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浊酒

编辑|t

2021年11月,一则新闻热帖开始在网上发酵。

来自河南的女孩张晓在郑州新郑购买了一套91平米的改善性住房。

为了买下这套房子,张晓好不容易才凑出了20万元的首付。

而且,根据张潇自己的回忆,他还间接刷爆了三张信用卡。

但就在张晓买下房子后不久,他却接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自己花大价钱买下的那套房子居然“烂尾”了。

按照张晓和家人原本的打算,这套位于新郑市的房子本来是张晓和男朋友的婚房。

现在房子居然烂尾了,张晓和家人都显得有些无所适从。

而且,在房子“烂尾”之后,张晓的生活当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糟心事。

他每个月拿着4000块钱的工资,根本不敢多花一分钱。

因为张晓还必须要支付银行,每个月3000块钱的房贷月供。

更令张晓感到崩溃的是,在房子烂尾之后,她的男朋友也向她提出了“分手”的要求。

一时之间,张晓感觉自己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她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把接下来的路继续走下去。

所以,她将自己的遭遇写成了一整版帖子发到了网上寻求大家的帮助。

对于这名95后女孩的遭遇,各位网友说法不一。

也有人对张晓发布帖子的心态表示了怀疑。

对此,张晓已经无力辩驳了,他所期待的只是能够走出眼下的困境。

那么,张晓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呢?

难道在房子烂尾之后,张晓就没有别的办法来为自己争取权益了吗?

接下来,就让我们慢慢地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村走出的“勤奋女孩”

1996年,张晓出生于河南省的一个农村家庭。

虽然父母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但他们还是坚持供张晓上完了大学。

张晓自小的学习成绩就十分优异,他也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报答父母。

在大学期间,张晓为了不给父母增添额外的负担,主动向学校里申请了助学贷款。

这笔钱的确帮助张晓的家庭解决了经济困窘的问题。

而且,由于助学贷款是国家推出的办公益性质的贷款项目,张晓可以等到自己工作之后再偿还这笔钱。

在父母和亲戚朋友的一片祝福声中,张晓踏上了前往大学求学的道路。

在学校里,张晓因为优异的表现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赞扬。

原本张晓的老师希望他能够继续去读研究生,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但张晓却表示,自己的原生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恐怕无法支撑他再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了。

很快,在老师们惋惜的目光之下,张晓迎来了自己大学毕业的时刻。

不过,在学校里,张晓就已经为毕业之后的生活做好了充足的打算。

当张晓从学校里毕业之后,他几乎立刻就入职了郑州市的一家普通的企业。

虽然每个月的工资收入并不算高,但张晓在拿到工资的那一刻,心里却是无比安逸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张晓和男友是从校园当中走出的情侣,两人的感情一直非常好。

男友也与张晓约定好,一定要一起奋斗,将来凭借着努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两人先后在郑州找到了稳定的工作,一切看似都在朝着预想的方向发展。

按照两人的约定,他们一起省吃俭用,攒下二十万的首付款,而后再贷款买下一套房子。

从此以后,他们就可以正式在郑州定居下来了。

对于张晓和男友的计划,张晓的父母也给予了全力支持。

十几年前,张晓的父亲曾经靠着在外地当包工头攒下了一笔积蓄。

听说女儿和男友要在城里买房,张晓的父亲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这笔钱拿了出来。

而且,张晓的父亲一再向女儿表示,如果他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帮助,家里甚至还可以卖掉现在居住的房子支持他们。

但张巧和男友还是不想因为自己的事情给家里增添太多的负担。

思来想去之下,他们选择拒绝了张晓父母的一番好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二人确定要在新郑买房之后,张晓和男友逛了很多个楼盘,最终将房子的地址确定了下来。

考虑到日后两人还要抚养孩子,所以,他们便购买了一套90平米的改善性住房。

在缴纳了20万元的首付款之后,张巧他们也成功从银行贷到了51万元的购房款。

不过,因为张晓他们购买的是“期房”,所以在交完购房款以后,他们还不能立刻住进自己的新房。

在没有拿到新房的钥匙之前,张晓和男友还是必须挤在一间狭小的出租屋内。

不过,每每想到他们即将拿到属于自己的房子,张晓的心中就充满了期待。

几乎每个周末,张晓都会和男友去开发商的施工工地上查看房子盖得怎么样了。

看到自己家的房子被一层一层地盖了起来,张晓的内心非常激动。

他甚至还会打开手机相机与男友一起记录下交房之前的分分秒秒。

在回出租屋的路上,哪怕是张角看到了自己喜欢的小吃,也不敢轻易去买。

用当下年轻人最流行的话来说,从小他们的生活几乎就是:“面对一百万的房子说买就买,面对五十块的鸡腿犹犹豫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次看到女友犹豫的样子,小的男友都会劝她买一些自己喜欢吃的东西。

