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北京市政府启动了柳各庄村房屋拆迁计划。而一直在这里居住的何大海一家,将能分得1135万元的拆迁款。

这一笔钱,直接让房子的原主人于先生起了贪心。

他觉得,自己曾经仅用了三万元钱,就把这个房子给卖了。

现在这套房子马上要拆迁了,自己怎么也应该在这次拆迁款中,分得一杯羹。

而若是可以,他更是想独自侵吞掉这1000多万的拆迁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生为何如此有底气想要来分得这笔拆迁款呢?而最终,这笔巨额拆迁款又将是归谁所有,花落谁家呢?

今天,我们便来探寻因为房屋拆迁而引发的一场财产纠纷问题的故事。

三万元购买了柳各庄村530平米的宅基地

这个故事的开始,还要从2001年开始说起。

四川省有一户姓何的人家,家庭条件不是很好。

一次意外事故,何家的儿子小小年纪就已经双耳失聪。而这无疑,是给何家贫困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但,哪怕生活条件拮据,父母还是想要用尽全力去治疗自己的孩子。

当时国内,一些地方的医疗条件还相对落后。

何家的父母,在四川遍寻无医之后。他们全家人打算北上到北京这座大城市,来给自己的孩子看病。

出发之前,他们就已经做好,要长期在北京生活的准备了。

他们卖掉了老家的房子,卖掉了一些老物件,凑了一笔盘缠。随后一家三口,就来到了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他们一家人要解决的就是住的问题。

在北京市市内,他们肯定是买不起房子的。于是,何大海一家便把目光,盯在了北京附近的一些乡村。

正巧这时,在北京柳各庄村,有一户人家想要出卖自己的房子。而当时这个房子的原主人挂价三万元,是一个宽敞的破旧小平房。

三万块钱,在当时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了!

不过何大海夫妻两,在北京附近的乡村,寻找了很久之后,考虑到性价比等问题,最终还是购入了于先生家的破旧小平房。

而于先生之所以这么着急又便宜地出售他的房子,是因为他已经不需要在柳各庄村居住了。

他要带着他们的全家,搬到县城里去生活。这个房子既然闲置也是闲置,不如卖给其他人,也能给自己换一点钱。

当时,两个人还签订了一份书面协议。于先生也将该房子的房产证明主动给了何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