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了桃花坞的海边喊话环节,徐志胜和鸟鸟的部分,真的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讲述了两个青春时期的故事,涉及到安全感、友情以及自我认知等方面,这也让我想起了这几个月发生的许多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志胜为自己的青春道歉。因为小时候,他缺乏安全感,害怕与群体脱离。当大家一起走路时,他的鞋带散了也不敢停下来系上,因为他不相信有人会停下来等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志胜说,他的青春就像一双散了鞋带的鞋子,小心翼翼地在别人的目光中度过。
但现在,他过得很好。不仅学会了如何在三秒内系上鞋带,还拥有了一群愿意停下来等他系鞋带的好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胜说,希望自己可以挺住。因为身边有很多朋友的鞋带也散了,他愿意一点一点地帮他们系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说:也挺真实的,我就是真的鞋带老散,后面发现真的人跟人不一样,有人原因提醒你并等待你系鞋带,但也一部分人提醒你但是不等你系鞋带,还有一部分人甚至希望你被自己鞋带绊倒,后面我学会了,首先找安 全的地方,慢慢的系鞋带,不愿意等的就让他走吧,愿意等的赶也赶不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网友说:我可能真的不理解就是不自信的人,就我交朋友就是一起玩,一起开心,给不了我这部分情绪价值我就不玩。我从来不反思我哪做的不对,如果有朋友觉得我不好,不跟我玩了我,我也只是觉得正常,因为我不是人 民币。我也不怕没有朋友,我自己就能自洽。不过可能比较幸运,到哪从来没缺过朋友,大家对我倒都还行,包容度也高。
马克·吐温曾说过:在寻找同类时,你应该问自己,是要加入哪个群体?和哪些人合群?在猫咪的世界里,老鼠也有罪。你总是担心别人对你的看法,但鹰从来不在乎一只小鸟的意见。你无需迎合群体,只要做好你自己就足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鸟鸟想要向初中时的同学道歉。当时,鸟鸟所在的班级流行起一种“游戏”,大家都躲避着一位女生,为了避免争议,鸟鸟也不知不觉地回避了与她接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说:鸟鸟说的太感同身受了,我初中班上有个女生龅牙口齿不清,加上学习不好,班上很多男生都欺负她,把她的书扔地上,故意说谁谁谁喜欢她,更过分的是,他们约定谁只要正眼看了她哪怕是不小心看到,都要轻扇自己一巴掌。后来那个女生转学了,每次想起她我都觉得要是我当时勇敢一点就好了,虽然可能改变不了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网友说:我也是那个被故意孤立的对象,一个办公室7个人,6个人孤立我一个,拉小群骂我,其中一个女生有一次被人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她说,从众心理,刚开始发现有人孤立她,就慢慢的也加入其中,不想被其他人排挤,于是加入了孤立我的队伍。

也有网友说:我就不一样了,之前进公司发现一个女生被另外四个女生孤立,我不惧众人眼光站在了她身边,等大家后来关系缓和之后,她把我给卖了...从此之后我放下了职场助人情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这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的事情。有时候,我们觉得只要不主动参与,保持沉默就好了。

然而事实上,沉默虽然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但当有人遭受苦难时,沉默也是软弱的表现。

鸟鸟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倾向于将自己当时软弱的选择合理化,将其归因于环境的逼迫、无法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