但张晓和男友的收入加起来总共也没有多少钱。

自从付了首付之后他们必须拿出一大部分的收入来还房贷的月供。

这样的日子虽然苦了点,但在张晓和男友看来却是值得的。

可是,2020年新冠疫情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

张晓和男友所在的郑州地区更是几度受到了最直接的冲击。

在疫情的全面冲击之下,张晓的男友很快就失业了。

但由于张晓和男友都是孤身在外打拼的年轻人。

即便他们的日子过得非常艰苦,他们还是不敢轻易对家人提起自己的窘境。

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时候家里人的处境一定也不太好。

如果他们在这个时候跟家里人诉苦,不但不会缓解眼前的困境,还会给家里人平添一大笔情绪负担。

然而,张晓每个月的工资只有4000元钱,每个月的房贷却高达3200元。

为了能够拿到心心念念的“房本”,张晓和男友还是在郑州咬牙坚持着。

由于生活的压力,已经几乎将张晓他们的热情给磨没了。

两人去建筑工地闲逛的时间也慢慢减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4月,一个惊人的噩耗突然传到了张晓的耳中:

由于新郑当地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周转遇到了困难。

所以,张晓他们购买的楼盘陷入了“无限期停工”的状态之中。

用当时网上比较流行的话来说,张晓他们的房子算是彻底烂尾了。

此时的张晓和男友都还不到30岁,他们完全不知道房子烂尾对于自己的生活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

很快,一个又一个打击向张晓和男友疯狂地袭来。

由于糟糕的经济条件,张晓和男友之间的争吵开始变得多了起来。

而就在这个时候,张晓收到了一个更加令他悲痛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二连三的“噩耗”

尽管张晓和男友购买的房子已经陷入了无限期停工的状态之中。

但按照他们与银行方面签订的合同内容,张晓还是要每个月继续按时还房贷。

否则,张晓就极有可能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连带着她和男友费尽千辛万苦买下的这套房子也会被银行收走。

张晓从小就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女孩,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别人口中的“老赖”。

为了按时归还房贷,张晓不得不和男友一起靠着借各种网贷来维持生活。

至于这些网贷该用什么来还……张晓已经没有精力去思考这些问题了。

有时候,张晓还会因为生活压力过大而从睡梦中惊醒。

而因为长期的争吵与紧张,男友与张晓之间的关系也远不如从前那般融洽了。

以前遇到这样的情况,男友总会温柔地坐起来安慰张晓。

而现在男友面对惊慌失措的她,却没有任何反应。

被惊醒后的张晓不敢回想以前的事情,因为自己一旦回想起往事就会忍不住失声痛哭。

她只能够走出房间,独自望着窗外的夜色发呆。

但即便是这样的时刻也不能够维持太久,因为张晓明天还必须早起去上班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借了一段时间的网贷之后,张晓发现自己已经无法从任何平台上拿到钱了。

于是,她只能将目光看向了之前大学期间办的信用卡。

因为张晓知道信用卡套现是不被金融机构的行为,之前她一直都偷偷地把这些信用卡收了起来。

可事情已经变成了如今这样,张晓也已经别无选择了。

从2020年9月开始,张晓和男友就接连刷爆了三张信用卡。

银行很快就发现了他们的违规操作,并将他们的信用卡给冻结了起来。

然而,对于银行的反应,张晓和男友也早就做好了准备。

只要从信用卡里刷出了一笔钱,张晓他们就会把这笔钱立刻取出来换成现金攥在手里。

毕竟,不管情况恶化到什么地步,张晓和男友的生存问题都绝对不能够受到任何威胁。

每天海量的催收电话根本无法让张晓感到害怕了,因为她对于这些事情的反应已经慢慢变得麻木。

就连先前与张晓关系最为要好的几个姐妹现在与她的来往都逐渐变少了。

但是,网贷催收公司的电话还是打到了张晓工作的单位。

好在张晓的领导并没有畏惧于催收公司的压力,让张晓继续留下来工作。

只是由于公司的营收持续几个月都处于下滑的状态之中,像张晓这样的基层工作人员的待遇只能被一再压缩。

眼下,所有的开销与问题都变得不重要了,如何生存下去才是最紧迫的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张晓和男友的生活面临窘境的时候,家里突然又传来了一个令张晓窒息的消息:

由于长时间的劳累,张晓的父亲现在病倒了而且急需一大笔钱款治疗。

可是,张晓和男友的存款此时都已经被用来还房贷了。她实在是没有多余的钱来为父亲治病了。

无奈之下,他只能以别人的名义去借钱给父亲治病。

不管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全家人至少要把眼下的这道难关给顺利渡过去。

好在张晓的家人平日里与亲戚朋友的关系还不错。

在得知张角的父亲生病之后亲戚们也都纷纷伸来了援助之手。

有了大家共同的帮助,张晓一家总算是没有那么困难了。

但张晓的父亲病得实在是太重了,尽管全家人为他的病情想尽了办法,却还是没能挽救他的生命。

在与男友进行了短暂的通话之后,张晓表示,自己要在老家为父亲办完了丧事,才能回到郑州。

在电话里,男友并没有与张晓交流自己的想法,只是简单地答应了一声。

而由于张晓一直忙于给父亲治病,他似乎暂时忽略了男友的情绪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回家给父亲治病之前,张晓就不断地跟男友说明情况。

