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习惯变成不习惯

6月8日下午五点,随着英语考试终了铃声的响起、孩子走出考场的一刻,也意味着我们十二年的陪考生涯正式结束。之前曾屡屡幻想过如何地庆祝,但是当这一切都来临的时候,却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如释重负,没有欣喜若狂,反而却有了一点点的怅然若失——习惯了每天像打仗一样的急行军似的生活,翌日起床后却不知道该干点什么;

习惯了绞尽脑汁花样翻新地研究各种食谱,翌日却茫然无措地不知道该做点什么;

习惯了喋喋不休滔滔不绝地和孩子说点什么,翌日望着沉睡不起的孩子却又欲言又止;

是的,当忙碌变成了习惯,对突然到来的“轻闲”就不习惯了;

当唠叨变成了习惯,对“除了宪法能管住,啥也管不住”的娃儿就不习惯了;

当小心翼翼、字斟句酌地和孩子对话成了习惯,对自己的突然爆发就不习惯了……

其实,仔细想想,这一切的一切大概都源于另外的一种焦虑——也许这个暑假之后,孩子会和我们渐行渐远,他会有属于他自己的天地,自己的学业,将来也会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家庭……这可能是为人父母最希望亦是最无奈的矛盾之一吧。

二、家长考后焦虑症

人们都说高考过后,孩子轻松,父母也轻松。但是一切在经历之后,却发现可能只有孩子是“轻松”的(也可能是假装轻松),他可以一觉睡到自然醒,他可以正大光明的打游戏,他可以和同学结伴旅游,而我们却没有太多轻松起来的理由,反而比考前更焦虑——焦虑他的成绩,焦虑他的学校专业的选择,焦虑他出去玩安全与否,甚而焦虑他为什么还不着急报驾校……一句话,家长就是受罪的命!

三、宣讲会上大比拼

自从孩子上了高三,不同高校的各种宣讲会便纷至沓来,每一次参加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虽然也听一些同事说这些宣讲会没有必要都听,但是家长群里一有通知还是按捺不住,总觉得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怠惰而耽误了孩子的前程,所以还是与妻想尽办法尽可能地参加。也许是自己对孩子的信心不足,又或许自己属于容易被动摇的一类人,总感觉听完一次高校的讲座就会想“嗯,这所高校可以考虑”,再听另外一座高校的讲座,又会萌生出“这个是不是会比上一个更好一点”的想法,总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感觉……

不过,通过宣讲还是了解了许多以前闻所未闻的事情,或是也给自己打开了一点点小小的视野,最起码知道了清北复交南大浙大中科大西交哈工大西工大人大武大华科南科大北航北理中山等各自专业的设置及特色,同时也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现在的大学为了拼抢优质生源也是真拼——你拼学科数量,我就拼专业特色;你拼A+几多,我就拼研究成果;你拼两院院士,我就拼学者杰青;你拼校园环境,我就拼食堂美食;你拼健身房,我就拼游泳馆;你拼“严冬不用怕,暖廊伴你行”,我就拼“虽地处南方,夏有空调冬有暖气”……看来高校也知道,想要吸纳学生的心,就不仅仅要比拼教学实力,教学环境良好与否、生活设施是否完备、交通是否便利、饮食是否合口等等也成为众多学子关注的焦点。从这一点上说,各高校也是真动了一番脑筋的。

武汉大学宣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讲

浙江大学宣讲

北京理工大学宣讲南方科技大学宣讲

我与妻的报考笔记

四、揭晓

6月22日,夏至与端午碰在了一起,恰恰又是高考出分的日子,烈日炎炎加之心情焦虑,真是有“火上浇油”的感觉。之前,结合孩子自己的说法以及我对他几次模考成绩位次的了解,大致给他估分应该在660分左右,但是只是和妻说过,考后一直没有和孩子提及成绩的事。当晚十一点刚过,成绩就已经显示出来,657分,与预想大体一致,算是孩子的正常发挥,既没有太多失误,没有意外惊喜。隔天下午一分一段出来,孩子排在167位,与平时预估的位次相比稍低了一点(之前预估他应该在120名左右),看来没有加分确实是吃了一些亏,不过我们心态倒也平和,仅仅是赶快和家人同事通报了一下成绩,基本上既没有抖音上的欢呼雀跃,也没有相拥而泣,只是和孩子讨论完成绩后感觉睡意全无,凌晨三点多就又起身把孩子大致可能上的学校和专业粗理了一遍,准备早上去二中和各个高校面对面的交流一下,以确定孩子将来大致的求学地域及专业方向。好不容易挨到早晨,七点早早出发,一家人兵分三路,上午汇集各校招生信息,下午听取各校宣讲,整整在学校待了一天,开车回家的路上都要感觉睡着,“怎一个累字了得”!

