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从何处寻?
寻美是一场向内求真求善、向外求美的心路历程。寻美历程是人们将内心最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潜在向往、期许、追求和创新以自身强大的精神力量进行真善美地迹化。其中,美术便是最为重要的艺术迹化方式之一。美术是人类历史上关于真善美的审美意识和美学创新思维高度集中、凝练的艺术表现方式之一。美术思维亦成为了真善美和创新的“炼金术”。
理论委员会在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以及诸位青年艺术家的大力鼓励和支持下,联合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艺术理论与批评专业师生,推出“‘美从何处寻’——青年艺术家系列访谈活动”。活动主旨在于:动态追踪新时代山东省优秀青年艺术家艺术成长之路和创作心路历程,并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分时期建档,持续跟踪采访等;通过搭建高校大学生与优秀青年艺术家的互动交流平台,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积极学习青年艺术家的闪光点和创新精神,推进艺术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助力其快速成长;企望通过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及其理论委员会的努力,为山东省美术理论的发展、美术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做出自己的尝试与贡献。
希望此次“美从何处寻”系列访谈活动能够为青年艺术家和高校大学生以创新思维找到、化生并表现祖国大地无处不在的自然美、人文美和精神美带来一定的启迪,推动实现美育由生活思维转向艺术思维的价值旨归,从而以新时代语境为雨露甘霖,使心灵的真善美在凡尘世界中漾起朵朵涟漪,并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中一圈一圈荡漾开去。
孙晓娜
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
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博士
心物合一·如日方升
| 惠岩访谈 |
© 惠岩
1979年生于山东日照,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现代手工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设计学博士。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入选。
Q:惠岩老师您好!很荣幸能有机会与您对谈。您的专业所长之一是设计。我们就从设计入手开始访谈吧!很多人谈及“艺术”,脑海中总会闪现“艺术无价”的理念,给人一种不为世俗奔走的洒脱清高印象。而“设计”一方面要具备艺术中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也要为市场、宣传、产品服务。这看起来像是一种“矛盾”。您曾多次参与重大会议的视觉形象设计及产品设计,不知您如何看待这种“矛盾”呢?
惠:其实,艺术的发展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科技和文化融合在一起的。从传统工艺美术到当代艺术的发展,也是历史的传承和科技的创新。单纯看陶艺的发展,从远古时期到当代陶艺的发展过程就是工艺的传承和文化的延续。我们拿青铜器来讲,它的纹饰和纹样具备艺术的价值;青铜的铸造、材料、工艺则是艺术和科技的融合。我们有时候会讲到艺术无价,这个“无价”并不是说它只是一个单纯的艺术品,而是说,它是文化的传承和当代生活元素融合的产物。艺术清高和世俗的印象要从不同层面解析,因为艺术具备不同的艺术语言和层次。在我们生活中,可以从产品的宣传、包装、设计研发上感受到艺术和设计以及文化的融合,像我之前参与的一些当代国家视觉形象设计、国礼、文创产品设计,就会有很多文化和艺术的融合。比如2018年青岛上合峰会国礼的设计,作品中就突出了我们的礼乐文化,用山东当代的工艺和材料,将中华气派和礼文化进行融合展示。可以看出,艺术和设计以及科技一直是紧密结合的,而艺术无价主要体现在文化的传承上。
©惠岩中国画作品
Q:设计是看得见的哲学,承载着设计师在文化和思想层面的个人表达,需取悦视觉,更感应心灵。您在进行创作的时候,秉承着怎样的个人设计理念呢,可否与我们分享一下?
惠:翁贝托·埃可谈到,设计是一种哲学,或者是一种意识形态,可以看出设计和哲学的联系是非常多的。我们的传统文化如孔孟文化、墨子、《天工开物》中很多的哲理元素都在设计中被运用,便是传统造物和现代创新元素的结合。一方面要注重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也要符合现代的审美,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调整,将传统文化和哲理根基蕴含其中。
©惠岩中国画作品
Q:在艺术创作领域要融入“工匠精神”,设计亦是如此。那您认为,在艺术创作和设计的过程中,作为一名创作者应该如何去做呢?
