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言

首先要感谢Chiphell论坛和华硕官方举办的这次“华硕B760影袭者主板装机秀”活动,感谢轮大和厂家的信任,很荣幸能入选参加本次装机活动。
此次装机使用了华硕自家的TUF GAMING B760M-BTF WIFI D4 影袭者主板与黑色追影机箱。华硕 TUF GAMING B760M-BTF WIFI D4 影袭者主板作为首款华硕出品的背插主板,由知名UP主装机猿参与设计,开创性将主板接口移至背后,提升颜值和DIY体验,主板采用12+1供电模组,支持DDR4内存,支持PCIe 5.0 x16,支持WiFi6和2.5G LAN,带有3条M.2 SSD插槽和4个SATA接口,性价比极高。华硕追影机箱为M-ATX规格,尺寸为220 mm × 430mm × 465mm,采用0.8mm加强型SECC钢材,前部、顶部、底部均做了Mesh网板设计,提升通风能力,机箱支持支持M-ATX、ITX规格主板,支持背插主板(M-ATX、YTX),可以战未来,硬件支持方面CPU散热器限高165mm、显卡限长380mm、电源限长210mm,机箱前部和顶部支持360水冷,尾部支持12cm风扇,2个3.5寸/2.5寸硬盘位和1个2.5寸硬盘位,背部理线净空33mm,可以说是一款兼容性极强的机箱,能安装各种高端硬件。
其他硬件方面,电源选用了华硕 ROG STRIX 雷鹰 AURA 1000W金牌全模组电源,铝制外壳散热更好,支持原生PCIe 5.0接口和ATX 3.0规格,带有10年质保;散热器为华硕 ROG RYUO 龙王3代 360 ARGB,采用最新的Asetek 8代水泵方案,散热效能更强,冷头采用了一块AniMe Matrix LED阵列显示屏,能进行自定义画面设置,玩法多样,带有6年质保;内存方面选用了宇瞻暗黑女神 NOX,三星B-die颗粒,支持XMP一键超频,宽大的导光带设计带来柔和有质感的灯效;固态硬盘选用了PCIe 4.0 弈 2TB,采用长江存储Xtacking 3.0架构新一代TLC闪存颗粒,连续读取速度最高达7450MB/s,连续写入速度最高达6500MB/s,性价比也不错;机箱风扇来自追风者新推出的D30-120,免线拼装设计,采用30mm厚型风扇,支持ARGB神光同步。

配置清单:
处理器:英特尔 i5-13600K
主板:华硕 TUF GAMING B760M-BTF WIFI D4 影袭者
内存:宇瞻 暗黑女神 NOX DDR4 3600 8GB × 4
显卡:影驰 GeForce RTX 4090 金属大师 OC
固态硬盘:光威 PCIe 4.0 弈 2TB
散热器:华硕 ROG RYUO 龙王3代 360 ARGB
风扇:追风者 D30-120 × 7
电源:华硕 ROG STRIX 雷鹰 AURA 1000W
机箱:华硕 追影 A21 暗影黑

整机展示

机箱正面,Mesh网板露出风扇灯效,灯光统一成橙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机箱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角度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板侧一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侧后方视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面板及风扇灯效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部件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王3冷头LED灯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ROG logo点阵显示,当然也可以显示ROG 专属动画内容、核心系统状态,以及自定义的动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存灯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顶部导光带非常宽大,导光效果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60冷排安装在机箱顶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扇灯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冷管走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机箱尾部的排风风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板接口保护罩及散热装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卡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卡背面,采用了金属材质的背板,质感非常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卡前部的对流穿透设计,能迅速带走热量,提升散热效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卡供电走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机箱电源仓上的显卡供电线走线孔设计,非常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使用了显卡支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管上的魔术扣,梳理效果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机箱前部风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灯效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通电时主板侧一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移除左右侧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5°视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线侧,主板背面的开孔区域,可以看到背插接口设计装机插拔线缆非常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线细节,经过梳理效果非常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源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部的硬盘安装支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线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桌面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配件展示

