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图尔·叔本华(德文: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代表作品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附录与补遗》。
1788年,叔本华出生于德国但泽(今属波兰,已更名为格但斯克)的商人家庭。1809年入哥廷根大学学医,后改学哲学。181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819年,他发表重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标志着他思想发展的顶点。1822年被聘为柏林大学哲学副教授,与黑格尔争夺听众败北而辞职。尽管他的哲学受到同代人的冷落,但他仍坚信真理的最后胜利,其哲学体系直到1853年为人重视。1860年9月21日逝世,享年72岁。
叔本华一辈子没有上过班,也没有结过婚,却靠着巨额遗产,衣食无忧。他31岁时,就写出名著,然而直到63岁时,才名震世界。
叔本华生前无比寂寞,死后却收获无数赞誉。他的思想影响了哲学、艺术和心理学等多个领域。深受他影响的名人有:尼采、维特根斯坦、弗洛伊德、托尔斯泰、莫泊桑、博尔赫斯、爱因斯坦、王国维等文化名人。
尼采说:“读完叔本华著作的第一页以后,我就很清楚地知道,我要把他所有文字都要读完,他所说的每一个词我都要听。” 托尔斯泰说:“对叔本华著作的心醉神迷和连续不断的精神愉悦,是我所从来不曾体验过的。”
爱因斯坦说:“我同意叔本华所说的,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一个修养有素的人总是渴望逃避个人生活而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这种愿望好比城市里的人渴望逃避喧嚣拥挤的环境,而到高山上享受幽寂的生活,在那里,透过清寂而纯洁的空气,可以自由地眺望,陶醉于那似乎是为永恒而设计的宁静景色。"
威廉·文德尔班说:“叔本华是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以特殊的表述技巧和语言艺术发挥极大的作用,他的语言艺术完全摆脱了学究的迂腐气息,饶有风趣,打动着有教养人们的心灵。他虽然低估了他自己在康德以后的哲学中的历史地位,从而使自己陷入几乎病态的孤僻中,然而却给这整个发展的基本思想带来最出色的、最有成效的形式。"
契诃夫也是叔本华的崇拜者,在他的一个剧本里,还出现了叔本华的名字。
叔本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他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01 童年不幸留阴影,最终成为哲学家
叔本华的先祖原是荷兰人,在他的曾祖父时代移居格但斯克并世代经商,与汉萨同盟有着许多商业往来。当俄罗斯的彼得大帝和凯瑟琳皇后访问但泽时,即以他们家作为招待所。到他祖父那一代,又安置了许多家业,使得财势更加浩大。
他的父亲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华是一名非常成功的跨国贸易商人,并企图把叔本华教育成“世界公民”,然后继承自己的衣钵,其为儿子取的名字阿图尔(德语拼写为Arthur,在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均为常用名。拼写在以上国家的语言里一模一样,只是发音略有差别)亦可能有其蕴意,叔本华因此自小与父母周游各国旅行。
虽然他父亲曾刻意安排他从事自己厌恶的商业活动,叔本华对父亲却不曾有怨恨之心,相反只有尊敬和感谢。1805年,他父亲忽然去世了,尸体在谷仓旁的运河里浮出,是不慎失足还是跳河自杀无法查实,风评认为是跳河自杀。
母亲约翰娜·叔本华在1785年(时年19岁)嫁给了38岁的海因里希。后以作家身份写作了不少浪漫爱情小说,与当时的德国文化名人格林兄弟、施莱格尔兄弟、歌德等多有交际。甚至于在叔本华发表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后很长的时间,别人提起他时亦不时说:“那是约翰娜·叔本华的儿子。”
由于从小与母亲不相投缘,随着成年后父亲之死与生活方式的冲突,叔本华一生和母亲交恶。1814年叔本华离开魏玛后,不曾再与母亲会面,直至约翰娜晚年后才恢复通信。1838年4月16日,约翰娜去世,叔本华未出席葬礼。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叔本华继承了母亲的文学才华,又遗传了父亲的孤僻性格。而他和母亲关系,也几乎复制了他父母的关系。
感情方面,叔本华爱上了一位女演员。当他鼓起勇气向对方表白时,却遭到了对方的拒绝。这件事让年轻的叔本华很受伤,此后,他再也没有考虑结婚。
