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读过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那时还是感觉很诧异,回到自己的家乡,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但是前几天回乡给孩子办理相关去学手续,却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终于明白古人诚不欺我。
自从毕业以后,我一直外面很少回家,特别是创业后在外面定居,所以回家的次数就少之又少。即使老家有什么人情世故,都是父母在前面,或者是哥哥在的,所以我也很少回去,与大家的交集就越发的少了。这次要给孩子办手续,需要村里盖章,我拿着相关资料找到村委会,但是诺达的地方居然没有一个我认识的。把来意说清楚后,他们才知道我的父亲,也清楚了我是谁家的。在给递出几支烟以后,他们就把章给盖了。这时候突然明白为什么大家都说出门在外,带盒烟的好处。有时候虽然大家彼此不熟悉,但是当你递根烟,彼此的关系就熟络起来,话也就好说了,这可能就是所谓的人情世故吧!
盖完村里的公章,下来就是镇上的。许久不来镇上,镇政府在哪里都不清楚,最后还是在问了路人的情况下才找到。敲了几下门,然后推门进去,把来意再次说了一遍,有位女工作人员,态度不错,她把要求的东西让我拍照准备,好了拿过去就可以盖章。我看看时间,马上就十一点了,因此就快速去准备资料,因为如果上午办理不完,又要等到下午了。好不容易找到打字复印的地方,告诉工作人员要办理什么业务,他就会去复印相关的资料。资料一会就复印完了,我拿着相关资料快速来到镇政府,又是递了几根烟,盖章很快就办理好了。
最后一关就是到相关学校,因为需要他们盖章。来到教务处找到负责人,却被告知公章在校长那里,校长没有在,可能需要第二天过来。因为没有时间,所以就想着让父亲过来盖章。又担心父亲过来他们不好好给办理,看着也到中午了,就请教导处的老师一起吃个饭。虽然就是简单的饮食,但是有时候人情这个东西,还真不好说。所谓的不怕县官,就怕现管,好在父亲后来盖章还算顺利。
这次回家给我印象还是很深刻的,曾经印象中繁花似锦的村镇,在现在看来也是破败不堪,俨然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不知道是时代变了,还是内心变了,总觉得他和我想象的不一样。就拿请老师吃饭来说吧,本来想着最少也应该是点几个菜。但是他们却说带我去一家非常不错的面馆,入乡随俗,那就依着他们吧。到了才发现就是普通的炸酱面馆,没有凉菜和酒水,有的也就是几个饮料而已。想到这里感觉老师还是淳朴的,对于物质的要求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或许这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次回去对我印象颇深的还有街道的生活,我一直以为我们的生活已经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但是看过他们生活的模样,我才发现自己不算太差。那些沿街卖货的小摊小贩,有卖西瓜的,有各种物件的,有各式小零食的,还有儿时那满满的回忆。甚至还有些老年人,佝偻着身子,摆放着一点不知从哪里捡来的果子,就在那里静静地等着购买,我看着这样的场景,内心无比凄凉,想要去帮助他们,可是奈何实力不允许,对于这样的现象太多,我又能帮助几个,自己也不过是个普通人而已,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在不断的向上延伸时,偶尔也应该向下兼容,看看他们的生活状态,想想自己的生活,这就应该是努力奋斗的最好动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