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试行摩托车注册登记“川渝一证通办”、推动试验车临牌办理“减证降负”、推广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7月25日,记者从重庆市公安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按照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的目标任务,重庆市公安局坚持市委市政府“惠民有感”的工作导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上门走访,主动问计、问需、问策,将解决发展所需、群众所盼、企业所望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找准了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堵点、服务的盼点,有针对性出台公安交管“惠民有感”10项便利措施。并从7月31日起正式实施,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发展提供更加精准、优质、高效的交管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介绍,此次新推出的公安交管“惠民有感”10项便利措施,紧扣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高频事项,有的通过进一步减权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实现群众“就近办”“便捷办”,如:推动试验车临牌办理“减证降负”、便利驾驶人考试领证“即考即办即走”。有的通过先行先试改革,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交通服务“同城待遇”,如:试行摩托车注册登记“川渝一证通办”。有的通过实施城市交通精细化治理提升行动,用绣花的功夫完善管理、科学治理,进一步缓解“出行难”,如:推广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进一步提升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效率,减少事故拥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步估算,措施实施后,将有利推动我市汽车生产企业降本增效,刺激机动车消费增长,帮助企业群众减少办事和物流成本,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管理的精细化水平,预计每年节约物流、办事成本5000余万元,拉动摩托车消费逾6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去年以来,市公安局在全面推动公安部25项交管“放管服”改革措施精准落地的基础上,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畅通物流运输10条便民惠企措施》等一系列交管服务举措,有力促进了汽车消费,更好地便利群众办事出行,全力服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皮卡车、轻型货车、新能源货车新增注册登记同比增长21%、60%、85%,拉动汽车消费1.65万余台,共有50余万外省市群众在我市“跨省通办”机动车上户、年审、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等车驾管业务,持续推动车购税、交强险、驾驶人体检等信息“一网共享”,减少相关证明材料500万余份,办理各类网上交管业务2827万余笔,切实方便了群众少跑路、办成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全市公安交管部门将持续跟踪问效,全力保障这10项新措施精准落地。同时,紧紧围绕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增添服务措施、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效,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