华硕 TUF GAMING B760M-BTF WIFI D4 影袭者 主板,属于TUF GAMING电竞特工系列,装机猿参与设计,开创性将主板接口移至背后,颜值爆棚,DIY体验倍增,小白装机轻松上手。代号BtF,表明了华硕以玩家需求为本,背置接口设计(Back)将成为引领(to)未来DIY(Furture)的新风向。同时BtF也是“Beautiful”的缩写,寓意着带给用户更加整洁、美观的装机效果。包装方面延续了TUF系列的风格,采用黑色包装,正面中间为主板照片及产品型号,左上角为华硕logo及宣传标语,底部为支持特效的各种图标,右下角有电竞特工的logo和中文字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装背面,上方为主板型号TUF GAMING B760M-BTF WIFI D4 影袭者,中间为主板照片,左右两侧分别介绍了背板I/O接口、USB、无线网络与蓝牙、电竞特工音效、处理器、芯片组、内存、网络、存储、扩展插槽等规格参数及特性,下方用图片展示了支持PCI Express 5.0、USB 3.2 Gen 2x2 Type-C接口、背置接口、双向AI降噪特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附件部分,包括产品说明书、TUF主题贴纸、TUF产品宣传卡、SATA数据线、M.2螺丝、WiFi天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板正面,整体延续了TUF B760 重炮手的规格和布局,唯一的区别是将正面的各种接口移到主板背面,主板尺寸为标准M-ATX规格,24.4 cm × 24.4 cm。主板正面覆盖了大面积的散热装甲,以黑色为主并用黄色标识加以点缀,标准的TUF设计风格,布局规整,颜值在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板背面,布局规整,各种背置接口布置在主板边缘(常规正面接口的位置背面),并增加了一条PCIe 4.0规格的M.2接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UF风格的接口保护罩及散热装甲,左侧有MISSION的黄色字样,突出了TUF主题,超大VRM散热装甲覆盖了CPU供电的电感区域,能提供高效的散热能力,保障运行时的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PU接口保护罩上带有TUF GAMING字样,主题感拉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盖板后,可以看到LGA 1700针脚非常密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供电部分,采用12+1 DrMOS供电模组,将High/Low side(上桥与下桥)两种MOSFET及驱动IC整合于单一封装中,体积小、效率高、散热好,能为第13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提供强劲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散热装甲表面采用了拉丝工艺增加质感,格栅布置增大了散热面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规的CPU供电接口位置,可以看到为8Pin+4Pin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条DDR4内存插槽,最高支持DDR4 5333(OC),OptiMen II至高128GB 内存容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规的主板24Pin供电接口位置,前置的USB 3.2接口组位于主板侧边中部位置,包含一组USB 3.2 Gen1 19Pin接口和一个USB 3.2 Gen2 Type-C接口,接口背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板下半部分,芯片组和M.2部分都采用了散热装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芯片组散热片,上面可有TUF logo,下方为TUF GAMING的黄色字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卡插槽支持PCIe 5.0 x16,并采用金属包边加固,下方还有一条PCIe 4.0 x1和一条PCIe 4.0 x16 (max @x4)插槽,方便进行扩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面的M.2接口覆盖了高品质的散热片,表面为拉丝工艺处理,并印刷有图案,能保证运行时的低温,疾速传输时不掉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面的两个M.2 SSD插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集成声卡部分,采用Realtek ALC 897音频芯片和高品质音频电容,并带有音频隔离线,支持7.1环绕声和DTS音效定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板底部常规接口位置均采用背置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板背面,CPU插槽底座左侧有各种认证标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板背面PCB上印刷有TUF logo和TUF GAMING字样,增加了主板背面的颜值,PCB表面处理十分干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Pin+4Pin CPU供电接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扇、水泵、A-RGB接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板24Pin供电接口,左侧分别是USB 3.2 Gen1 19Pin接口和USB 3.2 Gen2 Type-C接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个SATA 6Gb/s 接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的跳线接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UF log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板背面的M.2 SSD插槽,支持PCIe 4.0 x4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集成声卡部分的隔离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供电部分背面的PCB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板接口方面,包括1个DisplayPort、1个HDMI、1个Clear CMOS 按键、4个USB 2.0 Type-A接口、1个USB 3.2 Gen 2x2 接口 (1 x USB Type-C)、2个USB 3.2 Gen 2 接口 (1 x Type-A, 1 x USB Type-C)、3个USB 3.2 Gen 1 接口 (2 x Type-A, 1 x USB Type-C)、1个1 x Wi-Fi 模块接口、1个Realtek 2.5G 网口、3个3.5mm音频插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特尔 i5-13600K。