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讨论上,经理给小王布置的作业,思考牛郎银行和我们现在的银行的区别。小王回家后思考良久,却没什么头绪,只能记录下想到的简单几点,就准备去向经理交作业。

经理:还记得上次的作业吗?今天的讨论开始之前,让我们先来讨论上次遗留的问题。我们说岛屿上有个牛郎银行,织岛和耕岛的岛民都会把多余的贝壳存到银行,银行会把这些贝壳借给需要的岛民,也就是银行实现了储蓄和借贷的功能,那么这和现代银行有什么区别呢?

小王:首先的区别当然就是牛郎银行是拿贝壳作为货币,现代银行都是纸币。哈哈开个玩笑,这个区别显而易见。

经理:不错,这是个区别,然后呢?

小王:现在的银行不仅有纸币,我还可以把钱存在银行里,直接用手机银行转账和支付,不用把钱取成现金再去支付。

经理:这个点抓得非常好,但是还可以继续深挖一下,这样就会怎么样呢?

小王:这样……更方便呀?我们就不用怕钱被偷了,或者忘带钱包出门,有个手机就能付款。

经理:你这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你如果从银行的角度出发呢?

小王:从银行的角度?好像没什么区别,不都是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再把钱贷出来,用贝壳,用纸币,还是用手机银行记在电子账户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经理:真的没有本质的区别吗?假设你运营一家银行,银行有100万大家存的纸币,然后一个人借走了10万纸币,银行还剩多少?

小王:那当然还有90万纸币了。

经理:那么假设这个人依然借了10万,只是他并没有提走现金,而是继续存在他的账户上,银行此时还剩多少呢?

小王:好像还剩100万?好神奇,真的不一样了。嗯……可是他可以随时把这钱花掉啊,花掉了就没了,可以理解成提现金是等于一次性把10万花掉,而不提现金,用电子转账的话,就是每次消费的时候提一点,如果最终他把10万元都消费完了,也就等于把这10万元都花掉了,这个时候银行就也是还剩90万?这二者的区别就是这10万被提出的速度不同而已?

经理:你再仔细想想呢!

小王:我说的有什么问题吗?

经理:确实有问题,你的思考不够全面,你再想想,我看看你悟性如何,能不能自己发现。

五分钟过去了。

小王:我还是没发现有什么问题,除非这个人他不把钱花掉,可是他要是不花钱,为什么要借钱呢?既然借了钱,迟早是要花掉的。难道是说他可以不花完这笔钱吗?但是感觉这就是个细节问题,不影响本质呀?

经理:这样吧,我启发你一下,你说他花钱的时候,钱去到哪里了呢?

小王:哦!我明白了,他花钱的时候,不管是转账给个人还是支付给商家,支付完了还是存在银行的,只是换了个账户!

经理:不错,一点就透。这笔钱还是在银行的账户上,无非是从你的账户换到了另一个人,或者是一家公司的账户上。如果是同一家银行,对这家银行来说,基本没有区别。如果是不同的银行,如果我们把银行作为一个整体看,其实也没有区别,当然具体到不同的银行,那单个银行的钱确实会有差异,但银行之间也有拆借资金的方法。我们这里在对比银行的时候,把银行作为一个整体就好了。

小王:所以如果这个人提取了现金,银行的账上钱就少了,如果他没有提,对银行来说钱不变。

经理:更准确的说法是,如果他提取了现金,那么银行手上的现金就少了,如果他不提现金,而是存在账户,那么银行的现金不变。

小王:不过,我其实不是很明白,银行的现金变不变有什么影响呢?当时我就想问这个问题来着,不过被细节问题岔走了。

经理:这个问题问得很好,问到了现代银行的本质。我们这样思考,如果每个人去银行借钱,都要把现金提走,银行有100万元现金对吧,它最多能借出去多少钱?

小王:那当然是100万元了?最多把所有钱都借出去吗?不过银行总得留点钱吧?万一有人要来取钱,不能没有钱给他。

经理:不错,即使我们不考虑预留一部分准备金用来兑付,银行也至多借出去100万对吧,揽储100万,就放贷100万。那再看如果借钱的人并不会把钱取走,还是存在银行,这样的情况银行最多能借出去多少钱?

