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2248年,见证荆轲刺秦王的大殿遗址终于被发现,那一夜,为什么会失败 ?

那一天,又为什么会死亡?临死前,荆轲又说了什么?这段真相总算慢慢地被揭秘开来。。。

刺秦王的故事,这是我们从小听到的悲壮故事。一首“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的诗句,使荆轲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中。

然而,如果我们揭开这故事的真相,会发现事情远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我们熟知的荆轲,是一个悲壮的侠士英雄,至少在《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里是这样的。

然而,当我们翻开卷八十六的《刺客列传》时,会发现一个与我们熟知的形象大相径庭的荆轲。

原来,荆轲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刺客,他的武艺平平,胆识也并不过人。

曾经荆轲和一个叫盖聂的剑客切磋剑术,还没开打,盖聂瞪了他一眼,好家伙,荆轲竟然就被吓跑了,这胆量确实小得过分了。

但好像也能看出,荆轲的本事着实一般。不过他的自我认知还是比较清晰。打得过的就打,打不过的,咱们就跑!

跑了之后,荆轲又在燕国遇到高渐离和一个屠夫。

俗话说,人以类聚,这三人一下看对了眼,整天泡在一起喝酒唱歌,看上去就像风流名士,好不风光。

古时啊,对于这种有点名士潜质的人,大家就会结交和传唱,有点像咱们今天的口碑传播。

结果就是他们的名气被越传越大,而刚好不好,燕太子丹在物色刺秦计划的人选,一眼就锁定了荆轲。

本来吧,荆轲的自我认知中,觉得自己不太能接这个活儿,但架不住前来劝说荆轲入伙的田光以死相谏,这谁能受得住,只能不得不答应了。

加入后,燕太子丹就发现不太对,感觉荆轲有点不太靠谱,但是箭在弩上,不得不发。

实在没辙,就又安排了一个13岁就敢杀人的勇士——秦舞阳,给荆轲当副手。

说是副手,但按计划,秦舞阳才是刺杀秦王的行动者,荆轲更多的是掌控一下全局,防止意外出现。

本来啊,大家估摸着也没什么意外,但这秦舞阳,也掉链子。他和荆轲携带秦始皇要的人头和地图来投降。

但到大殿时,秦舞阳看到秦宫阵势就全身颤抖,根本没法执行计划。这不得已,荆轲只能自己硬着头皮上了

但结果大家也知道,图穷匕见,荆轲追,秦王逃,但因为武艺确实差点意思,最后便落得死路一条。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虽然荆轲在最后关头顶住了压力,但他并未能成功。他的失败,导致了秦始皇决心灭燕,加速了燕国的灭亡。

荆轲的故事其实是复杂的,他既是为了和平献身的英雄,也是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的闹剧主角。

所以,他是英雄,还是闹剧主角?

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自己去回答。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人性的光辉,也可以看到人性的矛盾和苦涩。

而荆轲的故事,就是这面镜子的一部分,他的失败,他的勇敢,他的矛盾,都是历史的一部分。

让我们不要忘记他,他的故事,是我们的故事,是人类的故事。

我是有言,带你窥探历史本来面貌,感受古往今来的时代变迁。

感谢你读完这篇文章,如果喜欢请点赞、关注,谢谢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