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标志着“人工智能”概念的诞生。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这些技术的变革为艺术家的创作带来了新的灵感和新的作品。人工智能时代下艺术与科学在深度创新融合,互相赋能,创造出无限契机。

2023年7月13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主办的“人工智能时代下艺术与科学创新融合实践”主题研讨会在舒勇政协委员工作室举办。研讨会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旭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艺术协会副主席舒勇共同发起,舒勇委员主持,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务委员王书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丁明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总体所博士后彭思凡,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高级经济师、博士后慕慧娟,湘潭大学洪永红教授、大兴区黄村镇镇长唐胜明、舒勇美术馆馆长马君参加了研讨会并发言,会后大家参观了美术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研讨会意在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科学交叉融合在艺术中的重要性,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合作与创新。参加活动的各个委员、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下艺术与创新技术融合展开了精彩的发言和对话。

研讨会上张旭院长提出“科技和文化都是新时代的国家符号”,他认为: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创新发展中找到代表新时代的科技符号,文化和科技作为符号的这种鲜明思路有很多象征意义。他说:人工智能颠覆了很多东西,在创作前期要有一个大胆的思考能够形成一些创作,思考的过程中,是人在智能化社会人的一个最宝贵的价值,但是人的创作跟人工智能的生存之间又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甚至这个不确定性是人们无法控制的,人工智能本身怎么产生的我们并不知道,这个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是有意识的,这可能又是一个哲学问题,所以人工智能创作会带来一些一些科技的智力和伦理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舒勇的人工智能绘画并没有迷失在人工智能的“不确定性”“随机性”中,而是有着明显的“舒勇特征”,在与人工智能经过几个回合的碰撞磨合之后,舒勇可以发出清晰的指令给他想要的结果。人工智能绘画实际上是人和人工智能的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旭院长介绍了人工智能治理体系,人工智能推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现状,以及公众对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的社会态度,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他指出我国各方面非常重视人工智能伦理和治理,已经在总体指引、数据治理、算法治理、平台治理方面有了较好的工作基础。针对近期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迅速发展与应用,张旭院长指出应当把握“人工智能不必无所不在,应适度使用,适度发展,深度治理”的原则,最小化技术发展的伦理安全隐患,积极主动应对实际与潜在风险挑战,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稳健发展,赋能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舒勇表示,设计是有目的的创作行为,创作是把自己的灵感、经验和感觉表达出来,人工智能的本质是为了让机器帮助人类解决问题,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设计。艺术设计和人工智能的"跨界融合"在不断地蓬勃发展。在思考中创作,在创作中思考。用人工智能创作什么,不管是文生图还是图生图的模式,创作内容以及对画面的精准描述,都成为掌控人工智能绘画的随机性重要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舒勇美术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舒勇,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兴区政协第六届常务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文代会代表。

北京舒勇美术馆致力于成为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美术馆,在新国门这个国际窗口,集展览、收藏、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文创事业于一体,用以传承、发扬、传播、分享新时代中国艺术文化的成果,以践行新时代精神文明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标识,新时代文化符号《丝路金桥》熠熠生辉,《命运之舟》也即将扬帆启航,人们徜徉其间,感受民族伟大、历史震撼,体会静水深流、海纳百川,这将是又一幅盛世文化图景。北京舒勇美术馆与所有奋斗者们一起,阔步行进在不可逆转的复兴之路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更有信心更有能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开放时间 |

10:00 - 17:00 (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 预约及注意事项 |

请关注官方公众号“艺术舒勇”预约后凭有效身份证件入馆参观,参观期间请保持安静,关闭手机闪光灯,避免触碰艺术作品文明观展。

| 交通信息 |

北京市大兴区芦花路1号院11号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