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持续低迷的猪价,让整个产业链陷入谷底。

01

今年猪价跌惨了!

今年,“猪”事不顺,猪价持续低迷,养殖屠宰亏损,整个生猪产业链全军覆没。

在上游,养殖户已连亏7个月,每卖一头猪亏400多元。

“2019年,一只仔猪都卖2000多元,现在一头成品猪也是2000多元,每卖一头猪亏掉400多元。”说起生猪行情,江西一位养殖户欲哭无泪。

中金公司最新研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生猪价格走势持续低迷,截至目前,养殖利润已连续7个月亏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生猪价格低开低走,稳定垫底

图片来源:猪易网

加长版的亏损期,直接导致了上市猪企上半年的惨淡业绩——截至目前,21家A股上市生猪养殖企业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情况,20家猪企出现预亏损

其中,牧原股份以最高32.5亿元的预亏成为行业亏损之最,新希望次之,预亏29.9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市猪企深陷“卖得越多、亏得越狠”的艰难境地,地主家都没有余粮了,散户的情况想必只会更糟。

在中游,屠宰企业库存高企,“烫手山芋”难出手。

据了解,以前行情低迷时,做屠宰的会在生猪价格低于养殖成本时做点库存,一般囤两三个月,一吨能涨个三五千元,抛售时能赚点钱,这也是屠宰企业的一个利润来源。

今年在三四月份时,很多屠宰企业认为赚钱的机会又来了,都或多或少做了点库存,多的有十几万吨的,少的也有做几万吨的,但让人没想到的是,现在时间已过去半年,价格仍然还在低位。手中的库存,都变成了“烫手山芋”。

“我做生猪屠宰也快20年了,还是第一次经历生猪价格低于养殖成本,超过这么长时间。”一位业内资深专家表示,以往也有过生猪价格低于养殖成本的情况,但一般仅持续两三个月,最多也就4个月时间,就恢复了成本线以上,这一次时间确实太长了。

在下游,猪肉批发价连跌8个月,跌跌不休,深不见底。

猪周期持续下行,波及了整个产业链条。

据农业农村部官网显示,猪肉批发价从2022年10月的34.16元/公斤跌至今年6月的19.12元/公斤,一吨跌去15000多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农业农村部官网

02

产能过剩,消费恢复不及预期,成为本轮下跌诱因

猪肉是我国的第一大肉类消费品。每年,全球超一半的猪肉,最终进入了我国消费者腹中。

拥有这般无可匹敌的人气,今年猪肉为何突然不“香”了?

挤兑式出栏,供大于求

上半年,我国生猪出栏37548万头,处于2018年以来最高位。

供需失衡,是本轮猪价下跌的根本原因。从行业上来讲,现在从养殖、屠宰到下游的加工,整个猪产业产能过剩,供大于求。

“去年5月份猪价开始上涨后,母猪开始补栏,一直补到10月份,一年后就该发挥作用了,所以说今年三季度生猪出栏量应该是今年最多的。”双汇行情研究中心主任付志勇称。

以牧原为例,去年年底的能繁母猪是285万头,但今年6月份公布的是302万头,而且还在增长。“牧原一家的出栏量,今年就比去年增加1000万头,相当于一个山西省全省的总出栏量(山西省2022年全年累计生猪出栏1186万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冻猪肉库存达到20年来最高值

为推动生猪价格尽快回归至合理区间,6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启动年内第二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各地同步收储。

到7月14日,第二批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工作,完成收储数量2万吨。

据7月3日机构公开调研报告显示,当前冻猪肉库存已达20年以来的最高量,且还在缓慢增长。预估国产600万吨+、进口150万吨,总体将近750万吨。

消费恢复不及预期

今年全面放开,猪肉消费总量肯定是有所增长的,但很可能赶不上市场的预期。

毕竟现在大环境不景气已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家庭开始收紧消费力度,削减各项支出,可能会因此减少猪肉购买次数,乃至转向更便宜的替代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03

9月份或现价格拐点,行业压力将持续至明年

猪价持续低迷,何时能出现转机?

供需关系是影响猪价走势的主要因素。目前业内共识是,在整体供大于求的背景下,短期内猪价或将继续承压。

从供应方面看,今年7月份至10月份生猪理论出栏量或整体增加,10月份以后或明显减少。

再从需求端看,预计7至8月份,猪肉屠宰量或整体下降,考虑部分冻品出库,对鲜销需求增量起到抑制作用,生猪需求减量或成大概率事件。

9至12月份随着学校开学和第四季度消费旺季,需求量逐步增加。但11至12月份冻品集中出库,或对需求端再起抑制作用,需求量增幅有限。

整体来看,下半年生猪需求或先减后增。有分析师预测,价格拐点或出现在9月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不过,在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看来,如果行业产能去化不理想,真正的挑战可能在2024年。

当前生猪产能为4300万头左右,且效率可能更高,对应明年2月前后供应量,届时市场供应同比今年可能更多,形势依然不乐观。产能正在缓慢去化,但只是属于“微调”。他提醒养猪业,如果下半年猪价有所上涨,产能去化将更加困难。

中金公司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则表示,结合当前产能去化节奏来看,预计四季度猪价有上行空间,但明年一季度消费淡季价格或大概率走低,到明年4月之后猪价值得期待。

这也意味着,对于整个猪肉产业链来说,到明年压力才真正有望逐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