惠:在国家发展层面,总书记提出了“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理念。这就是工匠精神在当下社会背景下的重要性。在传统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中工匠精神也很重要,像目前振兴乡村、振兴文化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将工匠精神传承下去。工匠精神,就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我们在做设计时要不断发扬这种精神,因为它是千万年来文化传承的一部分,是文化的根基,没有根,想要做好一个设计是很难的。我国的传统手造技艺,比如山东的剪纸、木版年画、陶瓷,要依靠秉承着工匠精神的手工艺人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在做设计时,需要做到“心物合一”。一方面要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需要将传统文化根植于现代设计之中,将设计与手作之美结合,注重追求细节的完美和极致。同时,还要注重对于“工匠精神”的培养,培养杰出的匠人。
©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作品《生态感悟》
©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作品《光合》
Q:您设计的很多作品中,艺术形象都很生动活泼,设计主题都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那您认为,设计和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在当代,艺术家及其设计艺术作品应该承载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惠:目前,当代设计关注的其实就是民生。比如疫情期间,我们做了很多宣传画。这些宣传画就是关注社会需求并结合创作的。在其中,体现出了工匠精神。我们会运用一些剪纸、传统雕刻、不同木版年画的元素,从而达到宣传和振奋人心的作用。随着时代和网络的发展,设计的成果形式不仅仅是海报,也包括图标、表情包等一些当代数字化的产品。每年会有很多和社会相关的活动,不仅仅促进设计技艺的提升,也实现了设计的社会功用。比如冬奥会整体形象的设计,包括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的元素,其实非常贴近人们的生活,通过设计的元素让中国文化传播向世界。我在设计中,也会用到当代文化和世界的元素。在第七届体育美展主题《为您加油,为您喝彩》这件作品中,我将中国传统水墨元素和足球文化进行结合,体现出人们对于体育文化的热爱。另一问题是当代设计师承载的责任,我认为这个责任很大一部分是对社会文化、历史的传承。这与我们在教学中经常提到的“立德树人”是一个道理。在设计中,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
©《和生》
Q:您不仅在设计上有所建树,在中国画创作领域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设计和中国画在很多方面有所差别。您认为,二者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在艺术创作中您又是如何将二者融为一体的?
惠:我平时不仅做工艺美术的设计、文创产品的设计,书籍海报等等,也会画一些图形,尤其是会加些中国画元素去画,比如说中国画的材质、笔墨等元素,形成了一种中国民间装置绘画和当代设计构成融合的风格。我认为,中国水墨的发展需要融入不同的绘画方式,中国画的创作与设计之间相互影响和促进。传统绘画和装置绘画的元素会影响到我的理念,所以我会用绘画的一些理念,比如说自然、生态或者乡村振兴的一些元素来影响绘画的主题。这样我在设计的时候,同样也会将这些理念融合进去,包括图形、色彩元素等等。而且在当前工艺美术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注意到,工艺美术中涵盖了非常丰富的图案、图形元素。例如中国汉字这一文化元素,在工艺美术的创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此,中国的工艺美术凭借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走向了世界,在世界的工艺美术之林中独具特色。同时,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新局面。
再次,我们在艺术创作中,要将自己的设计风格与作品相融合。而在有些商业作品中,自己的艺术创作风格与商业用途相冲突时,要多方考虑作品的材质、工艺,适不适合作品最终的表现。切忌太过注重艺术风格的表现而忽视了工艺美术设计的物质基础,避免失败的设计。最后,现代艺术创作呈现了百花齐放的状态,很多不同的创作方式已经能够完美融入艺术设计。数字化技术对工艺美术设计的作用不容小觑,秉承尊重传统工艺的技法,探索数字科技在现代工艺美术设计过程中的优势地位,试图对传统设计方法进行创新尝试。新时代艺术创新设计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的力量,研究设计具有全新特点的创意设计产品。例如,最近济南的第二届国际双年展,将传统的绘画和艺术形式融合现代科技展示给观众,其中有对传统技艺的传承,更有创新元素,这种文化、艺术的表达使观众有了更新颖的审美认知和接受,从而更深入的推进国民对文化认同的理解,使人们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第七届体育美展优秀作品《为您加油 为您喝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