小王:我想想……如果我借了10万,这10万还存在银行,那银行又可以把这10万借出去,不管借多少钱银行的钱都不变,那银行可以想借多少钱就借多少钱?

经理:理论上是这样,当然实际上,就像你说的,银行总得准备点儿钱应对别人提现,所以肯定不可能无限借,你应该听说过现代银行有存款准备金这个东西吧?这就是用来控制银行必须留多少钱以应对提现的。这个数字是政府规定的,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假设调到10%吧,那有100万的银行可以放出1000万的贷款。

小王:1000万怎么来的?

经理:你想想呢?

小王:你怎么又考我。我思考思考。银行有100万,那留10%,就可以放出去90万。然后呢?那不就是只能放出去90万吗?

经理:这90万不是还在账上吗?是不是可以理解成这人又存了90万进来?

小王:哦!所以这90万又可以贷出去81万,然后这81万又能贷出去72.9万,这样一直循环下去。

经理:没错,所以最后其实就是100万/10%,得到1000万,你可别问我为什么是100万除以10%,这是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当然你要是把数学都忘了也没关系,总之我想表达的是,现代银行可以放出大量贷款,甚至比本身拥有的钱还多。这才是现代银行和牛郎银行的本质区别。

小王:明白了。

经理:那现在让我们给牛郎银行升个级。因为贝壳太过笨重,随着人们越来越富有,想要买卖的东西越来越多,出门交易需要携带越来越多的贝壳,这个时候贝壳显得不是很方便了。于是有个天才发明了一种票据,每在牛郎银行存一笔钱,牛郎银行都会给对应的票据,任何人拿着这张票据都可以来银行取贝壳。

小王:这不就是现在的纸币吗?

经理:你再想想呢?

小王:怎么,又不对吗?票据不就是纸币吗,用纸当货币,可以交易。

经理:那现在你拿着纸币去银行想换成啥?

小王:这……换……黄金?

经理:你可以用纸币买黄金,但银行可没义务一定要给你换成黄金哦。

小王:我怎么被你搞昏了!

经理:这个票据可以理解成我们刚才说的电子账户,或者是你的手机银行,票据的交易等于手机银行的转账,而贝壳才相当于我们刚才说的现金,是存在银行里,银行有义务给你兑换的东西。

小王:这么一说我想明白了。所以现在牛郎银行可以给客户超过贝壳数量的票据了。

经理:没错,更重要的是,当岛民想要投资或者消费的时候,才会去借钱。而借来的钱,不管投资也好,还是消费也好,都会用掉,而对他来说每一笔用掉的钱,都会是另一个人的收入。

小王:这个我懂,比如他如果投资,买生产设备,那设备生产商就会赚到这笔钱。如果消费,比如买吃的喝的,那卖吃的喝的人会赚到这笔钱。

经理:对,你仔细想想,花掉的这些钱其实是借来的,凭空产生的,而且产生的数量又远大于大家存在银行的数量,而借来的钱又是其他人实实在在的收入,经济是不是就更繁荣了?

小王:还真是,如此神奇,只需要借钱就能让经济繁荣,那怎么还会有经济衰退呢?听起来这是一个永动机啊!

经理:天下哪有这种好事!借来的钱不用还的吗?等你到了还钱的时候怎么办?减少支出,或者变卖资产,然后还钱对吧。那你支出减少了,别人的收入是不是就少了,同样,你变卖资产,资产价格是不是下跌了?如果很多人都要这么做,经济不就收缩了吗?

小王:这就是经济周期的来源吗?

经理:这是来源之一,但确实是比较重要的一种。这叫做信贷周期。

小王:那什么时候会从借钱变成还钱呢?如果永远借钱一直借下去会怎么样?

经理:借钱是有利息的,你今天借了100元,明年可能要还105元。社会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借来的钱,产生的价值,一定要超过本息和,这样的借贷才是健康的。当然,事实上,要求可能不用那么高,只要生产超过利息,那么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还是能还得起利息的,至于本金,就像你说的,我可以再借,新借100元,还掉旧的100元,而利息确实是生产的价值来支付。

小王:那如果生产的价值还不够利息,借贷就不可持续了?

