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会为年少不可得之物困扰一生,又终会因一物一事而解终生之惑。

你会不会认为自己的存在没什么价值?把生活也过得一团糟,虽然也会有人夸你心地不错,并且认为你是一个很不错的朋友,但是你依旧会觉得自己这一生,什么事情都没干成。一切想法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人生从来就是一个“自证预言”,我们一直都在按照着自己划定的目标前进而已。

所有人都对你不友好,这到底是谁的错

所有人都对你不友好,这到底是谁的错

“我小时候父母就经常批评我”,我的一个朋友小欧,跟我哭诉着,“我跟他们说打算换一份工作创业,他们坚决阻止我,我没听他们的话,他们就开始斥责我,说我幼稚、讨厌,并且表示不想再看到我了,把我赶出家门,我就是想从事一份自己的喜欢的工作,为什么他们要这样伤害我,我真的做错了吗?”听完小欧的话,深刻感觉到了父子两辈的思想差异,一个求生存,一个求自我。当务之急还是优先解决问题,于是我把他父母可能担忧的问题都问了他一遍,创业有风险,如果失败了,你能承受住失败带来的结果吗?你的初步规划是什么?原工作真的让你无法接受吗?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一番尖锐地提问,小欧依旧很坚定自己创业的决心,我很欣慰,毕竟除了身体健康和自身才能之外,勇气就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了。然后我告诉了他,凡事不能一蹴而就,沟通需要耐心,第一次沟通父母难免没有心理准备所以才会如此,既然你已经有创业重新开始的勇气,那么你也要有面对父母不解和怒火的勇气。一次失败就两次,两次失败就三次,把你父母不能理解的地方跟他们解释清楚,沟通到最后,即使父母和自己的价值观不一致,但如果他们知道你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而做出的决定,他们最终会支持你的,因为你父母的目的很明确,即让孩子得开心幸福。

同样的事情,不同人做不同选择

小欧的事情给了我很多感触,很多人都渴望获得他人理解,如果没有达到预期,他们就会感觉愤怒,而后又感觉到悲伤。所以这件事情到底是谁的问题,父母还是小欧,估计有点为难,双方似乎都没错,确实辩论对错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小欧这种行为模式却值得深究一番,同样事情如果发生在其他人身上会怎样,如果小欧是属于自我悲伤型的,那么他人很有可能会跟父母叫板,当父母把他赶出家门的时候估计他也会直接说出跟父母一刀两断的话,然后自顾自地创去了,也有可能会在父母强烈反对的态度下屈服现实,认为自己确实没能力选择一份新的工作。

为什么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行为?如果这件事落在你身上,你会做出什么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命运在很早以前就被书写

命运在很早以前就被书写

正常情况下,婴幼儿时期,孩子所有的行为都会引起父母的注意或某些行为,并且孩子是无法离开大人独自生存的,为了能让自己更好的活下去,孩子会根据自身经验调整的自己的行为应付大人对其作出的各种反应,所以这段时期,大人的所作所为会给孩子带来深远影响。

面对哭闹的孩子,父母第一反应就是爱和安抚,但有些父母认为会骄纵孩子,所以也会表现得很严厉。这段时间父母对子女可谓是拥有绝对控制权,他们可以爱护孩子,也可以选择打骂、虐待或抛弃。你能拥有怎样的父母就跟买彩票差不多。正常父母会尽最大的努力养育孩子长大成人,很少父母会刻意伤害孩子,所以父母会倾其所有把自己的思想和三观传授给孩子,所以孩子除了接受父母的思想以外,必须学会如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融合父母的观点,防止由此带来的不利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是仁慈的独裁者

如果一个人确实处于弱者的地位,就必须学会顺从压迫着,不然可能无法生存下去,所以在小时候我们都会学习如何顺从父母的教导,尽力获得家长的认可,取悦他们。当然,如果无法做到父母的要求,小孩子也会采用叛逆或者搞事情的行为模式博得父母关注。所有孩子都依赖着父母,这是弱者对强者的依附。

