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瓦打造的老屋错落有致、青石铺砌的古道车辙深深、商贾远去的古驿无言矗立、乡土气息的祈雨仪式古老神秘、人欢马叫的乡村市集热闹非凡……位于山西平定太行山中千年古驿柏井镇,虽历尽千年沧桑,却依然现身于街坊闾里,傲立于群山之巅,宛如一幅典雅古朴自然的乡村记忆画卷,展现着特有的历史风貌,这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像存放千百年的老酒和香茗,在岁月深处散发出历久弥新的芳香。
俯瞰柏井古镇,图片转载自山西日报
俯瞰柏井古镇,山梁上梯田如画,村庄的铺排与两条公路(太旧高速、307国道)交织在一起,宛若展翅的凤凰飞翔在太行山间。柏井坐落于太行山间隘口,扼交通之要冲,控往来之咽喉,历史悠久,自古就是通京大道的重要隘驿,相传汉韩信曾在此筑城屯兵,取名柏井城,而境内至今尚存的古驿道和刻有“柏井驿”字样的古石碑见证了柏井镇古老繁华的过去。驿道苍茫,贯古通今,在这条古驿道上,多少英雄豪杰留下光耀史册的足迹,多少先贤圣哲写下彪炳千古的风流。
柏井驿,本组图片由田治拍摄
晋秦要路
“一脊分两水,百里汇一河”,柏井古镇内的古驿道上,现存太行八陉第五陉井陉的西天门,寥寥十个字便写出了西天门的高险。西天门位于晋冀通衢、燕赵要路上的柏井分水岭上,因其高岗险要,绵亘南北,当地人称为门限岭。这里完整保留着明清时期的驿道、关城、关楼、茶水房、禅堂、戏楼阁、碑亭。西天门古驿道,长约600米,东西两坡完全为青石路面,经车轮碾压,形成道道车辙,道旁清一色石头民居依坡而建,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像是沉睡在历史中从未醒来。
驿道正中的门楼上,镶嵌着“西天门”三字的石刻,一层券顶上的龙头石雕滴水虽然饱经沧桑,却依旧保存完好。与西天门相对的小阁门额中间镶嵌的“翰晋”二字,明了地传达着此关作为明清时期通往京师的唯一通道的威严。低头看,光滑圆润的石板上有深深的车辙,被岁月的冲刷,狠狠地刻印在青石路上。战车、商车,车水马龙,人行车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历史的痕迹就深深地刻在那一块块石板上,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如飞瀑狂涛,石头粉末已经随着时间飞扬而去,留下的是沉甸甸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徜徉古驿道,仿佛穿越时光走入历史深处,悠远的驼铃、穿行的马帮、战火的硝烟……刀光剑影如万千雷霆滚滚而来又呼啸而去。今日的古驿道已成为遥远的回望,那驿道上的两行车辙,如历史镌刻在太行山脉的筋络,依旧深嵌在柏井的山岭荒野之中,默默传递着一曲无声胜有声的时代壮歌。
山西省平定县柏井古镇西天门,本组照片由田治拍摄
河北省井陉县东 天门 ,已被开发为秦皇古驿道风景区
本组照片由田治拍摄
柏井古驿上,还流淌着民俗文化的历史印记。远古时期平定十年九旱,老百姓年年举行祈雨祭祀仪式,俗称“魇马畀(yan ma bi)”,这一古老的祀神活动,古朴、粗犷、肃穆,令人惊心动魄的表演是平定古代最典型雩祭傩戏文化。形式上娱神,实际上是娱世、文艺活动,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非物质文化价值。“魇马畀”主要是靠“马畀”来完成的,其中“传圣旨”“迎驾”“扭驾”、“马畀开山”是最“抢眼”的活动内容。“魇”是迷惑,“马畀”就是被神附身的人,是神的传话人和代言人。人们自觉安静下来,虔诚地听他的训话。马畀声音粗犷,说出话来,毫无忌讳,完全以权威自居,训之言,大概是说天旱不下雨,主要因世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任意挥霍五谷杂粮。他要大家相信此吉日,自行悔过,向神请罪,宣布完毕,又是一片喧腾,马畀的这一表演俗称开山,在迷信中大约是显示神已傍了其身,是大王爷显灵的征兆。柏井迎驾魇马畀,这一系列充满了神秘色彩的祭祀祈雨活动,剔除了仪式过程中的迷信色彩,展现给我们的是先人曾经的生活基调,在十年九旱和土壤瘠薄的自然条件下,他们依然保持想方设法创造美好生活的乐观态度,不由得感叹由此衍生的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是多么的生动。
本组照片由田治拍摄
千年繁盛的古驿道,天然具有物资交流的优势,依托交通要道,集市逐渐形成,逢8赶集已成为重要的生活习俗。每到集市摆开,傍村而行的307国道旁,汽车、摩托车、自行车排成一条条长龙,各自鸣叫着前行。人多车多,还没靠近路边的集市广场,远远就看见蚁聚般汇集了各色人流,买声卖声吆喝声和汽笛声交织在一起,乡村味道笼罩着整个集会,汇成了一首沸腾的乡村交响曲。只有在这里,才会切身感觉到最朴素温暖最具乡土气息的味道,才会真正地融入进老百姓普普通通切切实实的生活中。热闹的大集上,还有原汁原味的本地特产,黑白雅韵的平定刻花瓷、亮晶晶的平定砂锅、品种丰富的平定扣碗、翠色可滴的平定黄瓜干、憨态可掬的平定面羊……真是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人们喜气洋洋,尽情享受着大集的方便实惠,还有欢聚一堂的热闹和欢腾。
本文转载自《山西日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