不过后来回想,感觉高考查分比三年前中考查分还平静,中考至少是表面平静内心慌张,而高考可能是因为有大体的预估,所以会更淡定一些吧。

五、见面与意向确定

23日一大早,二中校园内就已经开始有高校进驻,但各高校展示台前热度不一,C9高校展示台前人头攒动自不必说,北航北理武大华科人大等院校也是门庭若市,而一些也很有实力却因地域等种种原因受限的高校却门可罗雀,实实是“冰火两重天”。

我们仨分头行动,与拟定好的几个意向中的院校分别进行了接触,留下了孩子的高考分数及联系方式,大体上心里已经有了一些底。第二天,各个高校的电话便纷纷到来,要求面谈。通过和几所高校招生老师的直接接触,对不同的高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回来后家人们又几经协商,基本确定了所选的高校与专业,接下来就只是与高校的意向协商了。整体感觉,确定意向后内心平静了许多,也不再担心网上一直盛传的“最后三十秒改写人生”的惊心动魄,还是多多少少有那么一星星的小满足。

六、资料大清洗

一切尘埃落定,一年来堆积在书桌上如山的资料就该退出历史舞台了。不整理不知道,一整理才发现一年下来所做的卷子练习册确实也不少,“十年寒窗”还是确实够“寒”!

七、报考机构

高三一年下来,除了参加高校的宣讲会,便马不停蹄地穿梭于各个报考机构咨询相关报考事宜。其实自己之前对高考报考还是有一些了解和研究的,但是轮到自己的孩子报考,内心总觉得慌得一批,生怕在关网前应对失措,所以还是觉得找一个机构是不是比较保险。于是乎开始不停地加群,微信里几天之内一下子加了几十个,一天到晚各群里讨论提问之声不绝于耳,热闹非凡。而每到周六日,我和妻往往就要奔走于各个机构之间,听讲座,做笔记,汇集信息,忙得不亦乐乎。几圈讲座听下来,感觉多少还是有一些收获,虽然有些知识是自己本身以前就知道的,但确实也有一些是之前鲜有了解或懵懵懂懂的,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大抵应该也是这个样子吧,虽然每次听完也觉得很累,但也算“痛并快乐着”。

八、腾飞公益

二中家长群里一直有一个腾飞公益团队,成员均是已经毕业的且很有报考经验的学生家长组成,每到新一届学生升入高三,团队老师就会组织若干次或线下或线上的讲座,讲座中有已毕业的孩子谈大学的感受,也有有经验的家长分享高三陪考的经验,每每听到这些讲座,都会感觉获益良多。而每年到报考季时,公益团队的老师们又会组织应届的家长与孩子们集中报考,整个团队完全是公益性质,这里没有尔虞我诈,没有高得离谱的咨询收费,只有耐心的指引与教导,真的很感谢这样的团队,这样无私奉献的各位老师们!就如昨日帮我的孩子报考一样,在他所在分数段临关网前半小时左右,团队的老师们就围在我们周围,指导我们通过不断刷新排名以判断所选志愿是否保险。而且在关网前十分钟左右恰好遇到网络卡顿,老师们处变不惊,让我们打开笔记本电脑,输入相关数据,以防一旦遇到网吧停电或再卡顿的情况可以用笔记本补缺。在孩子志愿顺利报考后老师们又用掌声给予孩子及时的鼓励,内心着实感动!一所优秀的学校,不仅有着优秀的师资与生源,也有着高素质的乐于助人的优秀家长,这也许又是一种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解释吧!

九、尘埃落定

七月十五日是内蒙一本网报的日子。其实在此之前孩子还收到了北大强基入围的通知,南方科技大学的机测面试也都顺利通过(南科大还有15万的入学奖励,可惜动心的只有我,孩子无动于衷),孩子经过审慎考虑,最后还是放弃了北大强基的面试和南科大的录取,决定还是报考意向中的院校与专业。网报当天,我们早早到了腾飞团队所定的网吧,因为提前和意向院校有了一定接触,所以八点开始时心里还是比较稳定的。孩子的叔叔(我们信赖的操盘手)操作电脑,一会一刷,不断确定孩子的位次动态。但是随着孩子所在分数段渐渐临近,虽然有之前的学校承诺,但是看着孩子的位次忽升忽降还是忐忑起来,好在孩子的叔叔手法娴熟,而腾飞团队的志愿者则是男女老少齐上阵,处变不惊,最终还是顺利地等到关网的一刻!

心情慢慢平复之后,则又开始时不时地刷录取轨迹,第二天下午四点多终于迎来了最终结果!

十、十年踪迹十年心

陪考路漫漫,倏忽一瞬间,期间喜悦有之,焦虑有之,期盼有之,煎熬有之,而今孩子的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今后的路可能会更长,而我们的陪考路虽告一段落,但是牵挂的心却永无休止,这也许就是为人父母的宿命,虽然矛盾,却也幸福……

内容来源:微信公众平台:燕子归来识旧垒

责任编辑:杨晓龙

版权说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文章来源于网络或原创作者。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若来源标注错误,转载涉及以及版权等问题,烦请告知,请与我联系邮箱:eric19930428@sina.com,后台将立即删除,谢谢,感谢支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