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马占福为国捐躯。战后,团部来到他家看望英雄的母亲却找不到人,经打听才知道,因为生活贫困,马占福的母亲正在沿街乞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烦请各位“看官老爷”右上角点个“关注加收藏”,以便第一时间为您呈现最精彩的内容!”

马占福,出生于1966年5月,家住青海大通县塔尔镇河州庄村,是回族人。他是家中的老三,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妹妹。

由于家境贫困,马占福从小就帮着父母干农活,他特别懂事,除了主动做家务,还会主动帮助村里的老人挑水担柴,而且并没有耽误他的学习。

1984年,马占福参军入伍,加入了139师417团4连,成为一名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伍后,马占福对训练非常刻苦,因为身材瘦小,他的负重能力不如其他人,于是他经常自己背上沙袋跑几十圈,甚至在腿上绑上很多负重品进行训练。他的刻苦训练没有白费,多次被评为标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远离家乡,但他始终惦记着家人。每当部队发放津贴时,他只留下一小部分,将剩余的全部寄回家中。

1986年,马占福获得了部队特批的长假,让他回老家陪陪父母。马占福他预感到即将发生重要的事情,但他没多问,只是坐火车回大通县老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家后,因为预感到可能发生重要的事情,于是打扫了整个家里外面。又帮忙把庄稼收了,没日没夜的干活,似乎意识到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完了农活,收拾好房子,又用自己在部队存的积蓄从母亲那里买了一块布料,亲手缝了一件新衣服,将剩下的钱悄悄放在母亲的床边。

1986年年底,我军计划组建一个突击队,目标是夺回被越军占领的167高地,马占福就是这个突击队中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战场之前,每位战士都要写一封遗书,以防不测。因为母亲不识字。为了让母亲能听到他的声音,他特意向连部借来一台录音机,对着录音机喊了26声“娘”。

1986年1月6日,在夜幕的掩护下,马占福和其他11名战友作为首批突击队员潜伏到167高地下方。

他们在战斗开始前连续潜伏了整整28个小时,不仅要忍受饥饿,还要时刻面对高地上敌军的冷枪冷炮威胁。为了确保胜利,马占福和其他战友在潜伏期间纹丝不动,甚至没有喝一口水。

1987年1月7日早上7点,我军发起总攻,对敌人进行了密集的炮火覆盖,马占福和其他战友像山上的猛虎一样冲向高地。经过短暂的战斗,他们很快攻占了阵地,将敌军围困在23个洞穴里。

由于敌军事先在高地上设置了许多隐藏的火力点,有些藏在石头后面,很难被察觉。遭受炮火覆盖后,他们开始拼命射击,机枪和手榴弹的爆炸声此起彼伏。

这使得敌人的藏匿点暴露在我军突击队员眼前。在战友的配合下,马占福所在的突击队很快消灭了几个洞穴里的敌人。

随后,他和班长王全有向第四个目标发起了攻击,这是一个火力很猛的机枪阵地。马占福先是跳到敌军眼皮底下,将炸药扔了进去,将敌方机枪组摧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马占福继续向下一个目标前进,但隐藏在黑暗中的敌军这时又开始了扫射,马占福腹部中弹,鲜血直流。

简单包扎后,马占福拖着受伤的身体艰难的爬到石头前,可是这时隐藏在暗处的敌军再次开火。这一次,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他当场失去了意识。

等马占福被炮火惊醒时,他发现战友们正受到敌军的猛烈攻击,动弹不得。他一步步爬向敌军的火力点,拉出导火索将炸药包扔了进去。

洞穴内的敌人拼命地推出炸药包,马占福见状,毅然用身体堵住敌军的机枪射击孔,并且高声呼喊班长,然后,一声巨响,洞穴内的敌人被消灭了。

而马占福也牺牲了,年仅20岁。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在清理战场时发现,马占福的手指紧紧地握着炸药包的引线。

战斗结束后,马占福被追认为一等功,并安葬在麻栗坡烈士陵园。战后,部队去慰问马占福的母亲,然而,当部队人员到达马占福老家时,却没有找到他的家人。

打听后才知道,马占福的母亲正在西宁一条大街上乞讨。听到儿子牺牲的消息,她悲痛欲绝,泪如雨下。

多年来,马占福的母亲一直想去给儿子扫墓,但因为种种原因,她始终没能实现这个愿望。

马占福的母亲在临终前交代给儿子马占贵,要他替她去看望哥哥,扫扫墓。25年过去了,在2012年,在军区的帮助下,马占福的弟弟终于来到哥哥的墓前。

马占贵始终记着母亲临终时的遗愿:为哥哥扫墓,从他的的坟地上取一把土,带回去放到了母亲的墓前。

马占福烈士的英勇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像他一样的革命先烈,我们才有如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