弗洛伊德曾说,“本我所在,自我相依。”即使我们长大了,做到了经济独立,很多人却依旧活在对父母的依赖之中。所以我们会对父母产生一种很复杂的感情,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就有过这样一种比喻,父母就像两个仁慈的独裁者,他们完全掌控了你,同时,又对你倍加关心照顾。你无法对他们生气因为你依赖又爱着他们。

人生如戏,你早已为自己的角色埋下伏笔

应付大人的行为使自己更好的生存下去,再加上接受父母的教育思想,这两样东西极大的塑造了我们的性格,你可以理解性格为我们的生活打下了地基,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基于性格铸造的。这也为我们长大以后的为人处世建立了雏形,随着我们的长大,我们会做出各种选择,逐渐构建出一个自己的主观世界,我们所有的行为都会去支持我们的观点和态度,即我们会一步一步构建出我们想象中的世界,从而活成自己想象中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都会自嘲,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是因为他们给世界赋予的意义就是人生本就如此讨厌,所有的决策都是基于此定义的,从而才一步步造就了讨厌的自己。 为什么明知道会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却还是要如此选择?因为我们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现实结果符合自己的主观意识。 有人或许会疑问,人怎么可以预言未来呢, 谁也不能百分百预料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就拿工作加班的人来举例,如果只是偶尔的加班,我们还是有足够的时间去休息和健身的,但如果是长期的加班工作呢,不规律的休息,巨大的工作压力,或许一年两年,身体没有反应,但如果是五年六年呢,身体垮掉就是长期加班的必然结果,所以如果一个人一直认为自己很不幸,他人从不善待自己,这种行为跟长期加班本质是一样的,他会持续不断的为自己的人生找不幸的理由,持续一辈子,所以不幸成了他的必然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怨恨父母怎么办

同样的道理还有抱怨他人,认为一切都是别人的错。生活的所有不如意都会责怪到他人身上,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有一些人为什么都十分怨恨自己的父母。有些人会故意把自己生活过的一塌糊涂,或者时不时惹是生非,就是为了报复自己父母,看到父母为为此着急伤心,就能产生一种快感,同时会说我会变成这样都是因为你们,现在活成这样,你们是不是高兴了。他自己痛苦的同时也会想着父母必须和自己一样痛苦才行,这种复仇式的行为是非常危险的,它会严重影响个人心理健康,同时让周边的人也陷入糟糕的情景。

人会变成这个样子,确实是由父母一力促成的,是他们让孩子的人生如此痛苦,所以孩子想以怨报怨,让他们也尝尝自己的滋味,面对挫败,孩子用怒火报复父母,但是每当怒火褪去,剩下的只有悲伤罢了。而且如此行事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糕,抱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怨恨他人,极端情况甚至会报复社会,做出杀害他人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于责怪,不如选择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才是成年人做的事情。相比于问责抱怨父母,负责任最大的好处便是把人生的主动权拿回自己手里,我的人生不再是由父母或者任何其他人决定的了,而是由我自己控制,并且我是有能力去改变自己的。所以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好起来,我们必须对人生赋予新的意义,首先就是对过去的事情重新处理,过去的事情无法改变,斩断现在与过去的联系是我们可以做的事情,过去对你来说如果只是负担的话,那就抛弃吧,此时此刻,你就能有一个新的开始。

对于父母,你要做的就是原谅他们,同时告诉他们,你要开始过自己的生活了,告诉他们你的底线在哪里,如果他们不能接受或者理解,离开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让彼此都冷静一下,父母和孩子都要学习的一门课程就是分离。这个世界上的爱大部分都指向于亲密,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分离,作为子女的我们,必须减少对父母的依赖,独自面对这个世界,这样才能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有的痛苦都不是莫名其妙生成的,人生需要自救,所以当你感到世界深深的恶意时,建立自我防御和自我调节必不可少,获取幸福生活是一门技能,我们一起好好学习。努力并不是为了在这个世界取得物质的成功,而是可以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