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NBA、CBA,那你知道“村BA”吗?

这可不是一个“山寨”活动,它的历史甚至比NBA还久。

上世纪30年代,乡村篮球就已经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乡兴起了。当地每年“六月六”吃新节期间,篮球赛都是重头戏之一。来自临近村和其他县市的村民们,甚至外出务工的村民也会请假回来,自发组成上百支“乡村篮球队”参赛。

更具特色的,是“村BA”的赛场气氛——赛事资金是村民们“每户均摊”凑钱募集的;比赛奖品是香猪、鲟鱼、小麻鸭;露天场地坐满了两万名“场内观众”,外圈还有一堆村民架梯子、站屋顶、爬围墙观看;赛事间隙的表演,是反排木鼓舞等极具当地特色的苗族歌舞,球场瞬间变成了一个大型舞台,万人一起蹦“苗迪”。

这种火热的现场气氛,接地气的赛事风格,连姚明都曾公开表示,非常希望能去现场感受一下。

蹦苗迪、买黔货、享美味,“村BA”的快乐又升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蹦苗迪、买黔货、享美味,“村BA”的快乐又升级了

国家级教练专业赛场开球指导

圆学子篮球梦

7月22日至24日,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和粤黔协作工作队等单位指导开展,国强公益基金会主办的“粤黔协作广东青年企业家贵州行”活动在贵州启动。来自广东的27名青年企业家应邀走进贵阳市和黔东南州,考察贵阳市和黔东南州的重点产业,参加贵州省和黔东南州的招商引资推介会,共同助力粤黔协作高质量推进。

在黔东南州台江县,青年企业家们到方召镇中心小学,在杜锋篮球场参与公益活动。

杜锋篮球场是广东青联“锋基金”和国强公益基金会共同捐建的公益项目,已助力广东、云南、新疆等地区完成60个“杜锋篮球场”建设并全部投入使用,受益超45万人。

7月23日时,全国青联常委、广东省青联副主席、国内知名篮球教练杜锋本人,也空降上万人的“村BA”现场,与村民蹦苗迪,为赛事开球。

见到了杜锋教练的蔡驰赢同学很是兴奋,他是当地方召小学的一名学生,从小受村里多代“老球员”的影响,耳濡目染之下,他的梦想,一直都是:成为一名出色的篮球运动员。

但因为村落地处偏远、产业落后,村里此前并没有一块正式的,符合规格的篮球场。

据村里人回忆,村里最早的篮球场,是在泥地里用四根树干撑起两块简易篮板,配上竹编篮筐,用石灰在泥地里画出界线。篮球则用棉花、麻线绑成,俗称“棉花篮球”。

老村民笑说:“在泥地里打球,一场球下来,石灰线都被踩掉,‘棉花篮球’被打散。”

但对篮球的热爱,让他们依然勇往直前——据台盘村党支部书记张寿双介绍,台盘村有270多户1100多人,其中三分之二的村民有打篮球的习惯。

为了支持他们的梦想,国强公益基金会在2022年,就为贵州省雷山县达地民族小学、望丰小学、台江县方召镇中心小学三所学校捐赠了“杜锋篮球场”,覆盖超4000名学子。

且为了防止孩子们在没有专业人士指导下打球容易造成双手小拇指骨折、外翻等危险,在活动上,杜锋教练除了和方召小学校长共同为篮球场揭牌,为学校赠送了亲笔签名的篮球外,还亲自下场指导,为方召小学和城关二小的同学们开展了一场篮球友谊赛。

挖掘特色产业

创新模式带动增收致富

村BA带火了台江县台盘乡,也挖掘出了当地的产业机会,带回了年轻人。

在经过现场考察后,国强公益基金会发现,台江县的水温较恒定,适宜鲟鳇鱼养殖。

2021年9月,国强公益基金会与台江县政府签订协作共建鲟鳇鱼现代农业产业园框架协议,将鲟鳇鱼产业资源导入台江,围绕一产养殖,二产鱼子酱加工、预制菜深加工,三产科普展示、餐饮接待等,合作打造三产融合示范园。

