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三层境界?

这句话看着很简单,但是也有很多人理解不了。还有人理解了但是难回头。

下面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内容,其实一点也不神秘。

看山石山,就是说名一个人的纯真年代,看见的就会说出来,就会讲出来。让别人分享这份快乐,和新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第二层,看山不是山,叫做俊秀挺拔,见多了高山,学会了世故人情,社会教会了做人。开始学会了隐藏心计,把真实的自己藏起来。把应该成为的自己表现出来。看见什么吗。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学会了什么身份说什么话。形成了隐藏自己的习惯。让别人看见你的时候,感觉朦胧。这就是看山不是山的心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层,看山还是山,这是一种境界,这是一种看透本质的坦然面对,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是很多人却是做不到了,因为每个人已经形成隐藏的习惯之后,再也难见真实,疑神疑鬼,把简单的事想的复杂,把复杂的事看的更复杂,因为很难回到淳朴自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山还是山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看透了但是可以不说的奇妙世界。了解了人性,了解了世事因果,

讲出来的都是境界,看到的都是真实,因为看到了巍峨秀丽的背后,不就是一座山吗?

怎么写,怎么说他就是在哪里的一座山,形容的再好也是别人笔下的另一种风景。

见到文人墨客,就要说这是巍峨秀丽,见到砍柴老农,就说这山上有豺狼虎豹。

这才是见山还是山的本质,你能做到吗?我还做不到。因为真实太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