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精协孤独症工作委员会发布的2023年世界孤独症日宣传主题口号中,我们看到了“关爱孤独症儿童,关注与支持孤独症人士的照顾者和专业工作者”。
针对这一主题,是这样解析的:
孤独症群体的服务、支持与照护是一场人生接力马拉松,需要有很多人的付出与坚守,他们是家长及家庭成员、特教老师、康复师、医师、社会工作者、社区人员、就业与托养安置工作等众多的服务人员……特别是家长、特教老师、各类康复师,关注与支持他们就是对孤独症人士的关爱!
诚然,在我国孤独症社会支持体系足够完善之前,最大压力的承受者就是家长,他们是孩子最坚强的守护者,但是光有父母,孩子是无法在社会上生存立足的。这时,康复师和特教老师就承担起了专业支持者的角色。
然而,职业压力大、社会地位不高,大部分时候都在默默奉献,付出与所得常常不太对等,种种现实问题造成了久而久之很多康复人才流失,孤独症行业更就谈不上快速发展了。
你真正了解孤独症群体服务者
的真实生活与工作状态吗?
一名特教老师在接受采访时道出了内心的酸楚:这一行确实是非常辛苦,压力也会非常大。要不断让自己学习充电,提高技术。我们面对的并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对我们的工作来说有很大一部分是对家长的。
我曾教过的一个孩子,小可(化名)这是一个典型的低功能孩子,6岁,没有任何语言和肢体语言。连最基本的自理都无法做到,无法自己进食以及大小便,也无法表达大小便,只是站在那里就拉在裤子里也浑然不知,然后家长去换。双眼始终看着一个方向。在设置的课题里都是最基础的,其中有一个是指令(语言理解的起点课题,例:你说拍手 他拍手)就是这个课题,我说拍手,他拍手。我教了3个月,每天两节个训课就这指令重复了二百来次,一共一万多次吧,没有教会他,是的,我没有教会他。三个月之后他的家长申请了换老师,由另一个李老师来教。
2个月过去了,突然有一天,李老师来敲我的门,我那个课时我正在休息,靠在个训室窗户边喝水看书。她进来了面对着我,直勾勾的看着我这边的窗户.....
“他会了” “会什么?”
“拍手” “小可?”
“嗯” ...............
然后李老师依旧目不转睛的看着窗户,两行眼泪忽然唰的一下飙了出来。我现在都能记得她眼泪打在我个训室塑胶地垫上的声音,过了一会我俩依然沉默,然后她擦掉眼泪出去接着上课了。之后我也有课,路过教室时看见她依然笑着带着孩子们做着节奏小游戏,和平常没有任何不同。
照理说,李老师敲开了小可前进的第一步,故事应该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了,可是过了一个月,小可就退学了,因为家庭负担太重而且我们也没有让他开窍(家长的原话)。
这就是低功能儿童,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孩子是大家日常无法看见的,他们只能呆在家里或者特殊的福利院这样封闭而局限的环境,他们只要单独在没有人照看的情况下,随时随地都会有生命上的危险。
这就是这个世界的不完美部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通过干预的改善,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解决方法。但是哪怕机会接近于零,我们也要尽全力去做,去尝试,让他缩小和其他孩子的差距,哪怕只有一点。这是工作,工作就应该认真完成。
我从入这行到现在五六年了,这是我所有教育行业相关的职业里,最累的一份工作和职业,但我却离不开。有人问我,压力大,工作多,学习忙,为什么还要坚持?因为我相信,有些东西远比金钱和压力更加重要!
