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交楼”被写入中央政治局会议内容中,已经近一年时间了。
这一年里,从中央到各级地方,都在不断开会强调这三个字的意义——不仅是稳定购房者信心的关键,更关系国计民生。
尤其今年上半年,市场短暂的小阳春后,复苏势头未能持续,房地产企业风险仍在深化,退市、债务违约、逾期交付、停工缓建等问题依然在发生。
作为楼市底层逻辑的“保交楼”,更是面临只可加强不可松懈的重托。
而头部房企,是这项任务里关键的压舱石。
房企:完善交付体系
把“保交付”作为重中之重
近期,亿翰智库发布了今年上半年中国典型房企交付业绩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整体来看,头部企业仍然是“保交楼”的主力——TOP5房企的交付套数均超过10万套,占TOP50房企整体交付量的36.38%,TPO10房企的交付套数超过整体的一半。
交付业绩报告显示,碧桂园、万科、融创位居前三。
其中碧桂园交付套数为27.8万套,累计交付面积3438万平方米,在交付量上稳居行业第一,且远超第二名(12.8万套)和第三名(11.7万套)的交付总和,占据TOP50房企上半年总交付量的13.7%,大幅领先同行。
一些出险房企也在力保交付,恢复自己的市场信誉。例如,绿地集团交付10万套,旭辉集团交付5.5万套,阳光城交付均超4万套,佳兆业集团交付2.1万套,中国奥园交付1.9万套。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霄认为,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房企交付情况表现不错,较去年有明显改善。
据了解,为了提高交付效率,今年不少头部企业都在从工程把关、交付流程标准化等多方面完善自己的交付体系。
交付量最大的碧桂园,早就已经从风险管控、品质标准、过程管控、服务跟进等多个维度,形成一套覆盖交付前、中、后全周期的标准化动作流程,持续提升基础产品力,全力以赴保交楼。
2023年,碧桂园实施强基行动3.0,进一步强化工程管理体系,完善技术标准体系。精细、完善的工程管理要求贯彻在前置策划、样板先行、技术交底、举牌验收、承接查验、维保修管理等全过程。
其中,样板先行,是指实行样板分级管理制度,户内、园林、外立面、地下室、屋面等五大交付样板必须通过项目、区域现场验收。
举牌验收是指主要工序施工完成进入下一道工序前,由甲方、监理、施工单位及班组对工序施工质量共同进行验收,质量合格符合验收标准后,由验收责任人共同进行举牌验收,方可开始下一工序。
另外,还有领导一线督查、现场经验交流等,固化管理行为、狠抓关键工序、使动作标准化,确保房屋的基础产品力。
除了项目层面的自检,碧桂园集团层面,还建立了全周期质量检查体系——通过工程巡检,交付评估,飞检、综合巡检制度,对所有区域实行季度全覆盖的工程巡检,从土建工程、装修工程、机电工程、实测实量等多维度,确保施工品质和施工安全,规范现场管控。
据了解,2023年上半年,碧桂园累计工程巡检645个批次,碧桂园区域总走访工地1364次。
为了增强品质公信力,在项目正式交付前,碧桂园还会聘请第三方对所有交付批次开展交付评估工作,结合业主敏感点,对户内、公区、外立面、园建绿化设置了800余个检查项。交付评估成绩不达标的不允许交付。
2023年上半年,碧桂园累计交付评估592个批次(部分项目2022年已完成交付评估),交付评估一次性通过率达92%。
而碧桂园的业主们,同样能参与到“交付监工”中——碧桂园全国各项目会不定期举办工地开放日活动,邀请业主提前走进项目,了解项目进展。同时,部分项目开展常态化工地直播,邀请业主“云监工”,随时随地关注工程进度。
在交付前,项目会面向业主举办预验收、云验收活动,征集业主的意见并及时反馈。凭借专业的“快修队”,收房过程中出现的需求,基本能做到“当天发现、当天整改”
而交付后,碧桂园还会持续开展客户定期回访、满意度调查等一系列工作,用真实的反馈提升客户服务。
监管:持续出台支持政策
保预期稳民生
交付不是一个孤立的节点,保交付也不仅仅靠企业的努力就可实现。
“保交付”数字转好的背后,政策和地方,以及金融端的扶持功不可没。
中央层面,2022年7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保交楼”也首次写入政治局会议文件;9月份,全国2000亿元专项借款资金启动,“保交楼”资金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11月份,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金融16条”,明确指出要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同月,央行推出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房企的信贷、债券和股权融资“三箭齐发”;12月15日,包括“保交楼”在内的“三保”被首次写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而地方层面,去年下半年就有近40个省市出台保交楼举措。5月以来,包括福建、广州在内的多省会、城市,密集举行专题会议、出台政策,加强房地产项目预售资金监管,内容涉及专户管理、建立预售资金移动预警机制等。
2023年7月10日晚间,央行和金融监管总局宣布,将去年一系列政策中的“王炸”政策——“金融16条”有关政策有适用期限的,将适用期限统一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
这两条延期的政策,一是对于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在保证债权安全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与房地产企业基于商业性原则自主协商,积极通过存量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促进项目完工交付。2024年12月31日前到期的,可以允许超出原规定多展期1年,可不调整贷款分类,报送征信系统的贷款分类与之保持一致。
二是对于商业银行按照《通知》要求,2024年12月31日前向专项借款支持项目发放的配套融资,在贷款期限内不下调风险分类;对债务新老划断后的承贷主体按照合格借款主体管理。对于新发放的配套融资形成不良的,相关机构和人员已尽职的,可予免责。
总结来说,就是房企的存量债务可延期,并鼓励商业银行继续为“保交楼”发放专项借款配套融资。
在业内人士看来,两条政策的延期,有助于促进项目完工交付,在保交楼的同时,也有助于修复市场预期。
亿翰智库在研报中预计,“保交楼”工作仍然是国家和社会的关注焦点,随着2023年国家更多相关政策落地,支持“保交楼”的工作会顺利进行,整体的交付情况将呈现出边际向好的趋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