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昆山借鉴台湾工研院经验设立的科技创新核心平台,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在探索中给出“最优解”:致力打造产业发展的高端智库、科技创新的协同龙头、技术转移的平台枢纽、一流人才的引育高地、体制机制的创新“特区”,让创新链与产业链“环环相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时至今日,昆山工研院累计建设创新平台20个、企业联合研发中心29个;促成产学研合作170余项、合同金额近4亿元;衍生孵化企业400余家,吸引社会投资近52亿元,科技创新的策源效应不断显现。

构建“1+N”创新格局,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产业园区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创新发展的主引擎。与昆山开发区共建医学影像及生物医疗器械产业园,与昆山高新区共建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园……昆山工研院推动“产学研金”深度融合,打造更专业、更敬业的园区,加快构建“1院+N基地”创新格局。

剑虎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永明表示,从实验室到产业化、规模化,在昆山工研院的大力支持下,只花了两年时间。目前,企业落户昆山医学影像及生物医疗器械产业园,其自主研发的超声软组织切割止血系统已获得国家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有望实现高端微创外科器械的国产替代。

几年前,剑虎医疗的一批科研成果还停留在实验室。昆山工研院牵头成立国际智能医疗装备(昆山)产业创新中心,采取“技术验证”方式,全方位验证了项目的可行性。经此实践,昆山工研院摸准了产业链招商脉络,打通了实验室与市场之间的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念上的革新,带来模式上的创新。2021年3月,昆山工研院决定与昆山开发区共建医学影像及生物医疗器械产业园,成立昆山经开工研院医疗投资基金,推动产业链高端要素集聚。

目前,该产业园已成功吸引上市企业易瑞生物行业龙头企业博动医疗来昆布局,10多家医疗器械企业在园区进入产业化加速期。

从科技到产业,昆山工研院加快构建“1+N”创新格局:一方面探索特色专业创新园区建设新模式,另一方面加快组建打造一支国际化、专业化招商队伍,瞄准产业链高端项目“敲门招商”,强化“临门一脚”的突破,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的硬实力。

金融“活水”润泽创新沃土,“投资者联盟”加速成果转化

从“试验”到“市场”,如何在这条路上走得快?昆山工研院创新体制机制和模式路径

让金融“活水”更好润泽创新土壤,持续激活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放大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对此,苏州泽璟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盛泽林深有感触。泽璟制药是国内首家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企业。成立之初,昆山工研院凭借敏锐的战略眼光,为当时的泽璟制药投资500万元,上市后,投资收益增长数十倍之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深入调研发现,由于担心周期长、见效慢,市场上的投资基金大部分都投给了成熟的中后期企业。早在2012年,我们设立专业创投公司,旨在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昆山工研院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依托昆山市属国资平台和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昆山工研院牵头设立总规模2亿元的昆山天使投资基金,这也是全国县域首支由国资全额出资的天使投资基金,主要投向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的昆山主导产业项目,单个项目投资最高1000万元。

在此过程中,昆山工研院探索“股权+债权”联动模式,昆山工研院联合多家金融机构成立“投资者联盟”,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授信池,助推昆山打造更优创新创业生态。这种“投贷联动”方式,正是以机制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一项具体举措。

“在这种创新模式下,我们团队不仅拿到了资金,整个团队积极性和能动性也大大提高了。”与泽璟制药一样,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在昆山工研院找到了“获得感”。目前,昆山工研院通过打造包括一支天使投资基金、一个投资团队、一个项目资源库、一个路演中心、一个投资俱乐部等在内的“五个一”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累计培育上市企业3家,一批瞪羚、独角兽企业茁壮成长。

乘“势”而为拓展“朋友圈”,释放创新发展“核动力”

昆山地处长三角腹地,创新资源集聚。为此,昆山工研院乘“势”而为,持续拓展创新“朋友圈”,释放创新“核动力”。

三年前,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批复,同意在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挂牌成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苏州),为昆山埋下了创新能级跃升的种子。

沿着G60科创走廊走出去,嫁接沪上科创资源,引来“源头活水”。昆山工研院联合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上海技术交易所等20余家平台载体共同发起成立“上海—昆山科技创新共同体”,加速实现沪昆两地双向赋能;建设上海“飞地”助力产业“借梯登高”,昆山工研院牵头建设国际智能医疗装备(昆山)产业创新中心漕河泾孵化飞地,自2022年运行以来,“飞地”已对接当地优质科创资源50余个;协助市科技局实现沪昆创新券的通用通兑,为企业购买上海科创资源提供渠道和资金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足长三角,链接全中国。昆山工研院高效运作北京、上海、深圳、西安、哈尔滨5个人才科创联络中心;设立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东部中心)昆山实训基地,培育引入一批科技创新资源,落地一批创新示范项目,以大视野、大格局实现大作为。

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创新,成立15年,昆山工研院在创新的主战场上游刃有余。昆山工研院相关负责人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昆山工研院将充分发挥全市科技创新核心平台作用,围绕“2+6+X”新兴产业布局,强化项目招引、深化人才支撑、优化创新生态,全力助推昆山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