从业人员面临颇多困境
目前我国康复人才确实出现很大缺口,因为想把这个行业做好真的很难。这个行业本身对从业者的专业要求和敬业态度要求都很高,而国内现在很多年轻特教教师在学历、技术水平、资质等方面都是有欠缺的。
● 康复人才不够专业,培训资源不够权威
现实中特教老师缺乏,这是一个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难题。解决之道除了加强特教方面的师资建设之外,更为紧迫的是让所有的普通老师都能掌握一些特教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是优质的特教师资资源极度缺乏。部分机构由于缺人所以降低招聘标准,而入职后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专业培训不足,水平难以让家长信服。而目前市面上组织的特教老师培训,一部分也是往往流于形式,很多给钱就发证,证书缺乏权威性,技术更是不够系统专业,对从业人员根本起不到实质帮助。
● 缺乏适合中国孩子的康复方法
目前,孤独症领域的主流康复技术和诊断标准都是沿用的美国标准,是根据美国人体质和社会环境来制定的。
很多人会说,国外的康复训练方法已经试行了几十年,也积累了很多经验,是的,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真正拿到国内后,其实并不适用于国内自闭症孩子,至少没有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变通,往往是生搬硬套,老师教得刻板,自闭症孩子更加刻板。
自闭症孩子的未来你耽误不起
自闭症被定义为终生无法治愈,但是专业的事情最后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效果将会事半功倍。只有更加有效的管理,更多优秀的老师投入特教行业,才能有效地服务于自闭症群体。孩子的未来只有短短的几年,真的耽误不起!
2022年初,教育部等部门颁发《“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其中提到了“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搭建起完善的人才成长体系,助力优秀老师脱颖而出,实现自我价值,这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因为一个目标——为了孩子。
就像开篇那位老师在谈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时,她说:“我希望让老师们都能有更好的晋升通道,希望同行们多一点坚持下去的理由;我希望家长至少可以在花钱的前提下找到适合自己和孩子的可持续的解决方案,都能够得到相对客观的引导。”
由此可见,摆在从业者面前的难题,不是没有对待这群特殊孩子的责任、耐心和爱心,而是缺乏权威系统的职业赛道和培训支持,康复资源供给不足,没有专业技术赋能,做再多的训练也是徒劳。
如果,你正为自己康复技术不专而发愁
正在面临康复资源稀缺
不能满足学习成长需求、培训费用昂贵、寻求职业晋升渠道却又没有方向等窘迫局面;
又或者,你是一名特殊儿童家长
正在为找不到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法而迷茫
在为看不到孩子的康复效果而着急......
现在机会来了!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MUST儿童行为引导技术
暨儿童康复训练师培训班》
【第二期】已经开始报名了!
国家级平台项目
●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通过
●中国社工联合会批准举办
●中国社工联合会社会工作职业技能认证中心权威认证
权威专家师资
●国内医疗、康复、教育、心理、社工等各领域权威专家联袂授课
●倾力教授评估诊断理论方法及实操技术
以MUST行为引导技术为核心
●国内首套本土化系统性发育行为障碍儿童康复实操技术
●系统解决特殊儿童语言训练、社交游戏训练、注意力训练、情绪控制训练、感统训练、融合教育等实操难题
涵盖各类特殊儿童康复问题
●为孤独症、阿斯伯格症、脑瘫、多动症、社交缺陷、智力发育迟滞、语言发展迟缓等各类特殊儿童提供专业系统评估及训练方法
参加培训
你能获得两大福利!
福利一
参加培训获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
一类学分8分
● 什么是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是指完成基础医学教育和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进行的在职进修教育。其目的旨在使在职卫生人员不断学习同本专业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跟上医学科学的发展。因此,从教育的职能上看,它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是专业教育的继续、补充和完善。
● 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大类:
Ⅰ类学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等授予Ⅰ类学分。
Ⅱ类学分:自学、发表论文、科研立项、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其它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授予Ⅱ类学分。
●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可以干什么?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在2008年的文件中规定,是关系到您晋升、注册等挂钩,例如:护理人员的,每五年注册一次,是需要五年的学分。2010年,卫生部的《医师定期考核文件中》规定,每年两考核一次,需要2年的继续医学教育的学分,所以继续医学教育是关系到每个医护人员的工作。
福利二
考试通过获康复社工职业技能
《MUST儿童康复训练师》证书
● 证书权威性:证书由中国社工联合会社会工作职业技能认证中心权威颁发。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直属主管的全国性专业社会团体,是代表从事社会工作的单位和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权威组织。
国家级平台权威认可,持证可从事特殊教育相关行业。
如果你是:
医院/福利院/学校
民政系统/残联等部门工作人员
康复机构康复教育老师
孤独症等特殊儿童家长
欢迎踊跃报名
让我们用专业和爱心
给孤独症儿童家庭带去更多希望!
【扫码了解更多培训详情】
●授课专家●培训内容
●行程安排●培训缴费
【咨询电话】
133-2119-7353
限额开放,额满为止
有意参训敬请抓紧报名!
热门跟贴