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北京大学公众号

整理|张蔚斐

来源|成长的可能

7月,北大2023年的首封录取通知书001号发出,送到了来自福建福州的一位初中生林沛晗手上。年仅14岁的他,不再需要参加中高考,在新学期即将进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学习,继续深造他所热爱的物理。

据了解,林沛晗是通过“北京大学2023年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录取的。

#1

北大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是什么?

林沛晗是一路从竞赛中走出来的孩子,“大梦杯”初中数学竞赛省一等奖;福州市“德旺杯”初三组物理竞赛全市第一名;第十七届泛珠三角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暨中华名校邀请赛基础试全国一等奖;清华大学物理系“大中衔接”夏令营一等奖、优秀营员;第十九届泛珠三角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暨中华名校邀请赛综合试全国第一名。

2022年底,“北京大学招生办”公众号发布了北京大学2023年“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招生简章,对于林沛晗来说,机会来了。

北大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面向的是身心健康、品学兼优,对物理学科怀有强烈兴趣,表现出突出的物理学潜质和特长,有志于从事物理科学研究的优秀中学生,在国内主要招收初中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在海外主要招收九年级至十二年级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学生。

该计划拟选拔不超过100名考生,录取至北京大学“物理学类”专业就读。通过本计划录取的考生入校后不得在本科阶段转入其他专业。

需要通过初审、考查测试、学科基础能力测试、 学科专业能力测试、面试、体质测试、“物理卓越营”入营资格认定、 物理卓越营、录取等多项程序,最终获得录取机会。

因此,学霸们不仅需要有优异的成绩,同样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项目均要达标。

2023年4月,林沛晗通过考试,入选“物理卓越营”,作为2023年全国唯一的初三学生于2023年7月被北京大学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录取。

#2

在玩中产生对物理的兴趣,自学物理知识考上北大

从初一上学期开始,林沛晗就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全部初中物理知识,他长期和高三学生一起学习物理,在同场竞技下不逊色于高年级学生,目前已达到福建物理竞赛省队前列的水平。

据林沛晗母亲回忆,他对物理的兴趣起源于小学。喜欢玩纸飞机的他,善于思考,好奇纸飞机的飞行距离和哪些因素有关系,就自己动手实验、翻看物理的科普书籍,得出了结论,原来纸飞机的飞行距离和它的折法有关系。虽然只是一次玩中进行的实验,但早早就在他的心中埋下了物理的种子,使他对物理产生了兴趣。

“物理是科技发展的基石,这让我坚定了学好物理的信念。在之后的北大生活中,我希望能开拓我的视野,认识到新的东西,成为一个思想自由、灵魂独立的人。在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找到感兴趣的方向,并为之努力。”林沛晗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有天赋,更有勤奋和专注的态度

据林沛晗的初中班主任严晗铭所说,林沛晗原本主攻数学,但在偶然的接触中,他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自学成才,并且进步迅猛,已在多项物理学科竞赛中获得第一名。林沛晗各学科均衡发展,综合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

严老师说:“沛晗身上具有肉眼可见的异禀天赋,同时也有着超乎常人的勤奋与细致。他在课堂上能保持几乎百分一百的专注,不会放过任何一处暂时没弄明白的,且一定会追问到底。”

在课余时间,林沛晗还会阅读历史、文学类书籍,也喜欢听音乐、打羽毛球、跑步。这些爱好让他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以放松身心。

在林沛晗心中,物理是神奇而又美妙的。“物理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理论的统一、普适和对称。在历史上,对统一世间万物规律理论的尝试让我流连忘返,物理规律的普适和精确让我惊叹;至于对称性,李政道先生曾说过:‘对称展示宇宙之美,不对称生成宇宙之实’。这让我对宇宙的理论有了更深一步的体会和憧憬。”

对于其他喜欢物理、想报考物理学科的学生,中科院院士欧阳颀也提出了建议:“物理是整个科学的基础,物理的特点是特别深,可以钻到最深的地方去。另一个特点是可延展性比较大,物理的选择性很高,你可以做理论物理,解决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可以做应用物理,大部分应用物理就是材料科学,例如怎么去创造新的材料。也可以向其他领域做一些事情,从物理的视角看金融、看社会、看生命,所以,物理是一门张力很大的学科。”

参考资料:人民网、北京大学公众号、福州延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