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位于彰武县满堂红镇蘑菇沟村的白砂湾“漠上第一漂”火了。这里恰处在柳河之上,南岸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风景宜人,田间“以水含沙”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这里就是彰武县实施“以水含沙”工程、建设“稻田湿地”的起点。

面对柳河流域沿岸水土流失、风沙侵蚀严重,出现不同程度的沙化、碱化、退化和植被覆盖率低的状况,彰武县秉持“ 留住水、含住沙、改湿地、护生态”理念,于2019年7月启动柳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堤防,强化防洪能力,减少沿岸水土流失,最大限度减少河水中泥沙含量;通过实施“稻田湿地”项目,新建管道引入闹得海水库富余的水资源,将旱田改造为“稻田湿地”,实现夏秋季水面覆盖、春冬季留茬固沙,有效改善耕地沙化问题。项目规划建设堤防工程70公里,修建引水管道暗渠工程70公里,建设“稻田湿地”6万亩, 打造柳河百里湿地长廊,带动城区、沿岸及周边生态治理形势全面向好,让昔日的“沙坨子”变成“鱼米乡”。目前,项目一期1.2万亩“稻田湿地”工程已于2021年建设完成,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耕作、当年达产,带动项目区农民户均增加收入约2.4万元;项目二期6384亩“稻田湿地”工程已在今春完成通水插秧,稻田目前长势喜人。

在全面实施柳河彰武段综合治理的同时,彰武县还充分发挥水资源和水利设施优势,扩大湿地规模,全方位扩大“以水含沙”生态效应。

彰武县境内自西向东分布着绕阳河、柳河、养息牧河和秀水河四大河流水系,随着辽西北供水工程的建成通水,彰武地区可用的外调水量增加,改善水生态环境有了可靠的地表水源支撑条件。目前,彰武县四大河流水系上共有水库29座,总库容3亿立方米,水库养殖总面积1.7万亩。利用这些水利设施,以现有水利工程为支撑,可实现四水互通,河渠塘库互连,城乡统筹,丰枯调剂,余缺互补,在满足沿线村屯灌溉用水、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态用水的同时,还可以形成“漠上湿地”,含住大量风沙。

此外,彰武县根据地形地貌特征、水文地质分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等情况,调整种植结构,改变传统种植观念,在特色种植上做文章,继续实施“稻田湿地”工程,并在注重水田提质改造的同时,与稻蟹捕捉、田间体验、秋季收割等旅游项目有机结合,带动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