但男友对这件事情表现出来的态度却非常冷淡。

此时,男友已经找到工作了,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忙碌。

张晓想了想,便没有将男友带回家让他继续留在郑州参加工作。

等张晓从老家回来,家里还有一大摊子事等着她和男友料理呢。

虽然张晓对于自己和男友的情感危机早就有所预料了。

但她实在没有想到,男友会挑在自己生活最为艰难的时候,向她提出分手

当张晓从老家返回郑州之后,男友几乎立刻就向她宣布了分手的决定。

张晓先是感到无比震惊,接着一股悲怆的情绪涌上了他的心头。

想当初在校园里,张晓和男友曾经约定要在艰难的人生道路上相互搀扶着走下去。

没想到那番约定在现实的打击面前越显得如此累弱不堪。

张晓淡淡地对男友做了回复,随后便回房间睡觉了。

张晓的心里非常明白,男友在这个时候提出与自己分手,很大一部分原因与当前两人面临的经济压力有关。

而在与男友与自己分手之后,张晓也必须独自面对那些经济压力了。

对于这一切,张晓的心理预期已经很低了。

所以,她几乎没有任何时间对着男友大吵大闹。

她所能做的只是抓紧时间,先休息一会儿再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购买房子的首付是张晓和男友在恋爱期间共同凑出来的。

在正式与男友分手之前,张晓还是询问了男友对于房子的处置意见。

眼看着这套不知道何时交付的房子,男友表现出了尴尬的表情。

经过两人的商议,男友决定将这套房子和其背后的债务全部交给张晓。

而自己也不再索要当初所付的那一部分首付款。

张晓看到男友决绝的眼神,只能够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不管事情如何糟糕,日子总还是要一天一天过下去的。

当时张晓已经整整几个月没有按时缴纳房贷了。

如果他不在规定的时间之内与银行得出一个妥善的协商结果,那么他的房子就即将有可能被银行收走。

到了那个时候,张晓所有的努力成果也就会随之付诸东流。

为了避免最糟糕的情况发生,张晓必须要在此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张晓决定上网向网友发布求助信息。

看看那些与自己有着相同遭遇的人,如何面对眼下的困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暗中的“希望”

2021年11月,张晓将自己的遭遇编成一份帖子,发在了网络上。

很快,张晓就发现了许多跟他有着相同遭遇的年轻人。

那些年轻人大多跟张晓一样,是从小地方到大城市打拼的外地青年。

大家好不容易才在城市里买了房,最后房子却都烂尾了。

虽然大家都想敬力还清房贷,但奈何现实的情况太过糟糕。

很多人为了维持最基本的温饱,不得不暂时断交房贷。

看着这些年轻人每天在网络上更新自己的生活状态,张晓的心里终于有了一些久违的安慰。

她开始主动与一些网友联系,并和他们相互鼓励着走下去。

当一个人处在逆境当中时,信心往往才是最重要的。

在获得了信心之后,张晓开始和网友们一起针对眼下的困局寻找办法。

最终,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之下,张晓终于找到了渡过难关的办法。

由于经济层面上的冲击,全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烂尾楼盘”。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群众的负担,各地政府都推出了一系列的房贷减免政策。

如果有人确实因为特殊情况无法按期偿还房贷,也可以去政府开具相关的证明。

拿着这些证明,银行便可以为贷款人办理房贷延期的手续。

等到房屋的建设恢复正常之后,贷款人再继续偿还房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网友的建议之下,张晓前往新郑的金融管理部门申请了延迟还贷。

大约一个多星期以后,相关的批复就下来了。

张晓拿着手续去银行暂停了自己的房贷月供,这几个月来压得她喘不过气的房贷终于可以缓缓了。

在停供房贷以后,张晓狠狠地松了一口气。

如今随着疫情的阴云逐步散去,张晓和那些朋友们的生活也逐步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之中。

虽然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还在持续当中,但张晓依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每当她回想起自己当年在逆境中挣扎的那番经历,她都会感到欣慰。

如今,当张晓再回头去看自己的那段经历,她会将之视为自己人生当中的宝贵财富。

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困难与经历的不断打磨,张晓才拥有了一颗无比坚强的内心。

张晓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与憧憬。

虽然眼下的生活也许不太如意,但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人们的赞许和颂扬。

只要撑过了困难的时光,迎接我们的必将是一片壮阔的景色。

先苦后甜永远都是生活中不变的底色与真谛。

参考文献:

《“以后不能再叫我们烂尾楼了”》 河南商报 韩忠林

《郑州烂尾楼“死结”》经济观点报

《融创的烂尾楼该怎么解决》中国经济周刊

《房地产纾困基金很好 但要用在刀刃上》王佳飞

《郑州拯救72个烂尾楼 资不抵债项目加速破产处置》孙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