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宝子们,吃了么您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喽宝子们,吃了么您内!

我是你们的妙黛呀!

今天看到一条无比震惊又意料之中的新闻,

震惊是因为太扯淡,意料之中是因为它发生在我的老家,很正常。

真实事件远比小说要荒诞离奇,但是也有值得我们思考的部分。

——写在前面

很荣幸,我生活在很多封建离奇新闻的发源地——华北平原地区。

像什么“配阴亲”“祖坟执念”“吃绝户”“重男轻女”我们这都是高发地。

最近听说了一个新词,叫做“一日亲”,说白了就是雇一个女人结婚,不领证不洞房,结一天婚就算成家了。

看起来是一个新词,实际上只不过是“祖坟执念”的另一种说法。

在华北平原的一些农村,存在着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习俗:光棍无法入祖坟。

按照当地的说法,如果一个男人是光棍,他入了祖坟会使得家族代代出现光棍的命运。

这个古老的习俗已经延续了数百年,甚至更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往往采取的方法是——配阴亲。也就是找一个同样死了的女性,来组成“阴亲”。

别小看“阴亲”,死者男方家庭也要给死者女方家庭十几万的彩礼,也要有一系列的复杂手续和流程。

你可以说是女性的最后一点价值被压榨,也可以说男性为了自己的“祖坟执念”甘愿掏钱。

但是,近年来一些男性想到了新的办法——一日婚。

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男性对于祖坟的执念和过度重视,这种执念使得一些男性陷入了一种狭隘的传统观念和心理困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日婚背后的光棍困境

宋大志是一个老光棍,他一直因为憨厚老实、贫穷的性格和家境的限制而在婚姻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不再想着娶媳妇、生儿子的事,而是开始担心自己无法入祖坟的命运。

在当地和周边农村,光棍入祖坟被视为家族的耻辱和不祥之事。

这种观念导致了社会对光棍的歧视和排斥,使得光棍们感到无法融入社会,缺乏归属感和自尊心。

为了摆脱这种社会压力和追求自己的“入祖坟”目标,一些男性选择了一日婚的方式。

一日婚是有价格的,宋大志的“新娘”,价格是3600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还要给中介1000红包,以及伴娘伴郎几百块的红包。当然,伴娘伴郎也是专业演员。

至于新娘是谁,长什么模样,并不重要。

“反正就办一天的事,是女的就行”。

来接亲的是宋大志的表弟,同样是一名老光棍。

他连身像样的衣服都懒得换,穿着“史凡利复合肥”的T恤,浑身泥垢污点,就成了接亲人。

他们只追求形式上的婚姻仪式,至于什么是婚姻的意义,什么是人生的价值,这些通通不在他们考虑的范畴。

进祖坟,才是最大的事,进祖坟,才能“死了之后不受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这种祖坟执念的心理和观念,让男性被社会所定义的传统观念束缚,无法自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幸福取向。

生儿子传宗接代,生儿子死了之后坟头草有人拔,死了之后要“有脸”见列祖列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占便宜的女性,被剥削的女性

“新娘子”坐上婚车,接亲人问她紧张吗。

新娘子一脸不耐烦:你要是一个月结几次婚,你也不紧张。

这位不紧张的新娘子叫田丽丽,她每个月都要接几次这样的工作。

当一日婚刚刚流行的时候,“媒人门”是又乐又急。

乐的是她们看到了巨大的农村市场,急的是找不到女孩愿意干这个差事。

经过多番碰壁与试探,她们终于盯准了一个行业:按摩行业。她们不从事色情交易,又往往是外地人,对于面子什么的也不是很在意,而且缺钱。

宋大志的表弟接亲的时候,在按摩店外还在酸酸地笑:呦呵,还真是个小姐。

虽然田丽丽的媒人再三强调,她不是“那种”行业的,可是没有人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有人觉得,这些女的简直捡了大便宜。

只要是性别女,就能日薪3600,简直是拎B入住,日进斗金。

但实际上,在一日婚的背后,女性被当作了一种工具,只是为了满足男性的需求而存在。

她们被物化,被当成一个物件来看待,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女性没有尊严,也不会被平等对待。

这一天,他们把你当座上客,因为你还有“物”的价值。

明天,他们就能冲你吐口水,叫你一声“B子”“小姐”。

在这份“祖坟执念”中,没有谁是赢家,大家都是封建车轮下碾压的蚂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祖坟执念,到底有多重要?

我作为生在华北平原农村的女孩,这种执念早就见怪不怪。

如果我问我爸爸,为什么要重男轻女?

他会给我举出一堆例子,90%以上都和丧事有关。

没有儿子灵棚里都没有人哭,没有人给忙活事,村上的人都看不起……

身体走出农村多年,灵魂却被钉在了农村。

哪怕是和我同龄的,90年左右的男性,大多都有生儿子执念。

因为没有儿子,就断子绝孙了,就会被叫做绝户。

在丧事上,没人给抬棺材,没有人给拔坟头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对祖坟的执念和过度重视,实际上是建立在——剥削着自己的人生意义,也压榨着孩子的人生选择。

当然,我们尊重有些人对于祖坟的信仰与崇敬,非常尊敬。

这种观念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中,认为入祖坟可以保证灵魂得到安宁和重生。

有这种信仰,期待家庭和顺,人丁圆满,也是好的。

只不过,当这种执念开始变形,开始出现“一日婚”的形式时,难道不该思考其中的糟粕吗?

很想问一句:

您对祖宗这么尊敬,不觉得一日婚是在欺骗老祖宗吗?

您对祖坟这么执念,是因为将来有儿子给您上坟的时候,您能从棺材里跳出来吗?

我这个人大逆不道,总是说些“背叛祖宗”的话。

因为我根本不信那些身后事,我只信活着。

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一个人只有充分活着,才能不怕死,才能没有什么祖坟执念。

越是没有活充分,没有活舒展,没有活出价值的人,越是害怕死。

如果真的担心自己死了之后没人管,签个遗体捐赠协议,把遗体捐给国家吧,一副躯体而已。

接下来是妙黛的恰饭时间~

如果喜欢妙黛的文字,欢迎订购妙黛的书,里面写满了人生、婚姻、教育的悲欢。

还有我最近很喜欢的一款口红,是我喜欢的那种雾感,而且不沾杯哦!

如果想听妙黛讲课,《从女儿到母亲,女性如何突破原生家庭》欢迎你订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