经理:是啊,这种时候大概率会出现经济危机。一个社会的产出还不够还利息,一定会出现违约,当债务违约的时候,因为一个人的收入是另一个人的支出,同理,一个人的负债是另一个人的资产,当违约问题严重的时候,坏账会产生连锁反应,最后大家都还不起钱,毕竟整个社会作为总体是还不起的。

小王:天啊,那所有的债务都成了坏账,经济确实就崩盘了。

经理:当然了,实际上如果控制好信贷不要过热,在发现借的钱多到连利息都还不起之前就控制住放贷的规模,危机是可以避免的。而中间信贷周期会有正常的扩张和收缩,不至于引起危机,这都是正常的波动,这些信贷波动也就构成了经济波动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小王:我懂了,那我觉得经济其实很简单呀,就是经济差的时候多放贷,大家多借钱,经济就能好了,经济过热的时候就少放贷,经济就放缓了,这样不就可以减少经济的波动了吗?

经理:经济过热的时候抑制放贷,这个容易办到,但经济差的时候,多放贷,你打算怎么做?

小王:这……我明白了,我忽略了,借钱是要人主动去借,经济差的时候,大家不愿意借钱,没办法强制他借钱。

经理:是啊,我们把这叫“推绳子”,绳子可以拉近,但你想让绳子远离,你推绳子是使不上力的,没有着力点。信贷也是,人们可以主动借,而人们不想借钱的时候,你也没有着力点去使劲。

小王:那该怎么办?

经理:人们不想借钱,政府却可以多花钱。你脑中要有这么一个概念,市场参与者,笼统来说就是三类人,居民、企业、政府,通常居民和企业都是由人民的自由意志驱动的(不考虑国企),政府可以施加“禁止”的“拉力”,却很难直接施加“鼓励”的“推力”。鼓励更多是通过政策给优惠,来间接引导人们的意愿。当政府实在引导不动居民和企业的时候,就只能自己下场。反正信贷的目的是让大家多花钱嘛,不管是投资还是消费,政府其实也可以做这两件事,所以说过去很多年,“基建”都成为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这其实就是政府花钱。

小王:我明白了。我想我现在明白信贷周期是怎么回事了。

经理:真的吗?那我最后再考考你。我想你应该也经常听到有人说,过去中国放了太多水,这些水都流进了房市,推高了房价。你说说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小王:额。本来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但你这么一问,我仔细想想。放水是指发行了很多货币,但今天讨论以后,其实这些货币都是信贷吧?那既然是信贷,像你说的,是先有人要借钱,才会产生信贷,所以并不是放水多了钱进了楼市,而是恰恰相反,有买房的需求,才会产生这么多的信贷,才会显得我们放了很多水?

经理:你悟性真不错,的确是像你说的这样。当然,房地产和土地紧密关联,本身是最佳的抵押品,特别适合与信贷结合,其他的商品就未必能有这样的效果。但总之,并非先有放水,后有楼市的火热,而是土地和楼市本身创造了信贷。所以以后你看到谁要说放水太多流入楼市,你就知道这人肯定没学好经济学,非常不专业,连基本的货币派生理论都不了解。

小王:货币派生?

经理:就是我今天跟你讲的这些道理。如果用比较学术的话总结一下,我们把央行直接印出来给商业银行的钱叫做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在基础货币上发放贷款,产生信贷,而根据我们讨论过的,1元的基础货币,可以产生远远不止1元的信贷,这个放大的效应叫做货币乘数效应,所以整个货币结构是成一座金字塔,最上面的塔尖,数量最少,但却是最关键的基础货币,这些基础货币派生出信贷货币,这些信贷货币再拿去消费或投资,成为居民、企业手中的银行存款。

小王:我竟然听懂了,你要是直接讲得这么专业,我可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完全不能在脑子里留下印象,但现在再听,觉得理解更清晰了。

经理:这样就很好,下次我再给你讲信贷跟我们投资有什么关系吧。这次的课后作业就是找一找你见到的关于货币、信贷的表述,用今天所学的知识重新思考一下,看看还有没有类似放水流进楼市那样似是而非的错误。

小王:好的,我回去想想,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