早年丧父,与母亲决裂,爱情又受挫,一连串的打击之后,命运似乎要将叔本华逼上绝境。然而,叔本华并没有倒下,没了世俗的羁绊后,他反而能全身心地开始研究哲学。
历史上,很多哲学家都穷困潦倒。相比他们,叔本华实在太幸运。靠着父亲留下的巨额遗产,他不用上班,就能过上富足的日子。这也为他后来的研究哲学,提供了物质基础。
多年后,叔本华在日记中动情地写下:“你这位骄傲的父亲,你知道你的儿子学不会卑躬屈膝,像那些平庸之辈溜须拍马,也不会为了面包看任何人的脸色,如果没有海因里希·叔本华 ,那么亚瑟·叔本华早就垮掉一百次了。”
叔本华具有惊人的哲学才华,刚31岁时,就出版了处女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但这本书由于是根据他的博士论文改编,内容晦涩难懂,一经问世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
天才总是孤独的。思想走在时代前列的人,甚至会遭遇尴尬。叔本华就是这样的人。
他呕心沥血写出的作品,最终都被堆进了仓库,这让他备受打击。不过,是金子就会发光,几十年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终于得到世人的认可,也由此成为经典哲学名著。
虽然处女作被堆进了仓库里,但叔本华并没有停止写作,而是把写作当成一种乐趣。在他63岁时,出版了《附录和补遗》,这是他的封笔之作。
这本看似通俗的哲学读物,一经问世,就立刻引起轰动。叔本华终于等来了早该属于他的荣耀。但历经思想的积淀,此时的他,早已看淡名利,就连柏林皇家科学院准备授予他的院士称号,都被他婉言谢绝。叔本华的后半生,一直隐居在法兰克福。与他终日作伴的,是一只叫“世界灵魂”的卷毛狗。
思想源于经历。早年的不幸经历,让叔本华的思想异常深刻。叔本华开创了唯意志论,他认为意志高于理性,人生是一场悲剧,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他的哲学思想看起来很悲观,却能让人在孤独中变得无比强大。
《人生的智慧》是《附录和补遗》的精选集,它以格言体形式,阐述了叔本华对于人生诸多问题的看法。由于内容接地气,再加上见解深刻,一百多年来,这本书一直被奉为哲学经典。
02 思考是快乐的源泉,精神的快乐才会长久
极目望去,有人幸福有人痛苦,幸福的人想要尽力保持自己的幸福,而痛苦的人想尽力逃避自己的痛苦,让自己也能饮幸福之蜜。。
陀思妥耶夫斯基嘴上虽然说我就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但在实际行动上,依然是在寻找欢乐,所以他写作,赚钱,他也赌博,在赌博之中获取短暂的快乐。
某种信仰里,将痛苦当做救赎之道,可是目的却在于痛苦之后的永恒的快乐。
没有人喜欢痛苦,但所有人都离不开痛苦,佛家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放不下。
再怎么幸运的人生,逃得开求而不得的痛苦,你也免不得要老,要死,死亡就是一把悬在头顶的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落下。
当然,充满智慧的人可以坦然面对,因此他们看起来不痛苦,也不执着,那是因为他们的思想丰富,足以对抗人生的痛苦,使之生活不受影响。
但绝大多数人,可没有这般幸运。
不可否认,人世间欢乐和痛苦并存,喜忧参半,各有好坏。
但放眼望去,痛苦中的人要快乐,难之又难,不信你试图去安慰那些痛苦着的人,你说的话他多半不听。
而快乐的人要痛苦起来却极为容易,只要稍微有点不顺心的事情,眼前的快乐和幸福就会荡然无存,随之而来的就是痛苦,这个例子极多,前一刻还在快乐得大笑的人,突然收到一条不好的消息,诸如股票跌停、信用卡催还款、突发意外事故,洋溢着的笑脸立即就会阴沉下来。
快乐如此难得,本该记忆深刻,事实却又相反,人们往往更容易记住痛苦和不幸,而且因为记忆的原因,痛苦深刻弥久深刻,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每个人的人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烦恼。在叔本华看来,人生烦恼的根源有两个,一是痛苦,二是无聊。他说,“人生就像摆钟一样,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痛苦,当欲望得到满足时就无聊。”怎样才能摆脱痛苦和无聊呢?叔本华给出的答案是,学会思考。他认为,思考是人类快乐的源泉。
叔本华认为,世界上有两类人,一类热爱思考,一类不爱思考。
不爱思考的人,喜欢“向外部世界寻求快乐”,比如吃喝玩乐、逛街购物、追逐奢侈品等。当外部条件消失或达不到期望的时候,不爱思考的人就会感到精神空虚。此外,不爱思考的人喜欢把目光聚焦在生活琐事上,这导致他们的思想很肤浅,可惜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于是,他们的人生始终在浑浑噩噩中度过。而且这种人占社会的大多数!
