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早上5点多,东边的天际刚刚亮起“鱼肚白”,洪加春和同宿舍的三个工友们就在闹铃声中醒来。洗漱完毕,大家一起去隔壁的工地食堂吃早餐。6点整,天气还不算太热,伴有丝丝的阵风,他和工友们准时踏进震川路南侧、白马泾路西侧的建筑工地,开始一上午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4岁的洪加春,是昆山市经协建筑装潢有限责任公司的泥瓦工,来自盐城市建湖县,从事建筑行业20多年的他,是公司泥瓦工中的“老法师”了。洪加春所在的工地,是拆迁安置小区——金玉园的二期工程,拟于明年交付使用,两栋11层楼、两栋25层楼,四栋拔地而起的高楼主体框架已经完成。当天洪加春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室内二次结构的混凝土浇筑,还有一部分砌墙工作。在3号楼的9楼,相对狭小的室内,他用一只金属桶舀满拌好的混凝土,用力攀上梯子,再小心翼翼地把混凝土倒入预先支好的立柱木模板内。“这个环节看起来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可是倾倒的时候,手要稳得住,速度要均匀,控制不好会形成气泡、孔洞,那就会给成型后的混凝土立柱埋下质量隐患。”他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滴,向记者解释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午9点,气温逐渐升高,没风的时候,狭窄的水泥隔间里特别闷热,空手站着的记者衣裤都不知不觉汗湿了,工人们额头滴落的汗珠越来越密集。此时,洪加春已经完成10个立方的混凝土浇筑,这是全天一半的工作量。他和工友们来到工地门口搭设的凉亭歇会儿,脱下安全帽,解开安全马甲,让汗流浃背的身体透透气,举起冰凉的盐汽水“咕咚咕咚”大口灌下去。“公司给我们配足了盐汽水、纯净水、大麦茶,还有清凉油、风油精。”他扔掉手里的空瓶子说,“保证身体水分是防暑头等大事,这些天太阳越来越厉害,中午下午身上汗都没干过,我一天能喝掉四五升水。”

短暂休息后,重新回到工地,洪加春还要完成一部分砌墙任务。作为房间隔断墙用的灰白色砌块砖,六十公分长,二十公分宽和高,一块砖近三十斤重。牢牢抓起沉重的大砖,稳稳地摆在墙上,再用瓦刀刮起泥灰均匀涂抹在砖面上,比照着激光水平仪射出的绿色光线,细心地调整了砖的横平竖直。他说:“砌墙是工地上的技术活,横向和纵向都要平直到位,忙归忙、快归快,标准误差不能超过3到5毫米,要不墙就砌歪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午10点,阳光越来越热辣,洪加春和工友们下班了。根据市住建部门的部署,昆山市经协建筑装潢有限责任公司对夏季的施工安全特别用心,为了避开高温下干活的中暑危险,从六月底就开始实行错峰施工。“上午6点开工到10点就休息,然后,11点吃午饭,午休可以好好的休息两个小时,到下午2点干活到傍晚6点。”工作的间隙,洪加春对记者说,“现在吃得好睡得好,宿舍都有空调吹,有这么好的条件,我们只想着把手里的活干得漂漂亮亮,让动迁老百姓能住上漂漂亮亮的好房子。”

融媒体记者 | 许晓明

供图 | 陆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