一举中鹿,令乾隆欣喜不已,连连作诗,表示国家后继有人。他学业优秀,性格坚毅,刚刚成年就被父亲秘定为继承人。

继位之后的道光把他的政治目标定位为“守成”,要守住伟大祖先留下来的祖业。

他和父祖们一样地勤奋,一样地自律,一样地通晓典籍,他甚至还是历史上最为节俭的皇帝,可是这些都不能避免国家民族的奇耻大辱落到他的头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克虏伯大炮带来的连连重创,使他终于不得不从经典中抬起头,试图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因为和大英帝国作战已经两年,道光皇帝突然发现自己对敌手一无所知。

1842年3月,道光皇帝发出了一道长长的上谕,在这道上谕里,道光皇帝向他的大臣们一口气提了十九个问题:

英国到底在什么地方,它离中国有多远?
从英国到中国,需要经过几个国家?
这次跟着英国来的大小吕宋等国,和英国是什么关系?
听说英国女王才二十多岁,何以被推为一国之主?
该女王结没结婚?如果结婚,她丈夫是什么地方人,在哪个国家任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半个月之后,即四月六日,台湾镇总兵洪达阿又上奏捉获英军俘虏多人。道光帝又给洪达阿开列了一串问题,令其逐层密讯,翻译出明确的供词,据实回奏。这些问题包括:

  • 英国有多大?
  • 英国的属国共有多少?
  • 英国至新疆的南疆,有没有陆路可通?
  • 英国和南疆地区有没有往来?
  • 俄国是否与英国接壤?

道光提出的这些问题,固然反映了他对外国情形的茫然无知,也说明了他开始想了解外部世界的迫切心情。

这些问题包括了政治、军事、交通、经济等诸多方面,反映了他渴望了解新世界的一种心态,这足以表明道光头脑中固有的天朝尽善尽美的神话开始发生动摇。

作为大清皇帝,道光提出这些问题真的是很弱智,但我们至少发现,他已经不像他的祖父乾隆和父亲嘉庆那样固执了。

道理很简单,因为他挨了揍就会长记性,这一点是亘古不变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