爱思考的人则不同,他们习惯于“向内心世界寻求快乐”。因为思考过程在头脑中进行,不必依赖任何外物,当金钱、地位和名誉都消失时,这种快乐也不会消失,因此这种快乐是最纯粹的快乐。这种人属于人类的少数!
叔本华发现,热爱思考的人有三个特点,第一,热爱知识。一个人越是聪明,就越是热爱知识,知识能拓展我们精神世界的疆域。第二,享受独处。独处能使人思考,而思考是快乐的源泉。第三,欲望较少。精神世界越丰富的人,对物质的依赖程度就越低。他们不会被物质所奴役,因而身心更自在。总之,热爱思考的人精神世界很丰富,他们很少痛苦和无聊。
03 摆脱世俗的眼光,方能活出真实的自我
在《人生的智慧》里,叔本华将人所能拥有的东西分为三类:
第一,人的自身,就是最广泛的人的个性所具有的东西,包括健康、外貌、道德品格、精神智力以及人的潜能。
第二,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也就是人的财产和其他占有物。
第三,人对他人显示出的形象,可理解为人在他人眼中所呈现的样子,或理解成他人对这个人的看法,诸如名望、地位、荣誉。
与此三种拥有对应,人就有三种摆脱痛苦的方式:
第一种,也就是大多数人都在做的一种,赚取身外之物,挣更多的钱,买更大的房子,买更好的车子,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发工资的那一刻最开心。
很多人拼命赚钱,因为钱能让人逃脱大部分的痛苦,有钱了,就可以活得更轻松,就可以吃得更好,就可以穿得更好。
这种外在之物带来的,是一种对抗痛苦的幸福。
第二种,是在他人面前获得一个好的形象,比如会在他人面前显示出自己身份优越,显示出自己人生幸福。
这种形象,和身外之物息息相关,他能帮助一个人更好地得到物质和金钱,而金钱和物质也能帮助人包装自己的形象。
一个好的形象,也能帮助人获得幸福,抵抗痛苦。
但通过这两样东西得到的幸福,是很容易失去的,而且是短暂的。
曾经没钱的时候,一星期下一次馆子,你觉得很幸福,但是有钱之后,天天下馆子,也未必能吃出幸福的味道了。
同样的,你做了一件大事,第一次有人夸你,你可能觉得自豪感爆棚,可以次数多了之后,难免不是味同嚼蜡。
所以叔本华说:一个人的幸福,乃至他的整个生存方式,最根本的就在于他自身内在的素质,这种内在的素质决定了一个人能否获得内心的幸福,而外在之物,只能间接地影响人的幸福。
正如哲学家伊壁鸠鲁的门徒采多罗斯说的:“我们幸福的原因在于我们自身之内,而不在我们自身之外。”
而对于烦恼,叔本华认为,人类绝大部分的烦恼,都是因为太在意世俗的眼光。大多数人都很在意别人的看法,活在被人的评价里,却忽视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和需求。叔本华觉得,这世上大多数人都比较肤浅,无论他们贬低我们还是赞扬我们,从本质上说,都和我们没有关系。如果凡事都在意世俗的看法,那人生必将陷入焦虑状态而无法自拔。
叔本华主张,人应该为自己而活。一个人是谁,不应该被他人定义,而应该由他自身来定义。天底下最可悲的事,莫过于通过别人的认可来证明自身的价值。然而,很多人都看不透这一点,仍痴迷于头衔、荣誉、财富、地位、豪宅、豪车……他们认为能拥有的外在东西越多,就意味着自己越成功,大家就会越尊敬他。
事实上,我们的人生价值不是由外在因素决定的,而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太过于在乎世俗的眼光,恰恰是没有自信的表现。人要想获得幸福,就不能太在意世俗的眼光。一个真正强大而不在乎世俗眼光的人,内心自由而宁静。而幸福的本质,就是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人生的智慧》中,叔本华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在乎世俗的眼光有多可悲。
一场音乐会落幕时,听众纷纷站起身来拼命鼓掌。音乐家非常高兴,内心充满了成就感。不久后,有人告诉他,台下鼓掌的人都是聋子,他们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生理缺陷才拼命鼓掌的。这时候,音乐家突然变得很失落,对自身价值产生了强烈质疑。
叔本华认为,我们就像那位音乐家,而世俗的眼光就像聋子的掌声,后者并不能决定前者的人生。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为了取悦别人而改变自己,就会沦为生活的傀儡。这样的人,就像被愚弄的音乐家一样可悲。
04 心灵的真正自由,方能拥有幸福人生
苏格拉底在死前反省自己的一生,他说自己一生都是幸福的,再没有比自己更幸福的人生了。
可是苏格拉底并不算富裕,也不追求物质的享受,常年穿同一件衣服,很多时候赤脚行走,走在琳琅满目的大街上,他还感叹,这么多东西都是我不需要的啊。