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存选用了两套宇瞻 暗黑女神 NOX DDR4 3600 8GB × 2,总共4条,插满效果应该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条内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宇瞻 暗黑女神 NOX采用黑色磨砂质感的散热马甲,顶部为宽大的导光带,导光带正面有NOX字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散热马甲中间靠下位置有宇瞻logo,两侧有设计条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摆拍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面贴有铭牌贴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存顶部宽大的导光带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威 PCIe 4.0 弈 2TB,采用白色包装,正面为产品照片,左上角有光威logo,右上角为英文字样的弈系列,并标注了PCIe 4.0规格,支持NVMe 1.4,采用3D NAND闪存,采用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容物,包括内盒固定的SSD、产品说明书、螺丝刀及安装螺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SD正面,贴有铭牌贴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SD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装CPU。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装内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装SS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驰 GeForce RTX 4090 金属大师 OC,金属大师系列标准的金属灰色外壳搭配黑色风扇,显卡体积非常巨大,达到了352 × 153 × 69 mm。一体铸铝合金上盖,表面采用了不规格线条,工艺方面包括CNC高光亮边、金属拉丝、雾面等,质感十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卡背面,采用全金属背板,表面采用了金属拉丝工艺,前部采用贯穿风道设计,方便通风,提升散热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卡立起来的效果,可以看到显卡较厚,达到了3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卡顶部,左侧印有GEFORCE RTX信仰文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右侧是影驰的英文log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Pin 12VHPWR供电接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扇中间有影驰金属大师的系列logo,一个“M”图案,采用11片静霜扇叶的102mm风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盖边缘的设计,采用采用不规则的线条,有CNC高光亮边、金属拉丝、雾面等工艺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板细节,整体采用了金属拉丝,质感极强,表面还有线条点缀增加设计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板上同样印刷有GEFORCE RTX字样和金属大师系列log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部的贯穿开孔,保障机箱风道,提升散热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卡侧面一览,透过开孔可以看到内部的散热鳍片和热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驰 GeForce RTX 4090 金属大师 OC 散热系统采用的是4*Φ8mm+4*Φ6mm镀镍复合热管、大面积高效能均热板和鳍片,散热性能强悍,从开孔就能看到散热规模巨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口部分,包括3个DP 1.4a和1个HDMI 2.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卡前部,可以看到上盖已经将前部包裹,与背板采用联动设计,增加显卡的防护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性能测试
CPU-Z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板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存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用三星B-die颗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卡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PU-Z跑分测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GPU-Z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inebench R23 测试结果,CPU多核为23042 pt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inebench R23 测试结果,CPU单核为1978 pt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inebench R20 测试结果,CPU多核为8784 pt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IDA64 内存性能测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SD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SD性能测试,光威这块PCIe 4.0 SSD性能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得分38826,显卡得分4679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DMark Time Spy 得分31681,显卡得分3747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DMark Port Royal 得分为259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DMark CPU Profile 跑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鲁大师配置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鲁大师娱乐跑分,2970452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IDA64 FPU 拷机测试,i5-13600K P核 5.0Hz,E核3.9GHz,测试10分钟。
CPU P核 核心平均温度:77℃ 78℃ 80℃ 83℃ 77℃ 83℃。
CPU E核 核心平均温度:69℃ 69℃ 68℃ 69℃ 73℃ 72℃ 72℃ 7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使用Furmark显卡进行测试,满载下测试10分钟,温度最高为6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就是此次装机的全部内容了,文中表述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问题可相互交流,感谢您的阅览。最后再次感谢Chiphell论坛和华硕合办的此次装机活动,希望Chiphell论坛越来越好,也希望华硕继续给玩家带来高质量的创新DIY硬件。

全文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