目前,示范园内已建鱼池102个,投放300斤以上鲟鳇鱼亲鱼20尾,鱼苗7万尾,年养殖规模达2000吨,年产值超5000万元。

在施工建设阶段,就已带动400名村民实现就业,支付劳务报酬超300万元,每年还给村集体分红,用于发展乡村经济与公益事业。

国强基金会还充分发挥广东预制菜先发优势,利用东西部协作工作机制,将预制菜生产加工链接到脱贫地区,协作开发预制菜产业,延伸产业链条联农带农,长效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在台江县鲟鳇鱼三产融合示范园,国强基金会投资建设鲟鱼预制菜产业园,建设鱼子酱、鱼肉制品加工车间,构建鱼子酱、“鱼子酱精华+”及鱼肉预制菜制品三大产品加工销售体系。旗下社会企业碧乡公司以“鲟鱼”为主要原料,推出“食机已道”预制菜。

据了解,现已研发生产4大系列包括鲟鱼烤鱼、鲟鱼水饺等16款产品,预计2023年底前全面达产后可年加工鲟鱼5000吨、年产值达1.2亿元,吸纳直接就业人员230人,同时将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发展庭院养殖,实现持续增收共富。

线上线下产销对接

让黔货出山到城市餐桌

国强基金会还围绕需求端打开供给端,借力碧桂园集团“碧优选”和“臻碧乡”品牌优势,拓宽线上线下渠道,助力优质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城市餐桌。

7月23日晚,消费帮扶联盟广东馆将“田野心选”抖音直播间搬到了“村BA”现场。继2020年“翀锋组合”首次开展公益直播后,杜锋教练也再次化身助农主播,与全国青联常委、国强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陈翀一起“翀锋在黔”,亮相“看村BA买好黔货”公益直播间,共同为贵州鲟鱼产品、杨梅汁等贵州好物代言。

此次公益直播在消费帮扶联盟广东馆抖音店“田野心选”和碧桂园服务“凤凰会”双平台同步开启。碧桂园服务总裁李长江,凤悦酒店及度假村总裁张勇,广东省青联委员、广东省中青年书画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思雅同步亮相直播间,助力黔货出山。

直播开始,主播们开启吃播模式,凤悦酒店及度假村首席美食官林潮带现场做了第一道助农美食鲟鱼片,获得“翀锋组合”强烈推荐。

开播5小时后,累计销售额502万,点赞次数近480万。

在直播过程中,来自广东的27名青年企业家,他们在线下也参与了一场助农认购会。现场摊位上来自贵州、新疆和西藏的助农产品深受青年企业家欢迎,他们纷纷下单,用实际行动消费助农。

消费帮扶在东西部协作中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2021年以来,广东帮助采购或销售贵州农特产品466亿元,助力贵州66个脱贫县高质量发展。

发挥平台作用联合更多共同体

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不止台江县,在隔壁的雷山县,国强基金会结合南猛村“芦笙”非遗文化资源,与南猛村紧密联动培育芦笙非遗产业,谋划“芦笙+”思路,建设芦笙共享工坊,为当地苗族群众免费提供芦笙加工制作场地,帮助脱贫户发展芦笙产业,传承“芦笙”非遗文化,变非遗文化资源为村集体资产,预计“芦笙”产业将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以上。

此外,国强公益基金会在2021年时,还携手雷山县共同提出打造“一张网”全域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和“一个民宿”的目标,推动雷山全域旅游产业提质增效,下属社会企业国华文旅整合当地闲置房屋的资源,修旧如旧,打造集休闲、文化、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多元化民宿产业。

据了解,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可持续发展观,国强公益基金会持续探索以党建为引领助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搭配实施N类不同档次产业模块项目的“1+5+N”帮扶模式,重点聚焦全国8省35县,助力乡村振兴事业持续推进。

截至目前,国强公益基金会在全国各地实施帮扶特色产业项目140个,助力脱贫地区村集体经济增收3200万元,惠及农户近30万人,助力农户户均增收2800元。

其中,借助集团社区新零售品牌“碧优选”和助农品牌“臻碧乡”,以及碧桂园服务遍布全国各地的社区资源,将优质农产品从乡村运到城市社区,联动千家线下门店共同带货,动员百万业主共同参与消费帮扶,已累计销售金额约5.6亿元,帮助超20万名农户增收。

而已经在“雷山县”试验成功的乡村文旅模式,今年里,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也会加大整合集团与基金会内外部资源,发起碧途同心文旅产业联盟,旨在推动实现乡村振兴文旅资源整合,提升文旅品牌形象,助力文旅行业提质增效。

对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来说,积极响应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事业已不仅仅是“一家之举”,还需要组建更大的全链路平台,联合更多共同体成员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