自身的思想或者精神,决定了幸福的样子,境遇相同的两个人,所能感受到的幸福完全不同。
同等的物质条件下,苏格拉底能够幸福地生活,换做另一个一心扑在钱上的人,怕是要叫苦连天了。
但是如果在一个大家相互攀比的场合,人人都在互相吹捧中开开心心,而苏格拉底若在其中,怕也要苦笑连连。
人对世界的理解不同,所能获得的快乐和幸福就不同。
就说写作,路遥写到吐血,这种在别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痛苦,可是在其中的路遥,感受到的多半会有外人难以理解的甜蜜。
再说塞万提斯,在监狱里写出了不朽的著作《堂吉诃德》,坐牢本就艰苦,他还要写作,这岂不是苦上加苦,可对塞万提斯来说,写作让他忘记痛苦,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快乐。
人生处处都充满痛苦,但人对世界的理解,决定了人生活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一个人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中,首先是由他对世界的理解决定的”
“人能得到的属于自己的快乐,从一开始就被这个人内在的东西决定了。”
大多数人对于幸福的理解,都停留在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上,比如有钱有权有地位,等等。
而叔本华认为,“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名望实际上也是如此。”在叔本华看来,幸福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它与物质世界没有关系,却与精神世界关系紧密。一个人只要心灵自由,精神独立,就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争名逐利的生活,是能让人们获得快乐,但这种快乐肤浅而短暂,快乐过后,便是无尽的空虚。
有些人热衷于各种社交活动,觉得社交活动越多,生活越充实,人生越幸福。叔本华却觉得,社交活动会分散人的精力,增强人的虚荣心,加重人的焦虑感。为了避免社交活动所带来的麻烦,人们应当学会独处,并享受独处的乐趣。
在叔本华看来,减少欲望,心灵自由,才是真正的幸福。想要拥有幸福的人生,还要做到三点。第一,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更高的精神追求能带来更大的幸福感。第二,不断鼓励自己,就是肯定自己的价值。第三,为世人留下精神财富。
叔本华认为的幸福的人生是,能用自己的思想和才华,创造出一件属于全人类的艺术作品,无论是书画、雕塑、音乐,还是其他作品,只要能给这个世界留下精神财富,就不枉此生。让生命在艺术创作中得到升华,这样的人生才是最幸福的。
05 痛苦是生命的本质,每一步都是挑战
叔本华鼓吹悲观,说人生痛苦,自己一生却过得挺好,和叔本华不同,尼采鼓吹着强力意志,满世界呐喊人要做自己的主人,自己却过着悲剧的一生,直到最后抱着一匹马成了疯子。
72岁那一年,一天清晨,叔本华用完早餐后,在餐桌旁安然离世。遗嘱中,他将所有财产都捐给了慈善机构。
叔本华在临终前也说:
人类从我这里学到了他们永世不忘的东西。
如今,其作品《人生的智慧》,却是很有营养的鸡汤,教人积极生活。
痛苦既然无可避免,“人生如同上好弦的钟,盲目地走一切只听命于生存意志的摆布,追求人生目的和价值是毫无意义的”。
死亡又如影随形,“人的生存就是一场痛苦的斗争,生命的每一秒钟都在为抵抗死亡而斗争,而这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斗争。”
那么人就更没道理浪费自己的生命,更应该做让自己快乐的事,做有意义的事情。
叔本华说:“这个世界上,我们应该有铁一般的心灵,它身穿抵抗命运的铠甲,手执对付他人的武器。生活始终是战斗,每一步都是挑战。”
这段话简单质朴,却蕴含着惊人的能量。人生就是不断跌倒又不断爬起的过程,唯有不断锤炼自己,才能成为命运的主人。
《人生的智慧》中,叔本华所要传达的,正是这样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本书问世已快两百年,今天读来,仍会被它的通透和真诚所感动。这就是哲学名著的永恒魅力。
来源| 黄爱伦博士。研究兴趣涉及哲学、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与管理学。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