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城市气象服务综合能力显著提升

日前,《关于推进南昌气象高质量发展(2023—2035年)的实施意见》印发,明确了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措施。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气象关键技术取得新进展,现代气象科技创新、服务、业务和管理体系更加健全,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不断提升,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和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气象服务综合能力显著提升。

到2035年,气象关键科技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气象监测、预报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以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为鲜明特色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

创建长江中下游水稻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

《实施意见》提出的主要任务涉及六大方面,包括强化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提升气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生态文明气象服务能力、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

我市将加强对南昌有重大影响的天气气候机理研究,强化数值预报释用、应对气候变化、综合气象观测、气象服务、生态与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天气、气象数据分析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加强南昌国家气候观象台、南昌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昌城市气象服务创新工作室等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管理,创建长江中下游水稻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加强与高校的科技合作,深化科研合作,加强协同创新,打造气象科技创新高地。同时,探索建立气象科技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机制,支持气象防灾减灾技术攻关。建立健全高校和科研机构利用现有气象数据进行科研活动的相关机制,充分挖掘气象数据科研价值。

 建立全时效、无缝隙精准预报体系

我市将科学加密和升级建设各类气象探测设施,强化地基垂直遥感探测,推进低空大气垂直观测补短板建设。地面气象观测站平均密度达4公里以下,实现新一代天气雷达全市组网覆盖。统筹推进气象、水利、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气象类观测设施共建共享。

建立全时效、无缝隙精准预报体系,实现提前一年预测气候异常,提前一个季度预测重要气候事件,提前一个月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一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提前一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一小时精准预警局地强天气,重点提高城市内涝、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等气象灾害影响预报能力。

在此基础上,发展精细气象服务系统,完善气象部门与各相关部门、行业的服务需求对接机制,实现“一用户一方案”,推进“气象+”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数字气象融入南昌城市大脑,建设南昌气象数据资源专区,强化数字赋能,推动气象数据与相关行业数据深度共享、创新应用,在政府决策、城市治理、便民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建立飞机增雨常态化作业机制

我市将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设,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气象灾害防御应急联动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建立高影响天气防灾避险制度。

强化多源观测资料在监测预警中的融合应用,实现分钟级和百米级的降水临近预报一张图、强对流天气识别一张表、面向网格化单元的靶向预警一张网。完善分灾种、分重点行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影响风险预报,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城市内涝、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气象风险预报预警能力。加强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健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制度,实现预警信息靶向发布。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教育,优化升级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

同时,提升人工影响天气水平,建立飞机增雨常态化作业机制,加快地面固定作业点标准化建设。推进火箭、烟炉等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改造,发展安全、高效的新型作业装备,推进专用作业车辆更新,提高空地一体化作业能力。

构建行政村全覆盖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响应体系

我市将提升城市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推动“气象+”在交通物流、卫生健康、文化旅游等领域作引领示范,强化重大活动、重点交通工程、水电气生命线的精细化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将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纳入乡村建设行动,构建行政村全覆盖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响应体系。优化农业气象信息服务渠道,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气象基础信息融合共享,实现基于位置、关键农时的精细化、定制化、直通式气象服务全覆盖。

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实现各类媒体气象信息全接入,推进基础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和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探索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大力推进气候标志推荐认证工作。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气象保障,提升国际湿地城市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此外,加大“洪”字号人才工程(计划)和市级人才奖励对气象领域支持力度,培养一批高层次气象人才和高水平气象创新团队,加快形成气象高层次人才梯队。优化气象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健全气象人才科学评价体系和分配激励机制,推荐气象专家进入南昌市专家智库,选聘气象专家为南昌科技专家库成员。(全媒体记者蔡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